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族的種勞,呈圓墩形。流行於廣西壯族自治區和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廣大農村。將鼓置地,雙棰擊奏,發音洪亮。常用於節日鑼鼓合奏或為舞獅、舞龍伴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種勞
- 形狀:圓墩形
- 流行地:廣西壯族自治區等地區
- 所屬名族:壯族

壯族的種勞,呈圓墩形。流行於廣西壯族自治區和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廣大農村。
鼓框用杉木板拼制,以竹篾圈箍緊。鼓面直徑和鼓高均為60厘米,上口單面蒙以牛皮或蟒皮,用鼓釘固定。鼓腰稍粗,兩側各置一對鼓環。鼓底敞口並向內收束。
將鼓置地,雙棰擊奏,發音洪亮。常用於節日鑼鼓合奏或為舞獅、舞龍伴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