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山水圖·冬景》是日本畫家雪舟等楊1467年創作的作品,收藏於東京國立博物館。
這幅畫畫下了作者一次獨自行走在寒雪山林間的體驗。畫中幾條濃重的墨線自然分割出不同的層次空間,其中上方中央憑空出現的一筆多么大膽,它似乎無依無據,但想想自己曾經在山間遇到過的情景,狹窄的山麓上,有巨岩突兀而出,我們對於來自山上的一種壓迫感又是怎樣一種體會呢?在山石的轉彎處露出遠方的雪山,散發著潔白、明亮的光。它是路途的終點呢,還是幽思開迷的地方。
雪舟等楊是日本繪畫史上“漢畫派”的開創者和集大成者,他的繪畫代表著日本漢畫的最高成就,他所處的時代是漢畫的全盛期。在欣賞這幅畫之前,有必要先回顧一下這位畫家的傳奇經歷和他習畫過程,以及他在日本繪畫史上開一代畫風的里程碑式意義。雪舟等楊,12歲出家,入相國寺為僧,學習禪道,但他更熱衷於繪畫,曾師從日本的山水畫大師學習繪畫,兼容並蓄臨摹了大量的中國宋元的水墨畫樣式。為了探究中國畫之真諦,1467 年,他作為畫僧隨日本遣明使節來到中國,歷覽中國名山大川,創作了大量的山水畫,並向各方繪畫大師交流繪畫技藝。他領悟到中國畫的根源在於中國的自然風物,中國的自然風物是最好的老師。訪問中國,雪舟等楊眼界大開,繪畫技藝走向成熟,最終開創了具有自家風貌、極富生命力的新畫風,並深遠地影響了日本和後來的西方。從這個意義上說,他的畫是具有世界意義的。他的最高藝術成就體現在水墨山水畫上,這幅《秋冬山水圖·冬景》是他的著名作品之一。這幅畫畫下了作者一次獨自行走在寒雪山林間的體驗。畫中幾條濃重的墨線自然分割出不同的層次空間,其中上方中央憑空出現的一筆多么大膽,它似乎無依無據,但想想自己曾經在山間遇到過的情景,狹窄的山麓上,有巨岩突兀而出,我們對於來自山上的一種壓迫感又是怎樣一種體會呢?在山石的轉彎處露出遠方的雪山,散發著潔白、明亮的光。它是路途的終點呢,還是幽思開迷的地方畫家以清淡的筆法,描繪了一道冬季里的風景線。只是用粗重的筆墨,寥寥數筆就勾勒出了峭壁懸崖,層峰疊嶺,遠山寒雪。從近處看,嶙峋的怪石,並立的兩顆山樹,在冬季里顯得突兀而又單薄。一條小路伸向山的深處,左面的山只是描繪了一角,山的高度和陡峭都在畫外,給人留下了無盡想像的空間。畫中的那座矮山,雖然不是很高,但很陡峭,並且山石崢嶸,很見風骨。遠處的一個小亭子,在水寒山冷的氣氛中,傲然挺立,於深山中彰顯出幾分人氣。對面一座高山由於距離較遠,已經有幾份悠遠和山霧飄搖之感,在幾座山峰和右邊山石犬牙交錯間,畫家一筆突兀而起,伸向高天,讓人為之一愣。這似乎毫無憑依的一筆,正是這幅畫的大膽、獨特之處,如果將其隱去,這幅畫的風韻、氣勢就大打折扣了。在這幅畫中,東西方繪畫的差異很明顯地體現了出來。畫中設定了大量的空間,東方繪畫的含蓄、空寂、澄明體現得淋漓盡致,也把這種冬雪慘澹、寒山幽遠、行人絕跡的意境渲染了出來。可是,如果一個畫家只是描繪出了一些基本的要素,而缺乏自己鮮明的個性,也不是很高明的大家,但雪舟等楊是個極有個性的畫家。這幅畫中,那突兀而獨具特色的橫空一筆就是作者卓爾不群、孤峰傲立的個性和藝術膽識的流露。畫中的水墨運用濃淡相宜,對比強烈,很有感染力。雪舟等楊作為日本一位樹立了一代藝術高峰的大師,他的水墨畫在廣泛吸收中國繪畫風格的同時,又注入了自己鮮明的個人情感並賦予了民族的特色,從而獨樹一幟,成就了一位集大成者的大師。他的繪畫風格和藝術成就的影響是深遠而廣泛的。
雪舟等楊(1420~1506),日本室町後期禪僧畫家,日本漢畫的集大成者。本名小田等楊,雪舟是他的號。自幼酷愛作畫,1467 年,跟隨遣明使到達中國,在此之間,廣泛精研中國歷代名家真跡,尤其鐘愛南宋山水畫家馬遠、夏圭等的作品。他的畫清淡悠遠,空靈雅致,開日本一代畫風。代表作有《魚戲圖》、《秋冬山水圖·冬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