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書問題與行為決策》主要運用實驗室實驗的研究方法,對選項值的統計特徵、序次特徵、選項集規模以及選項值類型等“噪聲信息”與搜尋行為之間的關係進行實證研究。另外,運用計算機仿真實驗以及理論求解的方法,對人們可能運用的幾種標桿策略及其對搜尋數量和決策收益的影響作用進行檢驗和論證。研究結果發現,搜尋過程中的選項值特徵等“噪聲信息”對人們的搜尋行為具有十分顯著的影響。而且,決策者在運用截止閥法則_的時候,通常會適應性地採用不同的標桿策略。而標桿策略的適應性變化,進一步導致截止閥值和決策收益發生規律性的變動。
基本介紹
- 書名:秘書問題與行為決策
- 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
- 頁數:164頁
- 開本:16
- 定價:58.00
- 作者:劉慶順
- 出版日期:2013年12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64086145, 7564086149
- 品牌: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序言,
內容簡介
《秘書問題與行為決策》基於一般秘書問題的決策情景,在回顧了國內外研究文獻的基礎上提出了研究假設,即時間壓力和觀察成本兩者在決策者決策策略和滿意度上均存在顯著影響和互動作用,然後通過實驗設計、實驗實施和數據分析驗證了研究假設,證實在一般秘書問題的決策情境中,時間壓力和觀察成本對決策者策略和滿意度的影響。《秘書問題與行為決策》適合作為作為管理學等相關領域的學者參考。
圖書目錄
1 導言
1.1秘書問題的由來
1.2研究定位與研究目標
1.2.1研究動態及本研究定位
1.2.2研究目標
1.3研究內容與意義
1.3.1研究內容
1.3.2研究意義
1.4本書的組織結構
1.5研究思路、方法與研究架構
1.6相關概念界定
2 秘書問題研究文獻綜述
2.1秘書問題研究的歷史回顧
2.1.1標準秘書問題的最優解策略研究
2.1.2鬆弛部分假設的秘書問題研究
2.1.3決策目標變化的秘書問題研究
2.2秘書問題研究的最新動態
2.2.1標準秘書問題的啟發式策略研究
2.2.2鬆弛部分假設的啟發式策略研究
2.2.3多屬性秘書問題研究
2.3秘書問題情境下的搜尋理論研究
2.3.1最低價搜尋問題的經濟決策模型
2.3.2工作搜尋問題的行為決策模型
2.3.3搜尋理論在其他領域的套用
2.4文獻研究的結論與啟示
3 序貫觀察與選擇行為模型
3.1基於最優解策略的決策模型
3.2行為經濟理論及其決策模型
3.2.1有限理性假設與行為經濟理論
3.2.2前景理論及行為決策心理
3.3研究模型構建
3.4假設提出及理論分析
3.4.1研究變數識別與界定
3.4.2選項值統計特徵對搜尋數量的影響
3.4.3選項值序次特徵對搜尋數量的影響
3.4.4選項集規模信息對搜尋數量的影響
3.4.5選項值類型對決策行為的影響
3.4.6適應性標桿及其截止閥值與決策收益
3.5研究假設小結
4 研究方法與數據收集
4.1實驗室實驗及其相關概念
4.1.1實驗的分類與實驗室實驗
4.1.2實驗的相關概念
4.2實驗前期準備階段
4.2.1實驗內容的確定
4.2.2實驗設計與實驗控制
4.2.3實驗情境與實驗材料
4.2.4實驗平台及其實驗程式
4.2.5實驗指導書與問卷
4.3預研究階段
4.3.1預實驗設計
4.3.2預研究過程及其結果
4.4實驗實施階段
4.4.1實驗對象及其分組
4.4.2正式實驗過程實施
4.4.3數據收集及初步整理
5 數據分析結果與討論
5.1初步統計分析
5.1.1截止閥策略的運用
5.1.2選項值特徵信息的感知
5.1.3決策結果的性別差異
5.1.4決策結果的估計偏差
5.1.5小結
5.2研究假設檢驗
5.2.1選項值離散程度與搜尋數量之間的關係
5.2.2選項值序次特徵與搜尋數量之間的關係
5.2.3選項集規模信息與搜尋數量之間的關係
5.2.4選項值類型與決策行為之間的關係
5.2.5適應性標桿與決策行為之間的關係
5.3研究結果與討論
5.3.1假設檢驗情況小結
5.3.2討論及啟示
6 研究結論與展望
6.1本書的主要工作
6.2研究結論及其意義
6.2.1主要研究結論
6.2.2研究結論的理論與實踐意義
6.3主要創新點
6.4研究的局限性
6.5進一步研究展望
參考文獻
附錄1 實驗指導書
附錄2 實驗界面
附錄3 實驗材料
附錄4 實驗問卷
1.1秘書問題的由來
1.2研究定位與研究目標
1.2.1研究動態及本研究定位
1.2.2研究目標
1.3研究內容與意義
1.3.1研究內容
1.3.2研究意義
1.4本書的組織結構
1.5研究思路、方法與研究架構
1.6相關概念界定
2 秘書問題研究文獻綜述
2.1秘書問題研究的歷史回顧
2.1.1標準秘書問題的最優解策略研究
2.1.2鬆弛部分假設的秘書問題研究
2.1.3決策目標變化的秘書問題研究
2.2秘書問題研究的最新動態
2.2.1標準秘書問題的啟發式策略研究
2.2.2鬆弛部分假設的啟發式策略研究
2.2.3多屬性秘書問題研究
2.3秘書問題情境下的搜尋理論研究
2.3.1最低價搜尋問題的經濟決策模型
2.3.2工作搜尋問題的行為決策模型
2.3.3搜尋理論在其他領域的套用
2.4文獻研究的結論與啟示
3 序貫觀察與選擇行為模型
3.1基於最優解策略的決策模型
3.2行為經濟理論及其決策模型
3.2.1有限理性假設與行為經濟理論
3.2.2前景理論及行為決策心理
3.3研究模型構建
3.4假設提出及理論分析
3.4.1研究變數識別與界定
3.4.2選項值統計特徵對搜尋數量的影響
3.4.3選項值序次特徵對搜尋數量的影響
3.4.4選項集規模信息對搜尋數量的影響
3.4.5選項值類型對決策行為的影響
3.4.6適應性標桿及其截止閥值與決策收益
3.5研究假設小結
4 研究方法與數據收集
4.1實驗室實驗及其相關概念
4.1.1實驗的分類與實驗室實驗
4.1.2實驗的相關概念
4.2實驗前期準備階段
4.2.1實驗內容的確定
4.2.2實驗設計與實驗控制
4.2.3實驗情境與實驗材料
4.2.4實驗平台及其實驗程式
4.2.5實驗指導書與問卷
4.3預研究階段
4.3.1預實驗設計
4.3.2預研究過程及其結果
4.4實驗實施階段
4.4.1實驗對象及其分組
4.4.2正式實驗過程實施
4.4.3數據收集及初步整理
5 數據分析結果與討論
5.1初步統計分析
5.1.1截止閥策略的運用
5.1.2選項值特徵信息的感知
5.1.3決策結果的性別差異
5.1.4決策結果的估計偏差
5.1.5小結
5.2研究假設檢驗
5.2.1選項值離散程度與搜尋數量之間的關係
5.2.2選項值序次特徵與搜尋數量之間的關係
5.2.3選項集規模信息與搜尋數量之間的關係
5.2.4選項值類型與決策行為之間的關係
5.2.5適應性標桿與決策行為之間的關係
5.3研究結果與討論
5.3.1假設檢驗情況小結
5.3.2討論及啟示
6 研究結論與展望
6.1本書的主要工作
6.2研究結論及其意義
6.2.1主要研究結論
6.2.2研究結論的理論與實踐意義
6.3主要創新點
6.4研究的局限性
6.5進一步研究展望
參考文獻
附錄1 實驗指導書
附錄2 實驗界面
附錄3 實驗材料
附錄4 實驗問卷
文摘
著作權頁:
拉丁方設計可以分為兩種情況,一是為了確定自變數主效應的拉丁方設計,二是為了控制順序效應的拉丁方設計。拉丁方設計的行、列和實驗刺激水平的數目必須相等,也就是說,各個分塊因素處理水平的數目與實驗刺激水平的數目必須相等。一般來說,拉丁方設計無法測量出互動作用效應有多大,但可以根據實驗順序對因變數的影響判斷出實驗刺激之間是否存在互動作用。
因子設計有兩個以上的因子(即自變數),每個因子有兩個以上的水平,一般用來考察多個自變數對因變數的影響以及自變數之間的互動作用對因變數的影響。最簡單的因子設計是2×2因子設計,即有2個因子,每個因子有2個水平。實驗對象被隨機分派到4個實驗組中,並進行後測(為了提高研究的內部效度,因子設計一般採用無前測的方式)。
2)本研究實驗設計的基本方法
根據實驗內容以及研究假設,本研究主要採取“只有後測加控制組”的實驗設計方式。首先,本研究的實驗對象主要是高校在讀大學生,而且對於實驗內容來說對被試要求不高,因此具有被試數量充足的特點。這就能夠保證實驗對象隨機化分組的基本要求。
其次,實驗一、二、三的內容主要是單因果關係的實驗,而且從理論模型與實驗內容來分析,本研究也並沒有測試變數間互動影響的必要。即使有互動影響,但從實驗內容來看,通過控制組的設定也對此進行了控制。同時,這些實驗的內容主要是測試被試判斷與選擇的結果,所以也就沒有必要進行前測,只要設定控制組進行對比就能凸顯實驗處理的效應。如果進行前測,不僅增加實驗成本與時間,而且更關鍵的是被試容易產生測試經驗效應。
最後,只有後測加控制組的實驗設計方式,其特點是具有較高的外部效度,而本研究研究的問題就必須強調實驗的外部效度。這是由於,序貫觀察與選擇問題的最優截止閥法則已經給出了最優“答案”,現在關鍵的是要實驗基於有限理性假設的決策者在現實中究竟是如何決策的。因此,本研究的研究內容決定了實驗的外部效度優先。
拉丁方設計可以分為兩種情況,一是為了確定自變數主效應的拉丁方設計,二是為了控制順序效應的拉丁方設計。拉丁方設計的行、列和實驗刺激水平的數目必須相等,也就是說,各個分塊因素處理水平的數目與實驗刺激水平的數目必須相等。一般來說,拉丁方設計無法測量出互動作用效應有多大,但可以根據實驗順序對因變數的影響判斷出實驗刺激之間是否存在互動作用。
因子設計有兩個以上的因子(即自變數),每個因子有兩個以上的水平,一般用來考察多個自變數對因變數的影響以及自變數之間的互動作用對因變數的影響。最簡單的因子設計是2×2因子設計,即有2個因子,每個因子有2個水平。實驗對象被隨機分派到4個實驗組中,並進行後測(為了提高研究的內部效度,因子設計一般採用無前測的方式)。
2)本研究實驗設計的基本方法
根據實驗內容以及研究假設,本研究主要採取“只有後測加控制組”的實驗設計方式。首先,本研究的實驗對象主要是高校在讀大學生,而且對於實驗內容來說對被試要求不高,因此具有被試數量充足的特點。這就能夠保證實驗對象隨機化分組的基本要求。
其次,實驗一、二、三的內容主要是單因果關係的實驗,而且從理論模型與實驗內容來分析,本研究也並沒有測試變數間互動影響的必要。即使有互動影響,但從實驗內容來看,通過控制組的設定也對此進行了控制。同時,這些實驗的內容主要是測試被試判斷與選擇的結果,所以也就沒有必要進行前測,只要設定控制組進行對比就能凸顯實驗處理的效應。如果進行前測,不僅增加實驗成本與時間,而且更關鍵的是被試容易產生測試經驗效應。
最後,只有後測加控制組的實驗設計方式,其特點是具有較高的外部效度,而本研究研究的問題就必須強調實驗的外部效度。這是由於,序貫觀察與選擇問題的最優截止閥法則已經給出了最優“答案”,現在關鍵的是要實驗基於有限理性假設的決策者在現實中究竟是如何決策的。因此,本研究的研究內容決定了實驗的外部效度優先。
序言
面對不確定製的制勝策略:滿意原則
——代前言
蘇格拉底的愛情婚姻觀
有一天,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問其老師蘇格拉底:什麼是愛情?老師蘇格拉底面帶微笑,沒有直接回答他的問題,而是讓他及其他的學生們去旁邊的麥田裡揀麥穗。而且規定:一人只能揀一棵麥穗,誰揀到的麥穗最大,誰就是贏家。
結果,有的學生一進入麥田,就拾了一棵自己覺得很滿意的麥穗。可是越走越鬱悶,因為他發現後面的麥穗越來越大,但也只能望“穗”生嘆。另外,有的學生走到麥田一半的時候,就忍不住揀了一棵麥穗。還有些學生,到了最後並未發現更大的麥穗,只能被迫選擇了一棵不是很中意的麥穗。只有柏拉圖,一直走到最後都沒有揀一棵麥穗。因為柏拉圖是一個完美主義者,他總是不斷地發現最大的麥穗,希望後面還會有更大的麥穗,結果並沒有出現。
然後,老師蘇格拉底問柏拉圖為什麼沒有揀一棵麥穗。他說:“我本以為後面總有更大的麥穗,結果走到後面才發現麥穗越來越小。”蘇格拉底告訴他說:“這就是愛情。”
其實愛情就是這樣,在合適的地點、合適的時間,遇到合適的人。他(她)不一定是最好的,但一定是最正確的。這也就是為什麼國外把白馬王子叫做Mr.Right的原因。因此,如果你現在還沒有結婚的話,那就不一定非要去找最好的,而是要去找一個可以培養的伴侶就可以了。
後來,柏拉圖又伺蘇格拉底:“什麼是婚姻?”老師蘇格拉底就讓他去砍一棵聖誕樹回來。柏拉圖不久拿了一棵葉子都枯黃了的樹回來,蘇格拉底就問他為什麼。他說:“我吸取了上次的教訓,看天色已晚,且體力不支,所以隨便揀了棵樹就回來了。”蘇格拉底點了點頭,說:“這就是婚姻。”
婚姻就是這樣,如果你沒有在合適的時間、合適的地點,找到合適的人,那么就在必要的時間、必要的地點,隨便拉一個人回家就行了。
如何選擇一個結婚對象
也就是說,人們常常都希望能夠找到一個最中意的人,作為自己的終身伴侶。但是,由於老天爺在你的生命中安排的異性,並不是同時出現任你挑選。因此,無論你在何時選擇結婚都是有機會成本的。也許你很早就結婚了,但是結婚之後卻又不斷發現還有不少更好、更適合結婚的異性,這就是結婚太早的機會成本。那么,是不是晚一點結婚就可以避免這個問題呢?很明顯,回答也是否定的!當結婚太晚,你錯過最好的異性的可能性也就更大。那么,一個人究竟應採取什麼樣的策略才能最大可能地遇到最適合的異性,從而使繕為伴侶的機會成本最低呢? 我們不妨建立一個模型來考察。假設你是一個男孩,而老天爺在你20歲到30歲之間安排了20位適合你的女孩。這些女孩都願意作為你的伴侶,但是你只能選擇其中的一位。對於你來說,這20位女孩的“質量”是可以排序的,也就是說事後你可以對她們的“質量”排名。很明顯,“質量”排在第1名的女孩,對你來說就是最好的,而排在第20名的對你來說就是最差的。可惜的是,由於這20位女孩不是同時出現在你的生活中供你選擇,而是按時間先後出現,每出現一個你都要決定是否留下她或拒絕她。如果留下她則成為你的伴侶,你將再沒有權利選擇後面的女孩;如果拒絕她,則你還可以選擇後面的女孩,但是對前面已經拒絕的女孩將沒有機會從頭再來(假定已經名花有主了)。
因此,這20位女孩的排名雖然可以在事後決定,但是在觀察完20個女孩之前,你並不知道全部女孩的排名,你只知道已經觀察過的女孩誰比誰會更好。而且,上帝是完全隨機地安排每個時間段出現的女孩的“質量”。也就是說,出現時間的先後與女孩的“質量”是完全沒有關係的。那么,你應該在什麼時候決定接受一個女孩,並且使得你選擇的那個女孩,屬於最好女孩的機率最大呢?
可以看出,無論你什麼時候選擇都將面臨巨大的不確定性,即很難保證選擇到其中最優秀的那位女孩。比如說,選擇過早可能會錯過後面更優秀的女孩;而選擇過晚就有可能與最優秀的女孩失之交臂。不早不晚選擇呢也不是明智之舉,因為較差的女孩有可能正好都分布在中間這一段。而不假思索地隨便選一個,則選擇到最優秀女孩的機率就更低。
當然,你完全可以在碰到第一個女孩時就接受她。她的確有可能剛好就是最好的,但也很有可能剛好是最差的。當你接觸到第二個女孩,你可以知道她和第一個女孩誰更好,但卻不知道她們與剩下的18個女孩比又如何——前兩個分別是最差的、次差的機率當然有,但前兩個剛好是最好的、次好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其他的機率情況也是有的。看來,要想儘可能挑到最好的女孩做伴侶還真是費神。
這個例子也可以改成其他的版本,比如:在20層樓中,每層樓都放著一棵寶石,每顆寶石的大小不一。現在你從第一層開始上樓,每到一層樓你都可決定要不要該層樓中的寶石。如果不要,不能回頭。如果要,則以後不能再取。問:你應該如何才可以有最大的機會獲得最大的那顆寶石?這個問題,據說是微軟公司的面試題。但它的道理,與最大可能獲得最優秀女孩的道理是一樣的。
最優與滿意的權衡
現在讓我們來分析兩種挑選策略,以便在不確定性中儘可能找到最好的女孩。
策略1:事先抽籤,抽到第幾個就第幾個。比如,抽到第10位,那么第10個在你生命中出現的女孩就被事前確定為你的伴侶。而她剛好是最好女孩的機率是多少呢?答案是1/20—0.05,這種策略使你有5%的可能性獲得最好的女孩。顯而易見,這樣的機率顯然太小,很難發生。
策略2:把全部女孩分成前後兩段,最先出現的10位均不接受,但了解了這10位女孩的質量,然後在後來出現的10位女孩當中,第一次碰到比以前都可愛的女孩,就立馬接受。這是一種等一等、看一看的策略。這樣的策略中,你得到最好的女孩的機率是:(10/20)×(10/19)-O.263。很明顯,這個機率已經不算太小了。
一般來說,人們首先是取樣約會一些女孩以獲取一些決策信息(比如先約會前10位),然後只要遇到比這些“樣品”更優秀的女孩,就可以考慮與她結婚。可是這樣的話,有兩種情況“損失”非常慘重。
一種情況是這前10位剛好是全部備選裡面最差的,碰巧下一位又是全部備選裡面的倒數第11名,結果你選擇了這位女孩。
而另一種情況是,最優秀的女孩恰好就在這前10個“樣品”當中,結果導致你設定了一個永遠也無法達到的“標桿”。同時,你還擔心如果取樣太少的話,獲取的信息可能並不準確。
但是如果將取樣從前10個改為前30個或40個,那又如何呢?可想而知,如果你取樣太多的話,決策信息倒是準確了,但極有可能錯失佳緣良機。這是因為,那個“她”正好在取樣約會中作為“樣品”被“犧牲”掉了。
蘇格拉底的選擇策略,就包含著這種取樣觀察的思想。他認為,首先應該確定取樣觀察的比例。比如到麥田裡去揀麥穗,應該將整塊麥田分為3份。然後,取樣觀察第一個1/3份麥田的麥穗情況,並對這1/3份麥田裡面的麥穗分為大、中、小三類。隨後,通過第二個1/3份麥田來驗證剛才的這個分類,看看是否符合大、中、小三類。最後,若發現符合這個分類(實際上,一般都符合),那么就在第三個1/3份麥田中,選擇屬於大類中的一棵麥穗。蘇格拉底從哲學思辨的角度,認為這種選擇方法是會避免較大的“損失”,最大可能的成為贏家——即揀到一棵較大的麥穗。
當然,還有很多更感性、簡潔的啟發式策略,在書中我們還會詳細介紹。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凡事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最優難捨,滿意易得。
本書系作者的博士論文研究成果。
——代前言
蘇格拉底的愛情婚姻觀
有一天,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問其老師蘇格拉底:什麼是愛情?老師蘇格拉底面帶微笑,沒有直接回答他的問題,而是讓他及其他的學生們去旁邊的麥田裡揀麥穗。而且規定:一人只能揀一棵麥穗,誰揀到的麥穗最大,誰就是贏家。
結果,有的學生一進入麥田,就拾了一棵自己覺得很滿意的麥穗。可是越走越鬱悶,因為他發現後面的麥穗越來越大,但也只能望“穗”生嘆。另外,有的學生走到麥田一半的時候,就忍不住揀了一棵麥穗。還有些學生,到了最後並未發現更大的麥穗,只能被迫選擇了一棵不是很中意的麥穗。只有柏拉圖,一直走到最後都沒有揀一棵麥穗。因為柏拉圖是一個完美主義者,他總是不斷地發現最大的麥穗,希望後面還會有更大的麥穗,結果並沒有出現。
然後,老師蘇格拉底問柏拉圖為什麼沒有揀一棵麥穗。他說:“我本以為後面總有更大的麥穗,結果走到後面才發現麥穗越來越小。”蘇格拉底告訴他說:“這就是愛情。”
其實愛情就是這樣,在合適的地點、合適的時間,遇到合適的人。他(她)不一定是最好的,但一定是最正確的。這也就是為什麼國外把白馬王子叫做Mr.Right的原因。因此,如果你現在還沒有結婚的話,那就不一定非要去找最好的,而是要去找一個可以培養的伴侶就可以了。
後來,柏拉圖又伺蘇格拉底:“什麼是婚姻?”老師蘇格拉底就讓他去砍一棵聖誕樹回來。柏拉圖不久拿了一棵葉子都枯黃了的樹回來,蘇格拉底就問他為什麼。他說:“我吸取了上次的教訓,看天色已晚,且體力不支,所以隨便揀了棵樹就回來了。”蘇格拉底點了點頭,說:“這就是婚姻。”
婚姻就是這樣,如果你沒有在合適的時間、合適的地點,找到合適的人,那么就在必要的時間、必要的地點,隨便拉一個人回家就行了。
如何選擇一個結婚對象
也就是說,人們常常都希望能夠找到一個最中意的人,作為自己的終身伴侶。但是,由於老天爺在你的生命中安排的異性,並不是同時出現任你挑選。因此,無論你在何時選擇結婚都是有機會成本的。也許你很早就結婚了,但是結婚之後卻又不斷發現還有不少更好、更適合結婚的異性,這就是結婚太早的機會成本。那么,是不是晚一點結婚就可以避免這個問題呢?很明顯,回答也是否定的!當結婚太晚,你錯過最好的異性的可能性也就更大。那么,一個人究竟應採取什麼樣的策略才能最大可能地遇到最適合的異性,從而使繕為伴侶的機會成本最低呢? 我們不妨建立一個模型來考察。假設你是一個男孩,而老天爺在你20歲到30歲之間安排了20位適合你的女孩。這些女孩都願意作為你的伴侶,但是你只能選擇其中的一位。對於你來說,這20位女孩的“質量”是可以排序的,也就是說事後你可以對她們的“質量”排名。很明顯,“質量”排在第1名的女孩,對你來說就是最好的,而排在第20名的對你來說就是最差的。可惜的是,由於這20位女孩不是同時出現在你的生活中供你選擇,而是按時間先後出現,每出現一個你都要決定是否留下她或拒絕她。如果留下她則成為你的伴侶,你將再沒有權利選擇後面的女孩;如果拒絕她,則你還可以選擇後面的女孩,但是對前面已經拒絕的女孩將沒有機會從頭再來(假定已經名花有主了)。
因此,這20位女孩的排名雖然可以在事後決定,但是在觀察完20個女孩之前,你並不知道全部女孩的排名,你只知道已經觀察過的女孩誰比誰會更好。而且,上帝是完全隨機地安排每個時間段出現的女孩的“質量”。也就是說,出現時間的先後與女孩的“質量”是完全沒有關係的。那么,你應該在什麼時候決定接受一個女孩,並且使得你選擇的那個女孩,屬於最好女孩的機率最大呢?
可以看出,無論你什麼時候選擇都將面臨巨大的不確定性,即很難保證選擇到其中最優秀的那位女孩。比如說,選擇過早可能會錯過後面更優秀的女孩;而選擇過晚就有可能與最優秀的女孩失之交臂。不早不晚選擇呢也不是明智之舉,因為較差的女孩有可能正好都分布在中間這一段。而不假思索地隨便選一個,則選擇到最優秀女孩的機率就更低。
當然,你完全可以在碰到第一個女孩時就接受她。她的確有可能剛好就是最好的,但也很有可能剛好是最差的。當你接觸到第二個女孩,你可以知道她和第一個女孩誰更好,但卻不知道她們與剩下的18個女孩比又如何——前兩個分別是最差的、次差的機率當然有,但前兩個剛好是最好的、次好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其他的機率情況也是有的。看來,要想儘可能挑到最好的女孩做伴侶還真是費神。
這個例子也可以改成其他的版本,比如:在20層樓中,每層樓都放著一棵寶石,每顆寶石的大小不一。現在你從第一層開始上樓,每到一層樓你都可決定要不要該層樓中的寶石。如果不要,不能回頭。如果要,則以後不能再取。問:你應該如何才可以有最大的機會獲得最大的那顆寶石?這個問題,據說是微軟公司的面試題。但它的道理,與最大可能獲得最優秀女孩的道理是一樣的。
最優與滿意的權衡
現在讓我們來分析兩種挑選策略,以便在不確定性中儘可能找到最好的女孩。
策略1:事先抽籤,抽到第幾個就第幾個。比如,抽到第10位,那么第10個在你生命中出現的女孩就被事前確定為你的伴侶。而她剛好是最好女孩的機率是多少呢?答案是1/20—0.05,這種策略使你有5%的可能性獲得最好的女孩。顯而易見,這樣的機率顯然太小,很難發生。
策略2:把全部女孩分成前後兩段,最先出現的10位均不接受,但了解了這10位女孩的質量,然後在後來出現的10位女孩當中,第一次碰到比以前都可愛的女孩,就立馬接受。這是一種等一等、看一看的策略。這樣的策略中,你得到最好的女孩的機率是:(10/20)×(10/19)-O.263。很明顯,這個機率已經不算太小了。
一般來說,人們首先是取樣約會一些女孩以獲取一些決策信息(比如先約會前10位),然後只要遇到比這些“樣品”更優秀的女孩,就可以考慮與她結婚。可是這樣的話,有兩種情況“損失”非常慘重。
一種情況是這前10位剛好是全部備選裡面最差的,碰巧下一位又是全部備選裡面的倒數第11名,結果你選擇了這位女孩。
而另一種情況是,最優秀的女孩恰好就在這前10個“樣品”當中,結果導致你設定了一個永遠也無法達到的“標桿”。同時,你還擔心如果取樣太少的話,獲取的信息可能並不準確。
但是如果將取樣從前10個改為前30個或40個,那又如何呢?可想而知,如果你取樣太多的話,決策信息倒是準確了,但極有可能錯失佳緣良機。這是因為,那個“她”正好在取樣約會中作為“樣品”被“犧牲”掉了。
蘇格拉底的選擇策略,就包含著這種取樣觀察的思想。他認為,首先應該確定取樣觀察的比例。比如到麥田裡去揀麥穗,應該將整塊麥田分為3份。然後,取樣觀察第一個1/3份麥田的麥穗情況,並對這1/3份麥田裡面的麥穗分為大、中、小三類。隨後,通過第二個1/3份麥田來驗證剛才的這個分類,看看是否符合大、中、小三類。最後,若發現符合這個分類(實際上,一般都符合),那么就在第三個1/3份麥田中,選擇屬於大類中的一棵麥穗。蘇格拉底從哲學思辨的角度,認為這種選擇方法是會避免較大的“損失”,最大可能的成為贏家——即揀到一棵較大的麥穗。
當然,還有很多更感性、簡潔的啟發式策略,在書中我們還會詳細介紹。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凡事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最優難捨,滿意易得。
本書系作者的博士論文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