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艾葉德·費丁

穆艾葉德·費丁

穆艾葉德·費丁(al—Mu’ayyad fi al—Din,?~1078) 11世紀伊斯蘭教什葉派伊斯瑪儀支派著名哲學家、教法學家和詩人。法蒂瑪王朝中期的宣傳鼓動者之一。本名希拜圖拉·本·穆薩·本·達烏德。生於波斯設拉子一擁護法蒂瑪王朝的什葉派穆斯林家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穆艾葉德·費丁
  • 逝世日期:1078年
  • 職業:哲學家
  • 信仰:伊斯蘭教
生平,研究,著作,

生平

青年時代在設拉子求學,攻讀伊斯蘭教經訓典籍,研讀伊斯瑪儀派教義學、教法學、凱拉姆學、哲學,以及阿拉伯語言文學、詩學和韻律學等。他擅長演講,1038年繼其父業在布韋希王朝首都設拉子擔任伊斯瑪儀派傳道師(即達伊),宣傳該派教義和主張,引起王朝猜疑和不滿,被迫於1044年喬裝打扮逃亡艾赫瓦茲(今伊朗阿瓦士)。後輾轉前往埃及,投奔法蒂瑪王朝第八任哈里發穆斯坦綏爾(1035~1094),在其宮廷供職。由於他才華出眾,寫作能力強而受到哈里發器重,被任命為王朝樞密院(Dar al-InSha’)首席長官,從此更加注重寫作和宣傳活動。1059年獲伊斯瑪儀派“總傳道師”(Da‘i al-Du‘at)頭銜,執該派傳道和教義思想之牛耳。他愛好寫詩,著有《穆艾葉德·費丁詩集》一部,闡述伊斯瑪儀派的宗教信仰和倫理思想。他曾同敘利亞詩哲麥阿里有過書信往來,其書信後於1902年被收入“亞洲皇家學會”的文集予以介紹。

研究

穆艾葉德·費丁在宗教學原理和“內學”方面,繼承和發揚了該派神學奠基人阿卜杜拉·本·麥蒙·蓋達哈(?~874)的思想和理論,提出了一系列具有中世紀阿拉伯哲學思想特徵和教派鬥爭色彩的主張,主要有:(1)堅持真主“流溢”說,認為宇宙自真主本體流出,強調用神秘的數字“七”把世界的進程劃分為7個周期,並以此確定執事的伊瑪目。(2)認為“伊瑪目是世人的領袖”,肩負著向世界傳達真理的責任,每個時代都必須有一位伊瑪目,否則世界必處於愚昧之中。(3)強調《古蘭經》含有隱秘的奧義,隱義寓於表義之中,只有先知穆罕默德、阿里及各個時代的伊瑪目才能洞悉其究竟。(4)在教法上,拒絕經注學和教法學中的“類比”原則,指責各派法學家曲解經義,說他們“篡改真經,以謬混真”。(5)反對其它教派、學派關於後世肉眼能見真主的信條,既反對遜尼派關於真主具有擬人化的若干德性的主張,又反對穆爾太齊賴派關於真主不具有德性的主張。(6)對《古蘭經》中提到的比喻真主“手”、“臉”等肢體的詞語,主張用“內學”的觀點加以解釋,如把“手”解釋為真主的“恩惠”、“力量”等。(7)強調《古蘭經》章首的隱秘字母是“真主的知識”,各有其常人無法知曉的內涵,只有伊瑪目才能用穩喻的方法加以揭示。

著作

穆艾葉德·費丁著述頗豐,撰有傳道論文800篇,其代表作《穆斯坦綏里耶講座》和《穆艾葉德·費丁講座》(兩卷集)均由這些論文中選編、修訂而成。
《穆斯坦綏里耶講座》(al—Majalis al—Mustans—iriyyah)11世紀伊斯蘭教什葉派伊斯瑪儀支派的宗教哲學典籍。系該派哲學家、教法學家穆艾葉德·費丁的傳道講演集。約成書於11世紀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為著者在凱拉姆學方面的代表作之一,在伊斯蘭哲學史上頗有影響。
教義學理論方面的著述有《歸途解說》、《靈魂的究竟》、《問題與答案》、《起始與終止》。文學方面還有《亞歷山大詩篇》和《穆艾葉德·費丁傳略》。波斯文譯作有《解釋的基礎》等,均被伊斯瑪儀派信徒奉為該派“內學”思想的重要典籍。對宣傳伊斯瑪儀派教義和維護法蒂瑪王朝統治起了重要作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