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黌

秦黌(1722-1794),清詩文家。字序堂,號西岩,自號石研齋主,江蘇江都人。少具夙慧,八歲而五經畢。乾隆十七年(1752)中進士,改庶吉士,授翰林編修。典廣東試者一,山東試者二,順天鄉試同考一,會試同考二。改四川道御史,兩陳封事,皆慎重官常,蒙俞允。差通州坐糧廳,未半載,擢湖南嶽、常、澧道。時京兵赴滇,彈壓護送,不擾民間。適所屬解犯脫逃被議,將離任,猶紆道勘華容、安鄉兩縣災,面陳巡撫請緩徵,報部冊已定,力爭改之。又凡上巡撫公牘,俱移咨兩司,向無故事,人鹹以為迂。以母老請養歸,卒於家,年七十三。著作有《易、書、詩三經傳說鉤提》、《周禮纂注》、《史鑑雜錄》若干卷、《石研齋主年譜》、《古今體詩》四卷、《詩餘》一卷。

基本介紹

  • 本名:秦黌
  • 字號:字序堂,號西岩
  • 所處時代:清
  • 民族族群:漢
  • 出生地:江都
  • 主要作品:《易、書、詩三經傳說鉤提》、《周禮纂注》等
生平,成就,

生平

秦黌少具夙慧,8歲時就已讀完《五經》,乾隆十七年(1752)考取進士,改庶吉士,授翰林院編修。
踏入仕途的秦黌,最初先後擔任一次廣東、二次山東、一次順天府鄉試的同考官,並二次任會試的同考官,公正無私地為朝廷錄用過許多有用人才。
秦黌改任四川道御史時,曾二次上陳封事,言及為官清、慎、廉等方面,均蒙諭允。轉至通州坐糧廳任職,未半載,即於乾隆三十二年(1767)擢升為湖南嶽、常、澧道,治二府、十四州縣。當時,正值京兵赴滇處理邊境叛亂事,他在沿路專門派員護送,以防京兵擾民。因所屬部下解犯逃脫之事,他被人彈劾。
當秦黌即將離任時,其所管轄的華容、安鄉兩縣遭受災害。按常理既已離職就完全不必承擔任何責任,但為了安撫百姓,他依然專程繞道前往受災地區進行實地調查,並將災情向巡撫面陳,要求對災區實施救賑及減緩賦稅。當聽說賦稅報部的底冊已經擬定後,他又多方力爭,請求根據災情重新更改後上報。為防止中間環節出現差錯,他不僅以公牘形式給巡撫備案,還又修書諮詢戶部兩司,直到都給予了滿意的答覆後,才放心離任。同僚們都說他為人迂直,其實,這正體現了他為官認真,為民負責,把好事落到實處的品格。
後因母病,秦黌歸里侍奉左右,回到揚州舊城南門堂子巷“小盤谷”的家,並修建藏書樓一處,取名“石研齋”,自號“石研齋主”。
一次,乾隆皇帝南巡駐蹕揚州,召見知識界人士,秦黌理所當然在列。乾隆得知秦黌居住揚州舊城,與他有一段對話,上問“揚州舊城與新城有何區別?”秦黌要言不煩:“新城鹽商所居,舊城則讀書人所居。”於是,乾隆當場手書“舊城讀書處”的匾額賜給他。

成就

秦黌居家後,一直以讀書著作為樂事,著有《石研齋集》12卷、《石研齋主年譜》、《敦仁堂遺文》、《易、詩、書三經傳說鉤提》、《周禮纂注》、《史鑑雜錄》、《古今體詩》4卷、《詩餘》一卷。封建時代,讀書為了入仕光耀門第,秦黌的兒子秦恩復,步乃父後塵,科舉及第,也中了進士,官至太史。
秦氏父子讀書好古,都是酷愛典籍的著名藏書家。秦氏自稱藏書二萬餘卷,多罕見之珍本。曾校刊《列子》、《鬼谷子》、《三唐人集》及《隸韻》等書,校刻《樂府雅詞》、《陽春白雪》、《詞林韻釋》為“詞學叢書”,時稱“秦版”。石研齋刻本有“海內爭購”之譽,皆因秦恩復翻刻古書必求精槧,又朝夕手不離丹黃,潛心檢校,一字之誤,必尋諸善本勘正;在自校的基礎上,還常邀著名校勘家復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