積石山縣教育局

積石山縣教育局隸屬積石山縣,全縣現有各級各類學校183所,43832人。近年來,積石山縣牢固樹立教育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以觀念更新和機制創新為先導,以加快普九進程為重點,以辦人民滿意的教育、提高勞動者素質為目的,採取得力措施,促進了民族教育事業的健康發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積石山縣教育局
  • 學校:183所
  • 在校學生:43832人
  • 高中學生:2288人
全縣教育情況,教育工作情況,教育工作規劃,

全縣教育情況

全縣現有各級各類學校183所。其中獨立高中1所,完全中學2所,初級中學5所,國小171所(其中教學點33個),教師進修學校1所,幼稚園2所(其中民辦幼稚園1所),職教中心1個。
全縣現有在校學生43832人(女19022人)。其中高中學生2288人(女759人);國中學生5336人(女2221人);國小學生35750人(女16042人);職業技術學校學生205人;在園幼兒253人。在校學生中少數民族學生23079人(其中保全族學生4068人,東鄉族4009人,撒拉族2682人)。
全縣共有教職工2523人(女903人),少數民族教職工1464人。專任教師1492人,其中本科學歷的185人,專科學歷的669人,中專及高中學歷的625人,高中階段以下的13人。高中、國中、國小教師學歷合格率分別為56.8%、88.2%、99.1%,生師比分別為10:1、9.6:1、22.4:1。在現有教職工中,臨時聘用制教師有857人,占全縣教職工總數的34.3%,占專任教師的60%。
全縣適齡兒童29843人(女13492人),已入學28470人(女12675人),入學率為95.4%(女93.9%);少數民族適齡兒童19363人(女8144人),已入學18259人(女7445人),入學率為94.3%(女91.4%)。適齡少年14296人(女6840人),已入學12217人(女5595人),入學率為85.5%(女81.8%);少數民族適齡少年7684人(女3530人),已入學6103人(女2581人),入學率為79.4%(女73.1%)。
全縣現有青壯年120308人,其中文盲、半文盲6615人,文盲率為5.5%。
全縣各級各類學校總占地面積67.9萬平方米,校舍建築面積14.85萬平方米,危房面積1.45萬平方米,危房率為9.8%。可利用生均面積:高中13.3平方米,國中3.2平方米,國小2.3平方米。

教育工作情況

近年來,積石山縣牢固樹立教育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以觀念更新和機制創新為先導,以加快"普九"進程為重點,以辦人民滿意的教育、提高勞動者素質為目的,採取得力措施,促進了民族教育事業的健康發展。
1、堅持依法治教,全面實施科教興縣戰略
一是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教育工作,把教育提到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列入主要議事日程,每年召開一次教育工作會議,研究分析教育工作形勢,努力解決教育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困難和問題。縣人大、縣政協也經常性地對教育工作調查研究,聽匯報、提建議,大力支持教育工作。並建立了縣級領導和部分科級單位聯繫學校制度。各部門、各單位也把教育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想方設法為學校辦實事,辦好事。二是認真貫徹落實《義務教育法》、《中共臨夏州委關於全面加快教育事業發展的意見》精神,拓思路、定措施、出新招、抓落實,制定印發了《積石山縣關於貫徹落實〈中共臨夏州委關於全面加快教育事業發展的意見〉的實施意見》,突出以人為本,堅持依法治教,進一步為全縣教育工作的科學化、規範化奠定了基礎。三是充分發揮縣"育才基金"作用,對全縣優秀學生和特困生及時予以獎勵和救助。通過縣委、縣政府積極倡議,社會各界為我縣"育才基金"募捐資金達211萬元。2001年以來,對高考中達到全省重點本科、普通本科、普通專科分數線的學生和全縣國中畢業會考前30名、國小畢業會考前50名學生及就讀學校分別進行了獎勵,並對考入本科院校的特困大學生給予資助,累計發放"育才基金"116.3萬元,獎勵503人,資助1862人。四是對98名長期在邊遠山區學校任教的教師實行了浮動工資;對已取得省州級骨幹教師、州級青年教學能手的36名教師提高了工資待遇。對引進的33名本科畢業生一次性落實生活補助費5000元。通過以上措施,進一步激發了廣大教師的工作熱情,穩定了教師隊伍。
2、突出"兩基",努力提高適齡兒童入學率
堅持以提高適齡兒童入學率為突破口,以校舍建設為重點,穩步推進"兩基"工作。成立以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為組長的全縣"兩基"工作領導小組,把"兩基"工作各項指標列入鄉鎮年度考核目標責任制。通過多種形式,進一步加大對《義務教育法》、《臨夏回族自治州教育條例》及州委《意見》等法律法規的宣傳力度,切實提高民眾思想認識。全面實行義務教育證書制度。結合"321"結對幫扶工程,全方位動員適齡兒童入學、輟學學生返校,適齡兒童入學率明顯提高。2003年實現了整縣"普初"。
切實加強"普九"工作。止2006年,已有大河家、劉集等10個鄉(鎮)完成"普九"。胡林家、寨子溝兩鄉列入"普九"計畫。國小適齡兒童、國中適齡少年入學率分別由2002年的91.0%、25.7%提高到現在的95.4%、85.5%。與2001年相比,中國小在校學生增加了12254人。特別是各種救助金的按時足額發放和"兩免一補"政策的落實,有效解決了經濟困難家庭適齡兒童入學難的問題。"十五"期間,累計發放各類項目救助金845.8663萬元,共資助學生290604人(次)。組織各單位幹部職工結對救助,幫助因貧困而失輟學的適齡兒童重返校園,接受義務教育,有力地推動了全縣普及義務教育的進程。
狠抓掃盲工作。利用寒假休閒時間全縣共舉辦掃盲點151處,組織692名教師,12102名中小學生參加了掃盲活動,有9019名文盲和半文盲參加了文化課的學習,10921名已脫盲的學員參加了農業實用技術學習,經考試7985人實現脫盲,全縣文盲率下降到5.5%。
3、加大投入,進一步改善辦學條件
縣委、縣政府努力克服財政拮据的困難,本著"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的思想,依法確保教育經費的"三個增長",加大教育投入,努力改善辦學條件。一是緊緊抓住實施"義教"、危房改造、中英項目和國僑辦幫扶的機遇,加大中國小危房改造力度。自2000年至2006年,共組織實施項目169個,完成建築面積88754平方米,累計投資5269萬元。特別是採用政府投資、銀行貸款、工程隊墊支等方式,2005年提前實施了吹麻灘中學綜合教學樓工程,總投資850萬元,總建築面積9975平方米,成為全縣學校建設的標誌性工程。二是利用中英、二期義教項目,先後為各中國小裝備價值120萬元的衛星接收系統87套,配發遠程教育示範點項目設備98套;為8所中學、17箇中心國小、3所直屬國小裝備了計算機教室33個,安裝計算機974台;為5所中學裝備了生、理、化實驗室;利用中英項目建成教師學習資源中心9個,並開通了寬頻網;為學校裝備多功能教室3個;為中學配備了三類標準的教學儀器,配發圖書36萬冊,圖書櫃1026個,極大的改善了辦學條件。
2006年,積石山縣被列為國家實施的農村中國小現代遠程教育工程項目縣。共投資205.8萬元(其中縣配27.8萬元),共安排項目學校106個,其中模式一(光碟播放點)學校34所,模式二(衛星教學收視點)學校66所,模式三(計算機教室)學校6所,項目設備於2007年3月陸續運送到各項目學校分發安裝到位。這一項目的實施,為中小學生接受高科技的信息技術教育打下堅實的基礎。
4、高度重視,認真實施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工作
從2007年春季學期開始,積石山縣對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生全部免除學雜費,並提供免費教科書,對貧困家庭寄宿生補助了生活費。成立了以縣長為組長的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領導小組,制定印發了《積石山縣人民政府貫徹〈臨夏州人民政府關於深化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的實施方案〉的意見》、《積石山縣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免收學雜費實施管理辦法》和《積石山縣農村中國小公用經費支出管理辦法》,召開中國小校長會議,對各中國小校長和會計進行了義務教育經費預算編制培訓。每學期開學初,由縣委、縣政府督查室牽頭,組織相關部門對各級各類學校收費和"兩免一補"資金落實情況進行專項檢查,發現問題及時整改。教育局包片領導、包鄉鎮幹部切實加大開學工作和收費情況的檢查力度,要求各中國小加強收費公示制度,切實提高了學校收費工作的透明度,從根本上治理了教育亂收費現象的發生。2006年向全縣各國中、國小共發放免費教科書44856套,下撥免雜費資金和公用經費補助資金671萬元,下撥國中寄宿生生活補助費64萬元,補助寄宿生5332人(次)。2007年春季學期發放免費教科書40653套,其中國小35282套,國中5371套,受益率為100%。中央和省上下達給積石山縣2007年春季學期的農村義務教育免雜費和補助公用經費總計376萬元,其中中央免雜費資金252萬元,中央補助公用經費49萬元,省級資金75萬元。止目前,已全部下撥到位,縣上嚴格按照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的有關規定和農村中國小免雜費及公用經費標準全部下撥至各國中和國小。
5、加強學校管理,努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堅持把師資隊伍建設作為學校管理工作的重點環節常抓不懈。一是縣上成立了全縣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工作領導小組,對全縣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工作進行了全面的安排部署。印發了《積石山縣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工作實施方案》,按改革方案穩步推行教育人事制度改革,使全縣教育工作進一步向科學化、規範化方向發展。2000年以來,先後對2所縣直國小和8個學區的負責人進行了公開選拔,使一批懂教育、素質高、業務精、會管理的優秀人才脫穎而出,走上了學校管理崗位。二是獎優罰劣,落實績效工資制。自2005年秋季開始,全縣各級各類學校嚴格執行《積石山縣教職工績效工資制實施方案》,全面推行績效工資制。績效工資的分配完全依據學校評估或考核結果,堅持公正公平、按勞分配、優教優酬的原則,全程實行陽光操作,解決了教師中"乾多乾少一個樣、乾好乾壞一個樣、乾與不乾一個樣"的問題,激發了全縣教師的工作熱情。三是採取多種方式,著力解決城鄉教師分配不均的問題。對2004年、2005年考試錄(聘)用的248名大中專畢業生全部聘任到鄉村中國小任教。建立和完善教師輪流支教制度。2003年以來,鼓勵和引導100多名縣鄉中國小教師到農村邊遠山區學校支教,逐步解決了農村教師短缺和教師素質不高的問題。四是千方百計創造條件,大力引進急需人才。近兩年在西北師大人才招聘會上,簽約引進了33名本科畢業生。藉助西北師大幫扶我縣的機遇,每年選派10名年輕優秀教師到西北師大接受本科學歷培訓,努力提高教師素質。五是充分利用義教、中英、中歐等項目,注重校長及教師業務培訓。2001年以來先後組織校長和教師參加各類培訓26030人(次),提高了校長管理水平和教師的綜合素質。大膽引進教育新理念,積極推行參與式教學,穩步推進新課程改革,教師業務素質進一步增強,教學質量有了明顯提高。2006年,全縣參加普通高校招生考試的考生共960人,考入大專及以上院校的考生402人,錄取率為41.9%;達到全省統招線的150人,比去年淨增68人,創建縣以來的最好成績。

教育工作規劃

積石山縣教育行政部門認真分析教育工作實際,多方徵求意見,合理估量教育發展狀況,制定了《積石山縣教育事業"十一五"計畫及2015年遠景規劃》。規劃的奮鬥目標是:"十一五"期間,進一步實施科教興縣戰略,狠抓工作落實,大力發展高中教育、幼兒教育和民辦教育,夯實基礎教育,加快發展職業教育,努力使國小、國中、高中辦學規模基本滿足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辦學條件明顯改善,學校管理水平不斷加強,教學質量穩步提高。具體為:到2010年,入學率達到國小97%、國中95.5%,中國小鞏固率達到96%以上,升學率達到國小96%、國中92%;學生增長到54070人,其中國小34320人,國中14250人,高中5200人,幼兒300人;校舍建築面積達到國小123550平方米,國中63250平方米;青壯年非文盲率達到95%以上;中國小計算機增加到1800台,圖書藏量達到60萬冊,課桌凳夠用,國中演示實驗開出率達到100%、學生分組實驗率達到90%,全面實現整縣"兩基"目標。努力對別藏中學實現初高中分離辦學,爭取在居集、別藏兩鎮各開辦一所民辦幼稚園。在職業教育方面,努力完成職業中學的新建和設施配套,加強聯合辦學工作力度,使職業學校招生數達到900人,在校學生數達到1800人,為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1500人,促進職業技術教育長足發展。同時,切實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到2010年中國小教師達到2814人,其中國小1560人,國中838人,高中416人,除國小外,初高中專任教師數量均達到農村中國小編制標準要求;且教師學歷合格率逐步上升,2010年國小師資實現大專化,國中教師中本科比例達到35%、高中教師中研究生比例達到3%;教學質量進一步提高,提高教育對經濟建設的貢獻率和對社會發展的回報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