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子島宇宙中心(種子島航天中心)

種子島宇宙中心

種子島航天中心一般指本詞條

種子島宇宙中心(Tanegashima Space Center),是日本最大的宇航研究中心和航天發射中心。位於九州島南115公里的種子島上。此機構由1969年日本宇宙開發事業團建立,現在受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管理。中心的主要任務包括人造衛星的組合、測試、發射、和測控。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種子島宇宙中心
  • 外文名:Tanegashima Space Center
  • 縮寫:TNSC
  • 日語名稱:種子島宇宙センター 
  • 所屬國家:日本
  • 地理位置:北緯30°24′東經130°58′
  • 占地面積:8.64平方公里
  • 建成時間:1969年10月
  • 隸屬單位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
  • 類型:宇航研究中心和航天發射中心
基地簡介,地理位置,歷史沿革,基地組成,竹崎發射場,大崎發射場,吉信發射場,發射任務,歷史事件,

基地簡介

種子島宇宙中心是於1969年(昭和44年)10月,由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的前身宇宙開發事業團(NASDA)設立時開設的。面積是8.64平方公里。目前隸屬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
種子島宇宙中心位於種子島南部,擁有不同的研究設施,主要由竹崎發射場、大崎發射場以及吉信綜合發射場組成。
種子島宇宙中心被稱為“世界上最美麗的火箭發射基地”。發射基地多被建於廣闊的原野上,而種子島宇宙中心傍海而修,被綠色山丘包圍,珊瑚礁點綴在發射台周圍,景色優美。

地理位置

種子島宇宙中心(日語:種子島宇宙センター,英語:Uchinoura Space Center)
種子島,日本九州地區鹿兒島縣南部海面上漂浮的一個遠離陸地的小島,面積445平方公里。這裡是當年鐵炮傳入日本時的登入地,也是日本最早開始種子島宇宙中心裡有幾個不同的研究設施。
中心包括兩個大的發射場:吉信射場和大崎射場。吉信射場有兩個發射台,一個為發射2噸以下的飛船,另外一個為發射大型的飛船。吉信射場也支持用來作H-IIA運載火箭的點火試驗。其它設施包括衛星電波追蹤站、雷達站、光學現到站等單位。製造火繩槍的地方。不過,對外國人來說,了解種子島是因為這裡有日本最大的航天設施種子島宇宙中心。

歷史沿革

1968年(昭和43年)選定種子島東南部(當時日本領土南端海島,靠近赤道,有利於利用地球自轉發射火箭)為適合發射火箭的位置。
種子島宇宙中心區位種子島宇宙中心區位
1969年(昭和44年)10月,設立種子島宇宙中心。
2010年(平成22年)以前,JAXA和種子島周邊海域各縣漁業合作社建締結協定,每年從7月22日到9月30日和從1月1日到2月28日,以及5月、11月,全年共190天內可發射衛星,這一協定成為日本衛星發射事業發展的一大枷鎖。
2011年(平成23年)4月始種子島宇宙中心開始施行可全年發射的世界標準。

基地組成

竹崎發射場

竹崎發射場於1966年9月開始營建,1968年投入使用,占地約0.79平方公里,主要發射小型火箭。發射的火箭包括LS-C火箭和JCR火箭等初期試驗用的火箭以及H-II開發中使用的TR-2火箭等。竹崎發射場還設定了廣田光學觀測所、固體火箭試驗場、綜合指令棟、宇宙科學技術官、竹崎觀望台、門倉光學觀測所、宇宙之丘追蹤所、增田宇宙通信所。該發射場的主要設施有發射台、發射控制室、裝配車間、綜合測試車間、氣象觀測室、固體火箭點火試車台、推進劑庫、跟蹤站等。

大崎發射場

大崎發射場於1969年開始營建,1980年建成,占地約7.6平方公里,是種子島宇宙中心為發射大型液體火箭而設立的核心設施,發射的火箭包括N-1,N-2,H-1火箭。1975年9月,第一枚H-1火箭從這裡起飛,將83公斤重的菊花衛星送入軌道。大崎發射場的發射設施主要包括發射台、控制中心、火箭總裝車間、推進劑貯存庫、發動機靜態點火試車台、氣象台等。大崎發射場還設定了液體發動機試驗場、衛星組裝試驗棟,衛星整流罩裝配棟。

吉信發射場

吉信發射場於1985年開始興建,1986年底勤務塔基礎工程基本結束,1988年8月建成發射控制中心,1988年12月建成LE-7發動機點火試驗設施,測控中心、動力站、液氧、液氫以及高壓氣體庫等也相繼建成。該發射場位於大崎發射場東北方向約1公里處,是為適應H-2新型運載火箭的發射而興建的。
種子島宇宙中心種子島宇宙中心
吉信發射場的設計基本要求是:縮短發射場的發射準備周期,降低操作費用,45天內能發射兩枚運載火箭;發射場的設計具有靈活性,以利於將來進行改建與擴建。為了體現上述要求,設計儘量採用平行作業;採用自動檢測系統(手動的備份系統);採用一個活動發射架和一個火箭裝配廠房,一發火箭進行裝配,另一發火箭準備發射。
吉信發射場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和最現代化的發射場之一。它可與庫魯的阿里安4發射場以及卡納維拉爾角的大力神3發射場相媲美。發射場耗資33億美元(1990年幣值),主承包商是三菱重工業公司。主要由四個工作場區組成:固體發動機貯存及檢驗區;衛星準備與總裝區;運載火箭裝配樓區;發射台及服務塔區。H-2發射場興建了4年,然後進行了為期兩年的地面設施驗證,並在1994年2月首次發射H-2火箭成功。
其中,H-2發射場的配置為:H-2火箭在裝配樓垂直地被安裝在機動發射平台上,沿鐵軌運往發射台座和服務塔處。機動發射平台重44噸,寬22米,長18米,從地面到平台頂面距離為7米,平台行駛最大速度為8米/分。平台由川崎公司製造。固定服務塔高75米、寬30米。固定服務塔的兩邊有兩個可繞圓形鐵軌迴轉的服務塔架。左服務塔高75米,通過工作平台可以接近火箭的上面級與有效載荷;右服務塔與固定塔的下半部相接,可接近火箭的下半部分。服務塔的頂部是一個清潔室。在火箭發射時,服務塔的可動部分可迴轉180°,對火箭進行檢查,工作完畢後,塔架可迅速回到原來位置。服務塔的中間部分為臍帶塔架,各種電氣系統以及推進劑系統管線都裝在臍帶塔內。
H-2火箭裝配樓高66米,高頂廠房部分在前,寬27米,有13層工作平台。低頂廠房部分在後部,寬32米,長46米。裝配樓由川崎重工業公司負責建造。發射控制中心接近裝配樓,是一座圓形建築,由日本電氣公司負責建造。運載火箭與控制中心之間的通信主要採用光纖系統。因此,指令信號和監控信號都是數字式的。此外,還有一套硬體備用系統供安全應急用。
PST固定部分在吉信第一發射點PST固定部分在吉信第一發射點
H-2火箭發射場還建有大型火箭發動機試車台,用於試驗LE-7液氧/液氫發動機。試車台靠近發射設施布置,其目的是節省成本,發射與試驗可共用液氧/液氫貯存庫設施。此外,還改建了老的45米高的試車台,以試驗H-2火箭的固體火箭助推器。發射場還包括高壓氣體、推進劑貯存設施以及衛星準備樓等其它設施。

發射任務

日本使用液體燃料的助理火箭都是在種子島發射升空。固體燃料火箭主要在內之浦宇宙空間觀測所發射升空的(J-I除外)。
H-IIA火箭發射H-IIA火箭發射
種子島宇宙中心發射業績記錄:
J系列 J-I火箭 1架
N系列 N-J火箭 7架,N-II火箭8架
H系列 H-I火箭9架,H-II火箭7架,H-IIA運載火箭29架,H-IIB運載火箭5架
實驗用的火箭LS-C火箭8架,JCR火箭10架,ETV火箭2架,TT-210火箭3架,TT-500火箭7架,TR-I火箭4架
微小重力實驗用火箭 TT-500A火箭6架,TR-IA火箭7架
氣象觀測火箭-SB火箭

歷史事件

2012年1月19日,韓國成功在日本種子島航天中心發射了多用途實用衛星“阿里郎3號” ,這是日本首次為外國衛星進行商業發射。
日本幫助韓國發射“阿里郎3號”衛星日本幫助韓國發射“阿里郎3號”衛星
2013年1月27日,日本將於當地時間下午1點40分至53分從鹿兒島縣的種子島宇宙中心發射載有情報收集衛星雷達4號機與光學試驗機的H-IIA運載火箭22號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