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際爭霸2 《星際爭霸Ⅱ》(StarCraftⅡ)是由暴雪在2010年7月27日推出的一款RTS
即時戰略類遊戲 ,作為《星際爭霸》的續篇講述了人類、星靈和異蟲三族的故事。《星際爭霸Ⅱ》以三部曲的形式推出,即Wings of Liberty(自由之翼)、Heart of the Swarm(蟲群之心)和Legacy of the Void(虛空之遺)。
星球介紹 艾爾 在異蟲蟲群入侵之前,艾爾是一顆有著純淨海洋、茂密叢林和繁榮城市的綠色行星。艾爾的大氣中含有中等水平的溫室氣體,星球的軌道離心率較低,如此產生的濕熱氣候孕育了眾多的生命。數以億萬年來,在艾爾濕熱的雨林中誕生了無數的物種,星靈則是其中的佼佼者。
行星數據:
人口: 估計5,000,000,000以上數量的異蟲,未知數量星靈倖存者
從屬陣營: 蟲群
艾爾 直徑/重力: 13,273公里;標準值0.98軸傾角/氣候: 18.50度/平均30攝氏度,高濕度
地理特徵/主要定居點: 5塊主要大陸,4片海洋,2,000片湖泊,12條山脈(5座火山);約38座星靈神廟(已被摧毀),5座主要城市(已被摧毀),2,000個定居點(已被摧毀),約65個主要異蟲主巢群落,約289個二級異蟲主巢群落,約600個三級異蟲主巢群落
衛星: 1 – 沙洛克(白色,中等大小,直徑>3,500公里)
主要地形類別: 叢林/廢土
主要生命形式: 異蟲
當地生命形式: (異蟲入侵前的物種數量不明) 邦加拉斯獵豹、凱爾塔鼠、瓦凱猿、袋馬、麥魯毒蜥、歐姆哈拉、星靈
進口: 無
出口: 無
布萊克西斯 冰封行星布萊克西斯是科普盧星區名副其實的最不適宜定居星球。這顆岩態行星上超過60%的土地都被冰雪覆蓋,部分區域的冰蓋厚達兩英里。數以千年的冰川侵蝕形成了崎嶇蜿蜒的冰蝕山系地貌,峭壁與深谷縱橫在這顆行星的表面。在這些區域,重力引起的下沉氣流時常能形成時速超過150英里的狂風。
行星數據:
布萊克西斯 人口: 人類 24,000+
從屬陣營: 人類帝國
直徑/重力: 9,480公里;標準值0.82軸傾角/氣候: 24.3度/平均-60攝氏度,極低濕度
地理特徵/主要定居點: 3塊冰川大陸,43條山脈(4座火山),4片海洋(3塊永凍);1座大型人類定居點,3座次要小型人類定居點,10座小型星靈定居點(已被摧毀),2座星靈神廟(已被摧毀)
衛星: 埃迪斯(暗灰色,中等大小,直徑>2,000公里)
主要地形類別: 冰雪
主要生命形式: 人類 - 人類帝國
當地生命形式: 異冰熊(重新引入)
進口: 食品,軍需品,人員
出口: 精煉礦石,高能瓦斯
查爾 灰燼世界查爾是科普盧星區的異蟲基地。這顆行星上蠻荒的火山地表布滿了巨型異蟲巢穴和迷宮一般的隧道系統。數以百萬計的兇惡異蟲就在其中繁衍。
行星數據:
人口: 一百多億異蟲
從屬陣營: 蟲群
直徑/重力: 10,521千米/0.91標準重力軸傾角/氣候: 4.1度/ +/-48攝氏度(數據為平均值, 最高溫度可達800攝氏度以上), 濕度極低
地理特徵/主要定居點: 52個火山口、18座山脈(全為火山)、38片岩漿湖、5片岩漿海 (常年變化)/約有150個主要巢群、1029個三級巢群
衛星: 2個,分別為:艾瑞斯、埃特(紫色,小型,直徑>1000千米)
主要地形類別: 多火山
主要生命形式: 異蟲
當地生命形式: 無
進口: 無
出口: 無
克哈 作為泰倫帝國的帝都行星,克哈IV是科普盧星區戰禍連綿的人類歷史中一個飽受輻射傷害的世界。作為克哈星系中的第四顆行星,克哈IV(經常會直接被簡稱為“克哈”)本來是一個植被茂盛,氣候溫和的世界。在早期探索年代中,塔桑尼斯殖民者就已經在這裡定居下來。克哈很快就成為了十三顆聯邦主星中至關重要的一顆,以擁有高度的科學水平和先進的研究機構而著稱,為人類在軍事和科技發展上的許多關鍵性突破做出了貢獻。但就像所有那些主星一樣,克哈IV成為了泰倫聯邦和腐敗的塔桑尼斯舊家族的附庸。隨著時間的推移,克哈IV上的政治局面逐漸趨於緊張。許多革命者都在呼籲克哈IV脫離聯邦的控制。在星際1中,克哈IV是人類陣營的重要據點。而在星際2中,克哈IV是泰倫帝國的首都。
行星數據:
人口: 六十三億人類
從屬陣營: 人類
直徑/重力: 12,248千米/0.98標準重力軸傾角/氣候: 6.2度/ +/-25攝氏度,低濕度
地理特徵/主要定居點: 6塊大陸,2片主海,72處光照區;8座主要都市,5,592個居住區,1,012個工業區
衛星: 2個,分別為烏薩(褐色,小型,直徑>1,100千米),坎尼斯(褐色,小型,直徑>900千米),位於一個狹窄的小行星環帶中
主要地形類別: 經過大規模人工改造的巨型都市/輻射荒漠/荒原
主要生命形式: 人類——泰倫帝國
當地生命形式: 螯蠍,滑翔鷹(引入品種),鞭尾豹(引入品種),巨犀(引入品種), 鬣蜥(引入品種),米洛特(引入品種),頁岩犬(引入品種)
進口: 晶體礦,高能瓦斯,食物,活動物,奢侈品
出口: 高科技產品,軍事產品,工程部件,媒體節目,娛樂節目
瑪·薩拉 瑪·薩拉是舊泰倫聯邦的第八個殖民世界。這顆行星被認為是一個發展停滯的落後世界,但發達的採礦業讓它成為了一顆極具戰略價值的資源行星。它曾經淪為異蟲的巢穴,隨後星靈對這裡進行了全面的焚毀。無畏的泰倫人類在2502年對瑪·薩拉進行了大規模改造,重新開始在這裡殖民。
行星數據:
人口: 八萬多人類、未知異蟲
從屬陣營: 泰倫帝國
直徑/重力: 9,265千米/1.09標準重力軸傾角/氣候: 13.5度/ +/-34攝氏度、濕度極低
地理特徵/主要定居點: 18個小型塵埃海洋、28處高地(17處為火山區)/12個主要移民地(已毀)、86個採礦前哨、12個精煉廠
衛星: 2個,分別為皮亞摩斯 、提斯比 (灰色、中等體積、直徑大於2000千米)
主要地形類別: 荒地/山脈/沙漠
主要生命形式: 人類——凱莫瑞安聯合體/泰倫帝國
當地生命形式: 無/異蟲寄生體(次要地位)
進口: 採礦設備、人力、食物、水
出口: 精煉礦、未精煉礦石、高能瓦斯氣、地嗪、廢棄物資
莫瑞亞 巨大的紅色行星莫瑞亞長久以來都被認為是科普盧星區人類所擁有的礦產行星中儲量最為豐富的。它蘊藏著極為巨大的礦石和瓦斯資源。最早來到莫瑞亞的定居者是超級運載艦雅各上的乘客。它是將人類帶到這一星區的四艘殖民艦中的一艘。當雅各在這顆行星上緊急著陸之後,搭乘它的人們將這艘超級運載艦拆解,作為他們在莫瑞亞建立家園的最初一批材料。那時,他們並不知道這片星區中還出現了另外兩個殖民世界:塔桑尼斯和尤摩揚。
行星數據:
莫瑞亞 人口: 超過四十一億人類
從屬陣營: 凱莫瑞安聯合體
直徑/重力: 13,528千米/1.16標準重力 軸傾角/氣候: 2.4度/ +/- 32攝氏度,濕度極低
地理特徵/主要定居點: 5塊主要大陸,6片遼闊塵海,14塊高地區域(包括5個火山區域);16個主要居住地,86個次級居住地,751個採礦點,802座精煉廠,323座工廠
衛星: 2個,分別為維托(綠色,小型,直徑>1,000千米),布魯圖斯(灰色,小型,直徑>1,000千米)
主要地形類別: 荒原
主要生命形式: 人類——凱莫瑞安聯合體
當地生命形式: 巨犀,乳牛(引入品種),礦蟲,齧岩魚
進口: 未精煉礦石,食物,水,醫療物資,人力,奢侈品
出口: 精煉礦石,高能瓦斯,貴金屬,加工製品
新福爾松 新福爾松的環境極不穩定,無法維持生命存活。只有具備強大武裝的軍事星艦才有可能靠近這顆行星。想要接近它,星艦必須通過一條變幻不定的軌道,並穿越不是一個,而是兩重主要行星力場。
新福爾松 行星數據:
人口: 3,500人類
從屬陣營: 泰倫帝國
直徑/重力: 6,391千米/1.3標準重力 軸傾角/氣候: 3.7度/ +/- 51攝氏度(峰值》800攝氏度),濕度極低
地理特徵/主要定居點: 4塊大陸(變化中),97個火山口,9條山脈(全部為火山山脈),53座岩漿湖,3片岩漿海(變化中)
衛星: 1個,蘇(藍色,小型,直徑792千米)
主要地形類別: 火山
主要生命形式: 人類——泰倫帝國
當地生命形式: 無
進口: 食物,水,軍火,醫療物資,監獄構造替換部件
出口: 未精煉礦石,晶體礦
塞羅 作為一個氣候溫和的邊緣世界,塞羅最初因為地質構造中缺乏金屬成分而被殖民者們所忽視。人類需要的是能夠維持大規模工業生產和星際貿易的資源型星球。直到那些資源豐富的主星世界已經得到了充分探索、殖民和開發,塞羅才逐漸成為人類新的殖民地。
行星數據:
塞羅 人口: 兩億五千五百萬人類
從屬陣營: 泰倫帝國
直徑/重力: 10,694千米/0.98標準重力 軸傾角/氣候: 5.8度/ +/- 27攝氏度,低濕度
地理特徵/主要定居點: 3片海洋,4片內陸海/巨型湖泊,3塊主陸;6個主要居住區,18個次級居住區
衛星: 1個,拜沃烏斯(綠色,小型,直徑>873千米)
主要地形類別: 氣候溫和的平原/草原/苔原
主要生命形式: 人類——泰倫帝國
當地生命形式: 卷角蟾,奈雷特
進口: 金屬,電子產品,農耕設備
出口: 穀物,農產品
塔桑尼斯 四艘巨型殖民航艦將人類帶到了科普盧星區,領航艦納吉爾法號降落在了塔桑尼斯。納吉爾法艦上搭載有超級電腦阿特拉斯,在整整28年漫長的星際航行中一直控制著四艘飛船的航行。雖然阿特拉斯產生了許多致命故障,但它對塔桑尼斯的發展仍起到了極其重要的作用,讓這顆行星的新住民取得了不小的優勢。在星際1中,塔桑尼斯是舊聯邦的首都,但是蒙斯克卻利用靈能發射器吸引異蟲來攻擊塔桑尼斯,以重創舊聯邦,這導致該星球被異蟲毀壞的滿目瘡痍。
行星數據:
人口: 7,000人類;未知數量異蟲
從屬陣營: 獨立
直徑/重力: 8,894公里;0.96標準值軸傾角/氣候: 5.6度/平均24攝氏度,低濕度
地理特徵/主要定居點: 2片海洋,7片內海/大型湖泊,1塊主要大陸;12座大型城市(已被摧毀),1,572片居住區(已被摧毀),875片工業區(已被摧毀)
衛星: 4顆 - 奧爾森、沃興、崔森、恩德爾(多種顏色,全部是小型衛星,直徑>1,250公里)
主要地形類別: 廢土/廢墟
主要生命形式: 人類,異蟲
當地生命形式:(異蟲入侵前的物種數量不明) 烏爾奇蜥,生命鳥,摩爾卡獸,雙尾蠍
進口: 人員、食物、水、掃描裝置、回收裝備
出口: 回收碎片、復原科技、稀有金屬
尤摩揚 當四艘超級運載艦將人類帶到科普盧星區的時候,其中兩艘降落在奇異而生機勃勃的行星尤摩揚上。其中薩倫格號因為遭遇致命的系統錯誤,於登入時墜毀,並在行星表面切割出一道巨大的峽谷。艦上的八千名乘客全部罹難。但黎甘號安全降落了。當它上面的乘客從冬眠艙中醒來的時候,他們發現自己來到了一個真正的異星世界:尤摩揚的天空是黃銅一般的橙色;空氣帶有一股淡淡的香氣,無數奇異的生命遍布在遼闊的平原和草原上。
行星數據:
人口: 超過二十一億人類
尤摩揚 從屬陣營: 尤摩揚護國軍
直徑/重力: 8,543千米/0.92標準重力軸傾角/氣候: 15.8度/ +/- 22攝氏度,中等濕度
地理特徵/主要定居點: 4塊主陸,3片海洋,23片內陸海/主要湖泊,5座大型峽谷;18個主要居住地,103個次級居住地,110個農耕聯合體,41個軌道站
衛星: 1個,遜尼斯(藍色,小型,直徑>1,000千米)
主要地形類別: 草原/平原
主要生命形式: 人類——尤摩揚護國軍
當地生命形式: 乳牛,滑翔鷹(引入物種),斯括瑟,猛獁甲蟲,約伯蜂
進口: 未精煉礦石,奢侈品,醫療物資,人力
出口: 馴養家畜,乳牛肉,漿果,人造製品,精煉礦石,高能瓦斯
薩古拉斯 旅途中,奈拉齊姆在薩古拉斯行星上發現了一座薩爾納加神廟,他們決定留下來對其進行一番研究,而這一決定永遠地改變了他們。薩古拉斯是一個光影昏暗的暮光世界,那裡的晝夜相似,交替不明。嚴酷的沙漠地形覆蓋了星球的絕大部分地表,只有少數幾處地方擁有極為稀疏的植被。在《星際爭霸II:虛空之遺》中,因在艾爾的星靈部隊被埃蒙腐化,從而導致大批異蟲通過星球傳送門入侵薩古拉斯,暗影衛隊措不及防,最終失守。大主教阿塔尼斯不得不使用薩爾納加神廟的力量將星球炸毀。
星球類型: 行星
地表環境:暮光
原住民:卡卡魯
現狀:已被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