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天縮地到君懷:圓明園文化透析

移天縮地到君懷:圓明園文化透析

圓明園作為“東方夢幻”藝術的傑作和最高典範,不僅是東方文明的精魂,也是我們的精神家園。於涌的這本《移天縮地到君懷(圓明園文化透視)》是以圓明園四十景為基礎,通過對圓明園文化意象的解讀,嘗試恢復當時建園者的文化理念,探索她園林藝術背後的自然哲學和精神信仰,發掘中國傳統文化中所特有的人文精神。在研究方法上,《移天縮地到君懷(圓明園文化透視)》從人本主義的視角,以圓明園景觀的文化象徵含義為研究對象,從圓明園的物質文化入手,探究其背後的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神內涵。

基本介紹

  • 書名:移天縮地到君懷:圓明園文化透析
  • 出版社:深圳海天出版社
  • 頁數:206頁
  • 開本:16
  • 品牌:深圳市海天出版社
  • 作者:於涌
  • 出版日期:2012年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50703025, 7550703027
基本介紹,編輯推薦,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後記,序言,

基本介紹

編輯推薦

《移天縮地到君懷:圓明園文化透析》對圓明園山水建築中的傳統文化,作了系統挖掘和多層次透視,發表了許多令人耳目一新的創新性論述,讀來津津有味,引人入勝。

作者簡介

於涌,現為美國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人文地理博士生。主要參與編寫《中國古代風水與建築選址》,《旅遊規劃的藝術——地方文脈原理及套用》,《滄海桑田——歷史時期地理環境的漸變與突變》,《中國傳統地理學》等書。

圖書目錄

總序
前言:每個人心中都有個圓明園
第一章 東方夢幻園林的傑作
1.1 圓明園——解讀中國歷史文化的一個視窗
1.2 西方文學巨匠雨果筆下世界文明史上的兩類藝術奇蹟
1.3 圓明園——中華文化興衰的一面鏡子
1.4 圓明園文化的三個層次
1.5 圓明園名字中“圓明”的由來
1.6 圓明園建設規劃的整體思想
第二章 自然環境:九州四海俱包羅其中
2.1 圓明園的選址與興建
2.2 圓明園自然環境的文化意象:九州大一統的天下觀
2.3 圓明園自然環境的外局
2.3.1 太行山、軍都山交會的“龍脈入首”位置
2.3.2 香山、玉泉山、萬壽山的“三山”龍脈
2.3.3 萬泉河水系水源和玉泉山水系水源
2.3.4 陰陽結合、山水相交的丘陵前沿
2.4 圓明園山水形態的內局
2.4.1 圓明園內的山形地豹是中國地理大勢的縮影
2.4.2 圓明園內的河流水系是中國江河的象徵
2.4.3 前湖、後湖、福海等水景,有著裨海、瀛海和東海的影子
第三章 九州清晏為中心的九宮八卦布局
3.1 九宮八卦:中國建築時空結合的宇宙觀
3.2 正南離宮——正大光明
3.3 東南巽宮——鏤月開雲
3.4 東方震宮——天然圖畫
3.5 東北艮宮——碧桐書院
3.6 正北坎宮(一白水星)——慈雲普護,上下天光
3.6.1 慈雲普護:天一生水,慈孝生福
3.6.2 上下天光:天一生水,水天一色
3.7 西北乾宮——萬方安和,杏花春館
3.7.1 四方寧靜的“萬方安和”
3.7.2 龍脈入首的“杏花春館”
3.8 西方兌宮——坦坦蕩蕩,菇古涵今
3.8.1 鑿池觀魚樂的“坦坦蕩蕩”
3.8.2 薈萃古今智慧的“菇古涵今”
3.9 西南坤宮——長春仙館
第四章 天上的星空在圓明園內的投影
4.1 天上星象的神話
4.1.1 四象和二十八宿
4.1.2 紫微垣
4.1.3 太微垣
4.1.4 天市垣
4.2 九州清晏——帝王居住的紫微皇極
4.3 勤政親賢——處理政務的太微垣
4.4 坐石臨流——與民同樂的天市垣
4.4.1 “上應牽牛之宿”的蘭亭
4.4.2 與民同樂的“同樂園”
4.4.3 天上的街市——皇家宮市買賣街
4.4.4 佛城“舍衛城”
4.5 連線神州大地與大瀛海的“曲院風荷”
4.6 向織女乞巧的“西峰秀色”
4.7 侍衛習練武藝的“山高水長”
4.8 皇子讀書的“洞天深處”
4.9 大宮門——“地氣納天光”的規劃設計方法
第五章 眾山之祖的崑崙山龍脈——圓明園精神信仰的山峰
5.1 兩大系統的神話
5.2 崑崙山和龍脈的故事
5.3 圓明園內的崑崙山龍脈文化意象
5.4 紫碧山房——西王母的蟠桃園
5.5 龍脈上的祖山——鴻慈永祜
5.6 太陽和月亮居住的地方——日天琳宇和月地雲居
5.6.1 “佛樓”日天琳宇
5.6.2 “清靜地”月地雲居
5.7 武陵春色——人間的世外仙境
5.8 匯芳書院——不是集仙是集賢
5.9 濂溪樂處——思過自省的人間仙境
第六章 “天地一壺中”的蓬萊仙境
6.1 “蓬萊仙山”和“壺中天地”的神話
6.2 蓬萊景區的文化意象
6.3 方壺勝境:亦真亦幻的壺天仙境
6.4 “一池三山”的“蓬島瑤台”
6.5 滄海月明的“平湖秋月”
6.6 廓然大公:亦道亦儒的神仙福地
6.7 望瀛洲的“澡身浴德”
6.8 供奉碧霞元君的“夾鏡鳴琴”
6.9 煉丹之處“別有洞天”
6.10 賞雲之處“接秀山房”
第七章 “農心立人,耕讀立行”的農業文化
7.1 多稼如云:皇帝的觀稼所
7.2 魚躍鳶飛:“萬物靜觀皆自得”
7.3 北遠山村:王維的《輞川圖》
7.4 “田字房”澹泊寧靜
7.5 稻香勝蘭香的“映水蘭香”
7.6 最早的西洋水法——水木明瑟
第八章 大洋彼岸的西方世界
8.1 大九州和小九州的文化意象:“四海之內皆兄弟”
8.2 長春園的西洋樓:中國的凡爾賽宮
8.3 黃花陣和諧奇趣
8.3.1 迷宮黃花陣
8.3.2 諧奇趣
8.4 方外觀
8.5 海晏堂
8.5.1 海晏堂的設計
8.5.2 十二生肖和中華宇宙觀
8.6 遠瀛觀,大水法和觀水法
8.7 線法山、方河和線法牆
8.8 結語
參考文獻
附錄1:山東德平縣知縣張鐘子等查看圓明園風水啟
附錄2:圓明園全景圖
總跋

後記

《自然國學叢書》第一輯(9種)終於出版了。
《自然國學叢書》於2009年5月正式啟動,當即受到眾多專家學者的支持。在一年左右的時間內有近百名專家學者商報選題,郵來撰寫提綱,並寫出40多部書稿。經反覆修改,從中挑選9部作為第一輯出版。
在此,我們深深地感謝專家學者的支持和厚愛,沒有專家學者的支持,《自然國學叢書》將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深深地感謝“天地生人學術講座”及其同仁,是講座孕育了“自然國學”的概念及這套叢書;深深地感謝支持過我們的武衡、盧嘉錫、路甬祥、黃汲清、侯仁之、譚其驤、曾呈奎、陳述彭、馬宗晉、賈蘭坡、王綬珀、劉東生、丁國瑜、周明鎮、吳汝康、胡仁宇、席澤宗等院士,季羨林、張岱年、蔡美彪、謝家澤、羅鈺如、李學勤、胡厚宣、張磊、張震寰、辛冠潔、廖克、陳美東等資深教授,沒有這些老專家、老學者的支持和鼓勵,不會有“天地生人學術講座”,更不會有“自然國學”的提出及其叢書;深深地感謝深圳出版發行集團公司及其海天出版社,特別是深圳出版發行集團公司原總經理兼海天出版社原社長陳錦濤,深圳出版發行集團公司現總經理兼海天出版社現社長尹昌龍,海天出版社總編輯毛世屏和全體責任編輯,他們使我們出版《自然國學叢書》的多年“夢想”變為了現實;也深深地感謝無私地為《自然國學叢書》及其出版工作做了大量具體工作的崔娟娟、魏雪濤、孫華。
當前,“自然國學”還是一棵稚苗。現在有了好的社會土壤,為它的茁壯成長創造了最根本的條件,但它還需要人們加以扶植,予以澆水、施肥,把它培育成為國學中一簇新花,成為發揚和光大中國傳統學術文化的一個新增長極。“自然國學”的復興必將為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新文化、中國特色的科學技術現代化作出應有的貢獻。
《自然國學叢書》主編
2011.12

序言

21世紀初,國內外出現了新一輪傳統文化熱。廣大百姓以從未有過的熱情對待中國傳統文化,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國學熱。世界各國也以從未有過的熱情,學習和研究中國傳統文化,聯合國設立孔子獎,各國雨後春筍般地設立孔子學院或大學中文系。很顯然,人們開始用新的眼光重新審視中國傳統文化,認識到中國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之根,是中華民族振興、騰飛的基礎。面對近幾百年以來沒有過的文化熱,要求加強對傳統文化的研究,並從新的高度挖掘和認識中國傳統文化。我們這套《自然國學叢書》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應運而生的。
自然國學是我們在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中國傳統文化在當代科技前沿探索中如何發揮重要作用的理論研究”中,提出的新研究方向。在我們組織的、堅持20餘年約1000次的“天地生人學術講座”中,有大量涉及這一課題的報告和討論。自然國學是指國學中的科學技術及其自然觀、科學觀、技術觀,是國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長久以來由於缺乏系統研究,以致社會上不知道國學中有自然國學這一回事;不少學者甚至提出“中國古代沒有科學”的論斷,認為中國人自古以來缺乏創新精神。然而,事實完全不是這樣的:中國古代不但有科學,而且曾經長時期地居於世界前列,至少有甲骨文記載的商周以來至17世紀上半葉的中國古代科學技術一直居於世界前列;在公元3~15世紀,中國科學技術則是獨步世界,占據世界領先地位達千餘年;中國古人富有創新精神,據統計,公元前6世紀至公元1500年的2000多年中,中國的技術、工藝發明成果約占全世界的54%;現存的古代科學技術知識文獻數量,也超過世界任何一個國家。因此,自然國學研究應是2上世紀中國傳統文化一個重要的新的研究方向。它的深入研究,不僅能從新的角度、新的高度認識和弘揚中國傳統文化,使中國傳統文化獲得新的生命力,而且能從新的角度、新的高度認識和弘揚中國傳統科學技術,有助於當前的科技創新,有助於走富有中國特色的科學技術現代化之路。
本套叢書是中國第一套自然國學研究叢書。其任務是:開闢自然國學研究方向;以全新角度挖掘和弘揚中國傳統文化,使中國傳統文化獲得新的生命力;以全新角度介紹和挖掘中國古代科學技術知識,為當代科技創新和科學技術現代化提供一系列新的思維、新的“基因”。它是“一套普及型的學術研究專著”,要求“把物化在中國傳統科技中的中國傳統文化挖掘出來,把散落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中國傳統科技整理出來”。這套叢書的特點:一是“新”,即“觀念新、角度新、內容新”,要求每本書有所創新,能成一家之言。二是學術性與普及性相結合,既強調每本書“是各位專家長期學術研究的成果”,學術上要富有個性,又強調語言上要簡明、生動,使普通讀者愛讀。三是“科技味”與“文化味”相結合,強調“緊緊圍繞中國傳統科技與中國傳統文化互動相融”這個綱要進行寫作,要求科技器物類選題著重從中國傳統文化的角度進行解讀,觀念理論類選題注重從中國傳統科技的角度進行釋解。
由於是第一套自然國學叢書,加上我們學識不夠,本套叢書肯定會存在這樣或那樣的不足,乃至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差錯。我們衷心地希望能聽到批評、指教之聲,形成爭鳴、研討之風。
《自然國學叢書》主編
2011.10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