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配售是公司資本運作方式的一種。 對於個人持有或新興的公眾公司來說,最佳的資本運作方式就是有組織的私募配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證券私募配售
- 外文名:zhengquan
基本概況,相關數據,相關優勢,中國相關,
基本概況
所謂證券私募配售是指企業通過非公開方式,面向少數機構投資者募集資金的方式。分析師表示,私募發行可節約融資成本、監管成本,減少信息不對稱現象,具有較高的靈活性、保密性,有助於增加融資效率。因此私募發行呈加速發展之勢,已成為全球資本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
相關數據
英國《金融時報》2007年5月17日發表文章稱,私募配售已超過公開市場發行(IPOs),成為美國企業主要的融資方式,這種融資方式可規避美國監管機構的監管,融資成本也較公開上市低,因而為越來越多的企業所青睞。
數據顯示,2006年,美國三大證券交易所--紐約證交所(NYSE)、納斯達克(NASDAQ)和美國股票交易所(ASE)的IPO發行規模總計為1540億美元;而私募配售的集資金額同期則高達1620億美元,這是美國證券市場上私募配售金額有史以來首度超過IPO。《金融時報》表示,投資者已越來越傾向於通過私下途經持有企業股票,“這是一個重要轉變”。
相關優勢
一些企業將私募配售看作是邁向公開上市的第一步,另一些公司特別是美國以外的公司和對沖基金將此視為在美國市場融資的最佳途經。那些來自美國境外的企業對到美國市場上進行私募配售尤為青睞,因為這使得這些公司可以規避美國嚴厲的Sarbanes-Oxley法案(該法案對企業財務狀況的披露有嚴格規定)的規管,甚至可以不在美國證交會(SEC)註冊備案,從而成為這些公司赴美集資的一個快速、且成本低廉的融資渠道。
所謂私募基金,是指通過非公開方式,面向少數機構投資者募集資金而設立的基金。由於私募基金的銷售和贖回都是通過基金管理人與投資者私下協商來進行的,因此它又被稱為向特定對象募集的基金。
中國相關
中國監管層也十分重視私募基金對中國資本市場建設的作用。中國人民大學金融與證券研究所所長吳曉求在2007年3月公布的一份專題研究報告中指出,為了提高國內股票發行效率,並與國際接軌,中國應發展私募配售,確立“公開發行加私募配售”的制度安排,使之成為中國資本市場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首先國內其實沒有嚴格意義上的私募基金,基金公司至少應有資金託管行和管理標準,但是國內的情況是只要募集到了一定資金,替客戶進行操作,就可以稱為私募基金了。因此在港股市場可以規範進行的事情,在內地尚缺乏制度性前提。其次,私募在進入大宗交易平台是沒有技術障礙的,但是銀行的股份有特殊性,其股份的轉讓可能需要當地銀監局的批准,由於國有銀行是人民銀行的派出機構,也需要央行的備案許可,手續很複雜,政府監管部門會擔心是不是國有資產套現。因此,審批程式相對香港要更為複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