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寒松

程寒松

程寒松,1982年畢業於武漢大學化學系,博士。曾在美國Air Products & Chemicals(氣體與化學品公司)任高級研究員。2004年起擔任美國能源部氫吸附材料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管理委員會委員,同年被聘為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特聘教授,任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理論化學與計算材料科學研究所所長。現任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可持續能源實驗室主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程寒松
  • 職業: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可持續能源實驗室主任
  • 畢業院校:武漢大學化學系
  • 主要成就:國際學術期刊發表SCI收錄論文100餘篇
人物經歷,主要成就,研究方向,代表性論文,

人物經歷

程寒松,1982年畢業於武漢大學化學系,同年考入吉林大學理論化學研究所研究生,師從我國著名量子化學權威唐敖慶教授,1986年獲碩士學位。隨後赴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留學,1992年獲博士學位。畢業後即在美國Air Products & Chemicals(氣體與化學品公司)工作,任高級研究員職位。2004年起擔任美國能源部氫吸附材料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管理委員會委員,同年被聘為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特聘教授,任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理論化學與計算材料科學研究所所長。現任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可持續能源實驗室主任。

主要成就

1994年以來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在國際學術期刊發表SCI收錄論文100餘篇;在物理評論快報、美國化學會志、德國套用化學等頂尖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10餘篇;申請美國專利23項,其中已授權6項、發布12項,部分專利已為德國寶馬汽車公司、美國聯合技術公司、美國西北太平洋國家實驗、美國氣體與化學品公司等進行商業化開發,總商業價值達每年6000萬美元。近10年來應邀在美國化學化工年會、材料科學年會上作學術報告11場;應邀在哈佛大學、普林斯頓大學、日本京都大學、奧地利維也納大學、荷蘭格羅寧根大學、西班牙科學院等世界知名的大學和研究機構進行學術報告80餘場,並與這些大學和研究機構的國際一流科學家建立了廣泛與密切的科研合作關係。
可持續能源實驗室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可持續能源實驗室包括計算化學實驗室、有機實驗室、無機實驗室、電化學實驗室及分析測試實驗室等,總體面積達600m2。各類實驗、分析測試儀器等固定資產近千萬元。團隊成員包括教授3人、副教授4人,海外兼職特聘教授3人,研究生20餘人。實驗室以計算設計和實驗製備緊密結合為特色和優勢,得到了國際同行的認可,取得了顯著成績,已申請美國專利5項;在德國套用化學、物理評論、物理化學等國際權威學術刊物上發表SCI收錄論文30餘篇;獲國家自然科學自然基金資助4項,獲美國氣體與化學品公司國際合作項目資助達260萬元,並與美國哈佛大學、日本京都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等建立了實質性的合作關係。

研究方向

1)清潔能源與可持續能源:
a) 儲氫材料設計製備;
b) 新型直接燃料電池技術;
c) 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新型電解質材料;
d) 太陽能的轉化與存儲技術;
e) 二氧化碳的吸收與轉化技術。
2)半導體表面功能薄膜的沉積與生長技術:
a) 原子層沉積技術;
b) 半導體表面功能薄膜的設計及生長技術。
3)高效催化體系的設計:
a) 異相催化反應機理;
b) 新型廉價高效催化劑的設計。

代表性論文

1. Bo Han, Jinping Wu, Chenggang Zhou, Bei Chen, Roy Gordon, Xinjian Lei, David A. Roberts, Hansong Cheng*, “First-Principles Simulations of Conditions of Enhanced Adhesion Between Copper and TaN(111) Surfaces Using a Variety of Metallic Glue Materials”. Angew. Chem. Int. Ed. 49, 148 (2010).
2. Hansong Cheng*, Xianwei Sha, Liang Chen, Alan C. Cooper, Maw-Lin Foo, Garret C. Lau, Wade H. Bailey, III1, Guido P. Pez, “An Enhanced Hydrogen Adsorption Enthalpy for Fluoride Intercalated Graphite Compounds”, J. Am. Chem. Soc. (Communication) 131, 17732 (2009)
3. Hansong Cheng*, Alan C. Cooper, Xianwei Sha, Liang Chen, and Guido P. Pez, “Hydrogen Spillover in the Context of Hydrogen Storage Using Solid-state Materials”, invited Perspective Review, 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 1, 338 (2008).
4. Danial J. Tempel, Philip B. Henderson, Jeffrey R. Brzozowski, Ronald M. Pearlstein and Hansong Cheng*, “High Gas Storage Capacities for Ionic Liquids through Chemical Complexation”, J. Am. Chem. Soc. (Communication) 130, 400 (2008). 該文還被美國《化學化工新聞》以一周最重要科學新聞而作了突出報導。(C&E News 2008, 86, 7).
5. Galip Guvelioglu, Pingping Ma, Xiaoyi He, Robert Forrey, Hansong Cheng*, “On the Evolution of strcture of Copper Clusters and their Chemical Reactivity with Hydrogen”, Phys. Rev. Lett. 94, 026103, (2005).
6. Hansong Cheng*; Guido P. Pez; Alan C. Copper, “Spontaneous Cross-linking of Small Diameter Single-walled Carbon Nanotubes”, Nano Letters 3, 585 (2003).
7. Milen Kostov, Hansong Cheng*, Alan Cooper, Guido Pez, “Influence of carbon curvature on molecular adsorptions in carbon-based materials: A force field approach”, Phys. Rev. Lett. 89, 146105 (2002).
8. Hansong Cheng*, Guido P. Pez, Alan C. Copper, “Mechanism of Hydrogen Sorption in Single-Walled Carbon Nanotubes”, J. Am. Chem. Soc. (Communication) 123, 5845, (2001).
9. Lai-Sheng Wang, Xue-Bin Wang, Hongbin Wu, and Hansong Cheng*, “New Magic Numbers in TixCy- Anion Clusters and Implications for the Growth Mechanisms of Titanium Carbide Clusters”, J. Am. Chem. Soc. 120, 6556 (1998).
10. Lai-Sheng Wang and Hansong Cheng*, “Growth Pathways of Metallocarbohedrenes (METCARS): Cagelike or Cubic”, Phys. Rev. Lett. 78, 2983 (1997).
11. Hansong Cheng* and Lai-Sheng Wang, “Dimer growth, structure transition and antiferromagnetic ordering in small chromium clusters”, Phys. Rev. Lett. 77, 51 (1996).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