稄

稄,拼音xùn zè,注音ㄒㄨㄣˋ ㄗㄜˋ,部首禾部,四角23947,結構左右,統一碼7A04。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稄
  • 拼音:xùn,zè
  • 部首:禾
  • 五筆:TCWT
  • 倉頡:HDICE
  • 鄭碼:MFOR
  • 筆順:ノ一丨ノ丶フ丶ノ丶ノフ丶
  • 筆畫:12
  • 四角號碼:23947
  • UniCode:U+7A04
  • 釋義:草
  • 注音:ㄒㄨㄣˋ,ㄗㄜˋ
  • 部外筆畫:7
基本解釋,古籍解釋,音韻方言,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xùn(ㄒㄨㄣˋ)
1、草。
其他字義
zè(ㄗㄜˋ)
1、〔稫〕見“”。
UNICODE
稄字UNICODE編碼U+7A04,10進制: 31236,UTF-32: 00007A04,UTF-8: E7 A8 84。
稄字位於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稄【午集下】【禾部】康熙筆畫:12畫部外筆畫:7畫
《廣韻》阻力切《集韻》禮色切,𠀤音𡺲。稫稄,禾密貌。𡺲原字從亻,不從阝。

音韻方言

上古音系
字頭
聲符
韻部
對應廣韻小韻
擬音
註解
ʔsrɯɡ
又從昃,疑為稷省訛
廣韻
字頭
小韻
反切
聲母
韻母
韻目
調
韻系
韻攝
廣韻目次
高本漢
王力
李榮
邵榮芬
鄭張尚芳
潘悟雲
蒲立本
推導現代漢語
古韻羅馬字
有女羅馬字
註解
阻力
職開
入聲
三等
開口
入二十四職
tʂi̯ək
tʃĭək
tʃiək
tʃiek
tʃɨk
tʂɨk
tʂik
zhe
crik
trok
稫稄阻力切十一
洪武正韻牋
字頭
小韻
反切
韻目
韻部
聲調
側格
七陌
入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