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正迪

程正迪

程正迪,1949年出生於中國上海,高分子科學家,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美國阿克倫大學Frank C. Sullivan傑出研究教授,東華大學先進低維材料中心主任/首席科學家,纖維材料改性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副主任。

1977年程正迪畢業於華東師範大學數學系獲得學士學位,之後前往華東紡織工學院擔任數學教師;1981年獲得華東紡織工學院(現東華大學)化學纖維繫碩士學位;1985年獲得美國倫斯勒理工學院化學系博士學位;1987年進入阿克倫大學高分子科學系任教,先後擔任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1999年被聘為北京大學高分子科學與工程系長江講座教授;2007年擔任阿克倫大學高分子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2008年當選為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2014年獲得影響世界華人大獎;2016年受聘為華南軟物質科學與技術高等研究院院長;2017年獲得日本高分子學會國際獎。

程正迪主要從事高分子凝聚態物理學研究,包括高分子結晶學、晶體學及高分子液晶的相轉變等領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程正迪
  • 國籍:美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中國上海
  • 出生日期:1949年
  • 職業:教學科研工作者
  • 畢業院校:美國倫斯勒理工學院
  • 主要成就:2008年當選為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
    2014年獲得影響世界華人大獎
人物經歷,主要成就,科研成就,人才培養,榮譽表彰,社會任職,人物評價,

人物經歷

1949年,程正迪出生於上海,父親學電子工程,自幼深受家庭的影響。1977年,程正迪畢業於華東師範大學數學系獲得學士學位,之後前往華東紡織工學院(現東華大學)擔任數學教師。
1981年,獲得中國紡織大學(現東華大學)化學纖維繫碩士學位,師從高分子材料專家錢寶鈞教授,之後赴美留學,進入美國倫斯勒理工學院,師從高分子物理學家Bernhard Wunderlich教授,攻讀化學系博士學位。
1985年,獲得倫斯勒理工學院化學系博士學位後留在該校做了2年的博士後。
1987年,進入美國阿克倫大學高分子科學系,先後擔任助理教授(1987年-1991年)、副教授(1991年- 1995年)、教授(1995年-1998年)、Trustees 教授(1998年-)、高分子科學系主任(2001年-2005年)、Robert C. Musson & Trustees講座教授(2001年-)。
2000年,被聘為北京大學高分子科學與工程系長江學者講座教授。
2007年,擔任阿克倫大學高分子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2014年)。
2008年2月8日,當選為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2014年,擔任阿克倫大學Frank C. Sullivan傑出研究教授。
2015年10月,東華大學先進低維材料中心成立,程正迪擔任中心主任兼首席科學家;同年入選國家“千人計畫”頂尖人才與創新團隊項目
2017年5月30日,獲得日本高分子學會國際獎。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 科研綜述
程正迪主要致力於高分子化學、物理及工程領域研究,專長在於凝聚態聚合物、液晶、表面活性劑和膠束,在不同時間尺度上研究材料的結構、相互作用、回響性和動力學過程等。他的研究包括電子和光學材料、先進功能材料的熱力學轉變過程、介穩態動力學、規則結構和形態,以及表界面結構等。
高分子凝聚態研究
採用聚氧乙烯為模型體系,系統闡述了中間態在高分子結晶中的重要性和複雜性。詳細考察了結晶性高分子鏈段在嵌段共聚物微相分離結構中的鏈取向和鏈摺疊行為,甄別了不同納米受限環境的影響。表征了液晶高分子主鏈中的手性中心所誘導的分子排列的雙扭曲行為。
在高性能聚醯亞胺晶體結構研究中,解決了國際上有關聚芳醚酮晶體結構長達10年的爭論。發現間規聚丙烯單晶微觀扇形分區現象、高分子液晶存在的系列高級有序相態、以及表面誘導引起的高分子液晶薄膜的新結構相等。這些研究充分揭示了亞穩定性在高分子凝聚態中的重要性,拓展了亞穩定性理論在高分子科學中的套用,使之成為高分子物理學的一個重要研究方向。
在高分子功能材料和高性能材料的研究中,得到了折光率高於3.5的以導電高分子聚噻酚為基礎的全有機光子晶體。他參與領導開發的高性能聚醯亞胺纖維複合材料被美國宇航局選為新一代超音速飛機引擎外殼的防爆結構材料。
在高分子光學薄膜研究中,成功獲得了性能-價格比極其優異地聚醯亞胺光學遲滯膜,可以極大地改善液晶顯示器視角和襯度,已得到廣泛套用。
液晶顯示光學研究
程正迪研發的液晶顯示光學補償材料成功商用化,在信息產業中得到極為廣泛的套用。1994年美國Rockwell International公司開始運用其專利技術製造用於波音所產客機和戰鬥機的儀表顯示器件。其後世界最大LCD功能膜供應商之一日本Nitto Denko株式會社與其合作,於2000年成功將該NB膜用於大面積LCD器件,在世界範圍內實現了該發明的商品化。至2009年初,Nitto的含聚醯亞胺NB膜的產品銷量已超過10億美元。該研發成果不僅給美國阿克隆大學帶來了逾500萬美元專利收益和200多萬美元科研經費,同時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全球LCD產業的增長,增強了工業界對進一步套用和發展LCD的興趣。
  • 論文著作&專利發明
截止到2017年,程正迪在Science、PANS、JACS、Adv Materials、Macromolecules、Polymer等雜誌上發表學術論文及綜述480餘篇,被引次數超過17000次,H-index 62(ISI),在高分子物理研究的許多方面產生了重要影響。
期刊論文
Kan Yue, Mingjun Huang, Ryan L. Marsonb, Jinlin He, Jiahao, Huang, Zhe Zhou, Jiang Wang, Chang Liu, Xuesheng Yan, Kan Wu, Zaihong Guo, Hao Liu, Wei Zhang, Peihong Ni, Chrys Wesdemiotis, Wen-Bin Zhang, Sharon C. Glotzerb and Stephen Z. D. Cheng, Geometry induced sequence of nanoscale Frank–Kasper and quasicrystal mesophases in giant surfactants.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13, 14195-14200, 2016.
Mingjun Huang, Chih-Hao Hsu, Jing Wang, Shan Mei, Xuehui Dong, Yiwen Li, Mingxuan Li, Hao Liu, Wei Zhang, Takuzo Aida, Wen-Bin Zhang, Kan Yue, and Stephen Z. D. Cheng, Selective assemblies of giant tetrahedra via precisely controlled positional interactions. Science, 348, 424-428, 2015.
Yiwen Li, Kai Guo, Hao Su, Xiaopeng Li, Xueyan Feng, Zhao Wang, Wei Zhang, Sunsheng Zhu, Chrys Wesdemiotis, Stephen Z. D. Cheng, and Wen-Bin Zhang, Tuning “thiol-ene” reactions toward controlled symmetry breaking in polyhedral oligomeric silsesquioxanes. Chemical Science, 5, 1046-1053, 2014.
Xinfei Yu, Yiwen Li, Xue-Hui Dong, Kan Yue, Zhiwei Lin, Xueyan Feng, Mingjun Huang, Wen-Bin Zhang, and Stephen Z. D. Cheng, Giant surfactants based on molecular nanoparticles: Precision synthesis and solution self-assembly (An invited review). 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 Polymer Physics Edition, 52, 1309-1325, 2014.
Xinfei Yu, KanYue, I-Fan Hsieh, Yiwen Li, Xue-Hui Dong, Chang Liu, Yu Xin, Hsiao-Fang Wang, An-Chang Shi, George R. Newkome, Rong-Ming Ho, Er-Qiang Chen, Wen-Bin Zhang and Stephen Z. D. Cheng, Giant surfactants provide a versatile platform for sub-10-nm nanostructure engineering.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110,10078-10083, 2013.
Wen-Bin Zhang, Yingfeng Tu, Rajesh Ranjan, Ryan M. Van Horn, Siwei Leng, Jing Wang, Michael J. Polce, Chrys Wesdemiotis, Roderic P. Quirk, George R. Newkome and Stephen Z. D. Cheng, “Clicking” Fullerene with Polymers: Synthesis of [60]Fullerene End-capped Polystyrene. Macromolecules, 41, 515-517, 2008.
Stephen Z. D. Cheng, Polymer crystals downsized. Nature, 448, 1006-1007, 2007.
Stephen Z. D. Cheng, Stephanie Lim, Lawrence H. Judovits and Bernhard Wunderlich, Heat capacities of high melting polymers containing phenylene groups. Polymer, 28, 10-22, 1987.
授權專利
Frank W. Harris, Liming Sun, Dong Zhang, Stephen Z. D. Cheng, Poly(aryletherimides) for negative birefringent films for LCDs. US 7,820,253 (2010).
Matthew J. Graham, Shi Jin, Frank W. Harris, Stephen Z. D. Cheng, Photonic crystals, conjugated polymers suitable for photonic crystals, and a method for synthesizing conjugated polymers. US 8,257,493 (2012).

人才培養

程正迪為中國國內高分子的學科發展和推動國內與國際學術交流付出了許多努力。多次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兩個基地”合作項目,與國內多家高分子研究機構開展高水平合作研究。自擔任北京大學長江講座教授以來,程正迪教授在北京大學開設了多門研究生課程,並指導高分子凝聚態物理實驗室的科研工作。
程正迪認為在基礎研究方面,不要做跟隨者,要形成有自己鮮明特色的品牌;在新材料新技術的創新方面,注重發展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與國際、國內的工業界開展真誠、有效和富有實際意義的合作。
程正迪表示對於高等研究院的長遠發展,一是建設世界一流的科研和教學平台;二是建立一支能做獨立而優秀的研究同時又有團隊精神的學術隊伍;三是培養一批做人和做學問都不錯的學生。在學校的指導下,高等研究院最大成就是造就一大批優秀人才,他們將具有學術的國際視野,引領世界潮流,他們將盡其所能為科技進步和人類福祉做出貢獻。
程正迪表示人才隊伍建設要有持續性,面對高校人才工作所面臨的激烈競爭形勢及“極端缺乏中年領軍人才”等的階段性困難,中心不僅要大量考察,並進一步吸收和培養有激情、有水平、肯實幹的青年學者,還要依據中心研究方向,系統規劃引進由優秀中年學者領銜的高級研究員團隊。希望中心將來能優秀中青年學者薈萃,中年人帶年輕人,年輕人有研究規劃並能據此靜心積累,這樣的隊伍梯隊和學術文化是中心人才工作的關鍵,難度較大,需要系統規劃、長期建設。
2002年到2012年,程正迪北京大學蘇州大學浙江大學中國科學院聯合培養研究生,根據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國家工程技術數字研究館信息、全國圖書館參考諮詢聯盟,聯合培養的碩士、博士信息如下:
時間名稱作者學校學位
2012
PS--b--PEO反相膠束製備及形貌研究
王蓮
浙江大學
博士
2012
開環聚合/陰離子聚合法相結合製備功能性高分子研究
何金林
蘇州大學
博士
2008
甲殼型液晶高分子-半結晶性高分子二嵌段共聚物(PMPCS-b-PCL)的相結構與相轉變研究
劉宣伯
北京大學
博士
2008
基於馬來酸酐和苯乙烯的嵌段共聚物的合成以及自組裝行為的研究
計文希
北京大學
博士
2006
準二維空間中低分子量聚氧乙烯受限結晶和熔融行為的研究
朱敦深
北京大學
博士
2005
基於甲殼型液晶高分子/結晶性高分子的二嵌段共聚物及共混物的相行為研究
黃昀
北京大學
博士
2005
甲殼型液晶聚合物及其嵌段共聚物的相結構和相轉變研究
葉春
北京大學
博士
2002
乙烯聚合物結構、形態與性能研究
滕洪祥
中科院化學所
博士

榮譽表彰

時間榮譽/表彰參考資料
1991年
美國總統青年科學家獎
1993年
北美熱分析及量熱學學會會士
1994年
美國化學學會阿克倫部門獎
1994年
美國物理學會會士
1995年
美國物理學會 John H. Dillon 獎章
1999年
北美熱分析學會 Mettler-Toledo 獎
2004年
國際熱分析和量熱聯合協會 TA-Instrument 獎
2005年
美國化學會高分子材料科學與工程分會合作研究獎
2006年
美國科學促進會(AAAS)會士
2008年2月8日
美國工程院院士
2012年6月7日
中國化學會榮譽會士
2012年
美國化學會高分子材料科學和工程分會會士
2013年
高分子物理獎(Polymer Physics Prize)—美國物理學會高分子物理學領域最高獎
2014年3月29日
影響世界華人大獎
2016年4月18日
上海市國際科技合作獎
2017年5月30日
日本高分子學會國際獎(International Award)

社會任職

時間擔任職務參考資料
1995年
東華大學顧問教授
1996年
北京大學客座教授
2006年
台灣清華大學講座教授
2007年
台灣科技大學特聘教授
2007年
密西根州立大學Turner Alfrey訪問講座教授
2010年1月4日
青島科技大學客座教授
2011年
東華大學第一屆校董會校董
2013年
纖維材料改性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副主任
2015年10月9日
華南理工大學名譽教授
2015年10月
東華大學先進低維材料中心主任兼首席科學家
2016年5月23日
華南理工大學華南軟物質科學與技術高等研究院院長
2016年6月
東華大學先進低維材料中心第一屆國際學術委員會委員
2017年11月30日
西安交通大學名譽教授
——
中國科學院長春套用化學研究所榮譽教授
——
高分子物理與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境外委員
——
《Polymer》雜誌北美資深主編

人物評價

程正迪對於半結晶聚合物的結晶,亞穩定性和相變的基本理解的開創性貢獻。(2013年美國物理學會高分子物理獎)
程正迪是世界高分子物理領軍人,對學科發展和技術進步的趨勢具有深刻了解,具有敏銳的洞察力和遠見卓識,其在科學研究及科研成果的高技術轉化上均取得了傑出成就,在國際學術界和產業界影響廣泛。(發光材料與器件國家重點實驗室評)
程正迪以其豐碩的科研成果,嚴謹的科研作風,高瞻遠矚的科研眼光,影響著這個世界。立天地之正氣,做儒雅之學問。30多年來,程正迪在高分子材料領域取得了很多突破性成就,並一直關心和關注國內高分子材料科研領域的發展,為民族的復興貢獻力量。(中國共產黨新聞網評)
程正迪積極推動中國高分子研究與國際學術界的交流與合作,促進中國化學會,特別是中國化學會高分子學科委員會的對外交流,為提升中國高分子的國際影響力做出了突出貢獻。(中國化學會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