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南青獅舞,第四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傳統舞蹈類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秦南青獅舞
- 類別:傳統舞蹈
歷史淵源,傳承保護,
歷史淵源
青獅舞以其獅毛青色而得名。青獅獅頭誇張,獅身長而扁,屬嶺南派獅舞風格。青獅舞來自民間,舞姿鄉土味濃厚,可在地上、桌上、椅子上、凳子上做動作,有跑圓場、板凳倒立、麻雀跳、烏鴉展翅、金雞啄米、竄桌跳、托舉、抱月、打呼、舔毛、躥步跳等20多個表演套路。
舞龍舞獅可以追溯到遠古時代,在古老的圖騰里,除了日月山川,就是龍鳳虎麟和獅犬蛇豹,在唐代以前,朝庭、衙門的門廳兩側就設定石獅。一是鎮宅,二是威風、威嚴。舞龍舞獅在我國早有流傳,在蘇北一帶,明、清時期民間就有舞龍舞獅的習俗。一是為了祈求上天保佑風調雨順、人畜平安,二是龍獅象徵著吉祥,人們憧憬美好的未來,相信龍獅能夠驅魔消災,降福人間。三是逢年過節喜慶儀式都要舞龍舞獅,以增添喜慶氣氛。在蘇北里下河一帶,舞龍舞獅歷代相傳,遍布城鄉。
傳承保護
相傳,在清朝末年有秦南鎮關陳村村民做船運糧食生意到河南,後跟一班舞獅人拜師學藝,將青獅舞技藝帶到鹽城西鄉。1952年青獅舞傳人陳瑞、司剛組織一班人舞獅。1959年,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十周年,在鹽城地區行政專員公署,特邀演出,民眾拍手叫好,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青獅舞活躍在鹽阜大地,深受領導和民眾讚譽。多次獲獎,1997年在樓王鎮舉辦的全市民舞比賽中青獅舞獲表演一等獎。近兩年,青獅舞得到很大發展,鎮政府認真組織培訓傳承人,完善、創新道具,加強訓練,獅舞節目日臻成熟,多次參加市、區、鎮各種表演活動並獲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