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淵源
戲劇起源
蔚縣秧歌的產生,史無記載。但可從現存的詩文、舞台題壁和藝人口碑中找到一些線索。乾隆九年(1744年)纂修的《蔚縣誌補》載有賈華平的《蔚州元夕曲》,詩日:“……仙山淨土移塵氛,況復踏歌聲入雲。攏頭一尺盤龍髻,腰圍六幅石榴裙。唱罷插秧唱採茶,一群嬌鳥逐嬌花……”,從這首詩中可以看出當時社火中的秧歌活動不僅有舞蹈,而且有歌聲;不僅有“插秧”曲,而且有“採茶”調。
蔚縣秧歌的舞台演出活動,最早的記載見於蔚縣陽春鎮豹峪村的舞台題壁。這條題壁的時間是“嘉慶伍年十月十一日”,演出班社是“西寧(註:原屬蔚州,今屬陽原縣)揚(秧)歌班”,所列劇目有《觀燈》《賣肉》《招親》《休妻》《打洞》等16個。這些劇目現代仍保留在蔚縣秧歌之中。所列劇目是以小旦、小生(或小丑)為主要角色的所謂“兩小戲”或“三小戲”。其唱腔是由民歌小調和社火中的秧歌音樂發展而來,藝人稱之為“訓調”或“訓兒”。
發展歷程
從乾隆後期至道光年間,是蔚縣秧歌的重要變革時期。隨著山陝梆子的流入和北方梆子戲的興起,蔚縣秧歌在劇目、表演、行當和音樂體制上均發生了重大變化。蔚縣秧歌由演出“兩小戲”或“三小戲”轉變為演出行當齊全的梆子戲,同時在音樂體制上也已經由民歌體的訓調唱腔轉變為以板腔體為主的梆子腔了。
清末民初是蔚縣秧歌的繁榮時期。相繼湧現出兩代藝人:清末有“九斤子”(吳千)、“陳珠子”(田鳳寶)、“小紅鞋”(李春)、“跟心子”(趙枝)、民初有徐才、徐義、寶子、徐永泉、王貴。這些藝人被民眾譽為“東西四大家”。就唱腔藝術方面的貢獻而言,以“九斤子”為代表的鹿骨班所創新的[頭性]‘‘大悠板”現代仍膾炙人口;永寧寨班社的寶子則豐富了蔚縣秧歌旦角唱腔的潤腔方法;經常來往於這兩個班社的劉海珍(藝名海珍紅)和李梅(藝名小眼子黑)又分別對鬚生和花臉唱腔進行了革新和創造。與此同時,王徹(藝名機器嘴)和安生玉(藝名秧歌通)在笛子演奏法上進行了改革;琴師張海富和張進功將傳統板胡單一的“托腔”伴奏法,逐步發展為“襯腔”伴奏法和帶有復調色彩的“支聲復調式”伴奏法;鼓師李賢德和周應善在秧歌傳統鑼鼓點的基礎上,借鑑、吸收了兄弟劇種的鑼鼓點及演奏法,逐步統一了秧歌板鼓的擊打方法和指揮手勢。
20世紀30年代末期,寧寨班社的一批藝人,借鑑和吸引了山西梆子音樂,對板腔體唱腔和伴奏進行了系統加工整理,從而使得蔚縣秧歌的音樂、唱腔進一步趨向完整、統一和規範。
1955年成立了蔚縣業餘秧歌劇團,在此基礎上,又於1958年8月1日成立了蔚縣秧歌第一個專業劇團——蔚縣少年秧歌劇團(1959年末更名為蔚縣蔚劇團)。從此,蔚縣秧歌走上了專業化的道路,培養和造就了蔚縣秧歌第一代女演員,從而拓寬了傳統唱腔的音域,豐富了唱腔的藝術表現力。
文化特徵
演出形式
蔚縣秧歌演出形式可分兩種:一種是耍笑戲。語言生動活潑(系當地方言),詼諧幽默,如《武大郎賣餅》等。另一種則是唱工戲。有些古老的傳統戲曲劇目被吸收進來之後,藝人們對劇本各方面進行了加工,改成了唱工戲。有些唱工戲沒有道白,甚至連三五字的“叫板”也用唱腔來代替,如《伍子胥過江》等。
腳色行當
蔚縣秧歌的腳色行當,早期由小生、小旦、小丑組成。梆子戲出現後行當逐漸齊全了,分紅(老生、鬚生)、黑(大花臉、二花臉)、生(文武小生)、旦(青衣、小旦、刀馬旦、破臉旦)、醜。其表演是在當地民間生活的基礎上,經過藝人們藝術加工提煉而成的,多屬載歌載舞形式,如《王小趕腳》《借冠子》《瞎子觀燈》等。它的一般舞台表演動作,尤其是台步,不以平穩為佳,而以兩手上下相扣,兩臂隨著節奏略做前後左右移動,加上打擊樂的有機配合,走起來一扭一捏、一起一伏,別有風格,如傳統戲《借冠子》等。藝人們擅長蹺子功,走花梆子精熟,如“寶子”徐永泉的表演。有的藝人武功過硬,如“鷂子生”徐才在《翠屏山》中的表演。
唱腔風格
蔚縣秧歌在很早以前,大約從清朝鹹豐、同治以來,開始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別具一格的板眼和唱腔的程式。它基本上屬於北方梆子腔的聲腔系統,既具有
河北梆子的高亢,又兼備晉劇行腔運調的流暢,但又與這兩大梆子迥然有別,在激越中見悠揚,於嘹亮中寄細膩,具備著一種特別的韻味風格。蔚縣秧歌的唱腔板式,有尖板、導板、頭性、二性、三性、拖腔、滾白,八嘹子、訓調等等。頭性音色清越,聲調嘹亮,一板三眼,旋律悠揚,感情細膩,富有開闊的田園風味,長於抒情。二性快慢適中,高低相錯,一板一眼,適宜於述敘。三性有板無眼,行起腔來,歡暢明快,聽起來非常活潑。滾白、八嘹子用於哀傷和慟楚,拖腔可把氣憤的感情推向高潮。由於蔚縣秧歌的唱腔板式豐富多采,變化靈活,喜怒哀樂之情,寄於音中,溢於聲外,表現力相當強,有“看戲動心,聽唱落淚”之說。
音樂特色
蔚縣秧歌在音樂上,也獨具特色。它的曲牌有六十多套,不同的曲牌,烘托不同的氣氛,刻劃不同的動作。在曲牌上還講究聯綴配套,把許多曲牌有機地組成引子、過曲和尾聲,用來表現場上人物複雜動作中披露出來的不同的細膩感情。文場以笛子、板胡、二胡、三弦為主;武場有鑼、鼓、單皮、梆、板等。鑼鼓點就有八十餘種,而且各有講究。音樂上最突出的個性,與其它梆子腔不大相同的,它不是以板胡為主,而是用曲笛主奏。笛音寬闊悠遠,加以笛膜故意貼得稍松,吹奏時頻頻運用花腔,出來一種顫而華美的底音。過去在農村野台上演出,順風十里地,就能聽清楚這悠揚的笛音。
代表劇目
在長期舞台實踐中,蔚縣秧歌積累了兩百多種演出劇目,《回龍閣》《打瓦罐》等都是其中的代表。同時還有《花亭會》《九件衣》《翠屏山》等代表劇目。反映現代生活的劇目有《向陽莊》《十五元》《王二小接閨女》等30多個。其中《花亭會》《花傘》《王二小接閨女》被河北電台錄音,在全國播放。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蔚縣秧歌劇種的保留和延續,對於研究中國戲曲,特別是梆子系統各劇種的源流有很重要的意義。它的唱腔曲調既有山西梆子聲腔委婉細膩的特點,又具有河北梆子高亢激越的優長。而且在一些曲調旋律中,又兼有二者共同的板式,甚至某些唱腔的樂句,說明它們之間在歷史上必然有聯繫。同時它的伴奏風格及個別唱腔韻味,又具有當地二人台的某些特色。可以看出它是不斷吸收其他劇種及地方民族音調,在自身的發展過程中,不斷完善、豐富起來的。因此,系統地調查蔚縣秧歌的歷史,蒐集它各個時期的音樂資料,研究它的發展規律,對推動戲曲改革工作,是非常必要的。
傳承狀況
蔚縣秧歌面臨生存困難,藝術形式的多樣化造成演出市場的萎縮,使得演出團體大量減少。與此同時,老藝人紛紛離世,青年人又多不願意學習這種聲腔、程式都較為古老的藝術。在此情勢下,蔚縣秧歌傳承乏人,瀕臨滅絕,亟待搶救保護。
傳承人物
王芝蘭,女,漢族,2018年5月被評定為第五批國家級
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秧歌戲(蔚縣秧歌)代表性傳承人,河北省蔚縣申報。
保護措施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蔚縣文化館獲得“秧歌戲(蔚縣秧歌)”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2023年10月31日,文化和旅遊部公布《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蔚縣文化館保留“秧歌戲(蔚縣秧歌)”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社會影響
社會活動
2016年6月,蔚縣秧歌演藝公司在“2016年端午節及第六屆中國剪紙藝術節暨第九屆河北省民俗文化節”中出演蔚縣秧歌《花燭錯》。
2016年7月,蔚縣秧歌演藝公司在“2016中國國際露營大會(蔚縣站)”活動中出演蔚縣秧歌《花燭錯》。
2017年9月6日,為了迎接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
全國代表大會的召開,
國家藝術基金2016年度大型舞台藝術創作資助項目——蔚縣秧歌劇《魏象樞》在張家口市會展中心開演。
2018年7月7日晚,由
北京市文化局、
天津市文化廣播影視局、
河北省文化廳共同主辦的2018年“京津冀精品劇目展演”——蔚縣秧歌劇《魏象樞》於北京民族宮大劇院拉開首場演出序幕,這也是蔚縣秧歌這一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首次登上首都戲劇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