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革命與當代社會》是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陳筠泉
基本介紹
- ISBN:9787010034522
- 作者:陳筠泉
-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1年11月
- 頁數:551
- 定價:30.00元
- 裝幀:簡裝本
《科技革命與當代社會》是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陳筠泉
《科技革命與當代社會》是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陳筠泉內容簡介《科技革命與當代社會》是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基金“九五”重大項目《科技革命與當代經濟社會發展和鄧小平關於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理論》的學術研究成果。全書的主要...
(三)國家巨觀調控與科技進步 第四章 現代科學技術革命與社會變革 一、科學技術革命與資本主義的社會變革 (一)近代科學技術革命與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和壟斷資本主義的形成 (二)現代科學技術革命與國家壟斷資本主義 (三)當代資本主義對現代科學技術的二重性作用 二、現代科學技術革命與社會主義的社會變革 (一)科學技術...
《新科技革命與當代社會》是2009年智慧財產權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吳伯田。本書在系統闡述新科技革命新成果的基礎上,從科技哲學的視野深入分析了新科技革命對社會的影響。內容簡介 《新科技革命與當代社會》是高等院校學生學習新科技革命與當代社會的教材。在傳承和弘揚優秀的理論成果的同時,吸收了國內外研究的最新...
《新科技革命與社會發展》是2000年科學出版社出 版的圖書,作者是陳筠泉、殷登 祥。內容簡介 本書是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基金 “九五”重大項目的學術研究論集。它概括反映了當代國內外一些著名學者在科學技術與社會 (STS)這一新興領域內辛勤耕耘的新進展和新成果。全書共分兩大部分。第一部分 “新科技革命與當代社會...
科學技術是推動人類社會發展的革命力量,而科技革命對於社會發展的推動作用尤其顯著。近代的科學技術革命,在帶來了社會生產力迅速發展的同時,也帶來了生產關係的根本性變革。當今時代,科學技術革命正在極大地改變著人類社會生活的全貌。但是,科技革命在對當代社會發展起重要推動作用的同時,也帶來了一些人們始料未及的...
《科技革命與當代中國的命運》是1999年中國紡織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林今柱。內容介紹 本書以恢宏的氣度、流暢的筆調,卓有創見地揭示了科技 革命對人類文明和社會變革的巨大影響;精闢入理地分析了 三次科技革命興起的時代背景和歷史貢獻;深刻嚴謹地闡述 了馬克思主義的科技觀和鄧小平的科技思想。書中對科技革 ...
一、現代科技革命與傳統模式社會主義的困境 1.傳統模式社會主義的歷史成就 2.傳統模式社會主義的歷史失誤 二、現代科技革命與當代社會主義的勃興 1.撥亂反正,重新理解當代社會主義 2.擺脫舊模式,開闢新的發展道路 3.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三、現代科技革命與未來社會 1.現代科技革命與兩種社會制度“趨同論”2.現代科技...
通常意義上所指的當代,是對人類發展歷史時間段的一個定性界定。從全球來看,當代應該是指以第三次世界科技革命為標誌以後的時期延續後。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以原子能、電子計算機和空間技術的廣泛套用為主要標誌,涉及信息技術、新能源技術、新材料技術、生物技術、空間技術和海洋技術等諸多領域的一場信息控制技術革命。...
《新科技革命與當代中國的科教興國戰略》是2005年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趙常偉。內容簡介 馬克思主義科技觀構成了中國科教興國戰略的理論淵源。現代科教功能的升遷構成了中國科教興國戰略的實踐基礎。美蘇兩國科技興國戰略的成敗得失構成了中國科教興國戰略的國際借鑑。中國科教興國戰略歷經滄桑終成國策並...
《新科技革命與中國現代化》是2007年廣東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黃順基。內容簡介 《科學、技術與社會》叢書是我國學者經過多年研究所取得的一項重大的創新性成果。它不僅系統地探索和建構了獨到的STS學科體系,而且對當代新科技革命及其與我國現代化建設的關係,對高科技與社會的關係,進行了深入的、有啟發性的...
六、新技術革命與倫理道德 (一)科技進步與倫理道德的變化 (二)大壩決口 (三)分流的閘門 (四)加強道德修養 七、新技術革命與人的自由而全面的發展 (一)巨大的衝擊波 (二)科技進步與人性變化 (三)人的自由而全面的發展 (四)爭做新人 八、新技術革命與社會制度 (一)不可否認的事實 (二)原因...
中國社會科學院科學技術和社會研究中心出版了30多部學術著作,主要有《科學技術與社會》叢書、《高科技與人文》叢書、《生態文化》叢書、《科學、技術與社會》叢書;國家社會科學基金特別委託項目、院重點項目和老年科研基金項目成果《科技革命與當代社會》、《當代中國科學技術與社會的發展》、《高科技與人文因素》、《...
第6章 現代科技革命與新資本觀 第7章 現代科技發展與社會工程研究的興起 第8章 工程科學與工程哲學 第9章 生態文明呼喚工程生態觀 第10章 中國古代科技發展及其社會文化特徵 第11章 中國傳統農業家族文化分析 第12章 科技革命與當代社會主義思潮 第13章 西方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技術觀及其評析 參考文獻 作者簡介 王宏...
新科技革命給東西方社會主義,即共產常與社會民主黨都帶來理論和制度創新的雙重挑戰,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提供了新的機遇和挑戰,對中國傳統工人階級從結構,數量到素質產生了多方面的影響;新科技還要求當代馬克思主義者回答如何看待帝國主義階段和資本主義經濟危機,如何解放社會主義革命的動力和道路等問題。
恩格斯還分析了19世紀自然科學三大發現引起的自然科學革命。列寧從哲學認識論上分析了19世紀末放射性的發現引起的物理學革命。1962年,T.S.庫恩的《科學革命的結構》一書出版,引發了當代科學哲學和科學社會學對科學革命問題的進一步深入研究。庫恩的科學革命觀點是“範式”理論(較早大陸譯本譯為“規範”,台譯本譯為...
《生物科技與當代社會》為科學、技術與社會叢書之一。《STS》叢書在馬克思主義的指導下,以當代新科技革命與社會發展之間的關係為主線,對STS這門新興學科進行了具體、深入的研究。該叢書共包括六本學術著作,分為三個部分。 《科學、技術與社會概論》一書是第一部分,概括論述了STS的學術內容,並盡力反映國內外STS...
社會科學技術化的主要表現為:(1)科學技術成為第一生產力。現代科學技術特別是高新技術,已經廣泛滲透到物質生產過程中,使社會生產力發生了質的飛躍和革命。在現代社會生產力的體系中,科學技術已處於一切生產力形式、過程和因素中的首位,是構成生產力諸要素中起決定性作用的主導因素。科技生產力成為第一生產力,是...
人們大致都同意,現代科技革命對當代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甚至有人認為我們已經進人了“以知識為基礎的經濟”(OECD)及其“信息技術促進可持續發展的知識社會”(UNCSTD)。 維根斯坦說:“哲學就是語言批判。”這就是說,對於“現代科技革命”、“知識經濟”和“知識社會”等流行術語、日常概念和描...
本書首先從文明演進視域中的技術、社會和現代性重構、新科技革命與社會治理現代化、全球化與社會治理的西方演進脈絡、中國傳統社會的現代轉型與當代社會治理的現代化布局等維度對科技發展、社會變革與“多重失靈”下興起的治理理論及實踐之間的邏輯張力進行了深入詮釋。在明確了科技發展與社會治理歷史交匯的時代坐標基礎上...
再次,電力革命使產業結構發生了深刻變化。電力、電子、化學、汽車、航空等一大批技術密集型產業興起,使生產更加依賴科學技術的進步,技術從機械化時代進入了電氣化時代。信息技術 從40年代末起,開始了以電子計算機、原子能、航天空間技術為標誌的第三次科學技術革命。這場震撼人心的新科技革命發源於美國,爾後迅速擴展...
《當代自然辯證法》是2011年浙江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許為民。內容簡介 本書是在《自然科技社會與辯證法》和《自然辯證法——在工程中的理論與套用》兩書的基礎上編寫而成。教材包括了以往一般自然辯證法教材的主要內容,並且根據科學技術發展的時代要求,增加了關於生態文明、科技倫理、實踐科學發展觀、建設...
1966年《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通知及》,標誌著“文化大革命”的開始,是科學技術發展受到嚴重挫折的時期。曲折前進的三十年,有經驗,也有教訓。當代中國畢竟是由一個以手工業技術為主的農業國,已經變成了具有比較完整的、工業門類齊全的工業國。不僅使產業革命以來所形成的近代機械技術在中國普遍採用,而且從20世紀...
著名美國未來學家阿爾文·托夫勒在他的《力量轉移》一書中指出:以信息為基礎創造財富體系的崛起是當代經濟方面最重要的事情,知識已成軍事和經濟中最重要的因素。日本全國科技政策研究所預測,從2011—2020年的10年內,人類知識將比現增加3—4倍。美國《未來學家》1994年1—2月號載文指出,到2110年,信息技術套用...
6.5 我國可能產生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點領域發展思路與展望 188 參考文獻 189 第7章 應對新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挑戰的體制機制 193 7.1 基本概念和分析框架 193 7.2 歷次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體制機制和實踐模式 195 7.3 當代新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體制機制特點 201 7.4 應對新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體制機制...
(一)用系統的觀點研究社會 (二)用系統的觀點分析歷史動力 (三)用系統動力學的方法研究歷史動力 第七章 技術革命與社會發展階段論 一、兩次重大的歷史轉折 (一)空想社會主義 (二)科學社會主義 二、當代幾種關於社會發展的理論 (一)羅斯托的經濟成長階段論 (二)斯塔夫里亞諾斯的世界史分期 (三)卡恩的...
以1949年後我國批判相對論、大爆炸宇宙學和量子力學哥本哈根解釋,以及改革開放後諸多科學爭議為案例,向大眾呈現科學主義在我國不同時期的若干面相,揭示科學作為人類實踐活動的一部分,有其鮮為人知的一面,對科技工作者和社會大眾具有較深的啟迪意義。作者簡介 趙肖榮,現為上海視覺藝術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講師,主講《...
第四編轉型時期中國社會發展的國際環境與中國國情 第十四章當代中國社會發展的全球視角(羅建平華東理工大學文法學院副教授)14.1當代國際政治新格局和中國社會發展 14.2世界新科技革命與中國社會的發展 14.320世紀西方社會思潮及其對中國社會發展的影響 思考題 第十五章社會轉型與當代中國改革(賀善侃中國紡織大學人文...
這時的中國科技界已不再與國際科技界隔絕,科技交流逐漸增加。一批有成就歸國科學家,成為當代中國科學技術發展的領軍人物。其中包括地質學家李四光,地理及氣象學家竺可楨,林學家梁希,物理學家葉企遜、周培源、吳有訓,空間物理學家趙九章,化工學家侯德榜,土木科學家茅以升等。葉企遜、吳有訓、周培源、王淦昌、談家...
“科教興國”是黨中央、國務院按照鄧小平理論和黨的基本路線,科學分析和總結世界近代以來特別是當代經濟、社會、科技發展趨勢和經驗,並充分估計未來科學技術特別是高技術發展對綜合國力、社會經濟結構、人民生活和現代化進程的巨大影響,根據中國國情,為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三步走的宏偉目標而提出的發展戰略。科學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