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嘉烈帝廟戲樓

禮嘉烈帝廟戲樓

禮嘉烈帝廟戲樓位於武進區禮嘉鎮禮嘉中學內。戲樓原為烈帝廟(1957年拆烈帝廟,建禮嘉中學)的附屬建築,坐南朝北,又名“五雲樓”,台口直對烈帝廟大殿。。戲樓整體呈“凸”字形,建築為磚木結構歇山頂殿宇式建築,外形為大屋頂,屋脊“大頂翻筋”,正台“發八角頂”。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禮嘉烈帝廟戲樓
  • 所屬年代:清代
文物歷史,文物特徵,

文物歷史

1982年11月10日,武進縣人民政府公布禮嘉橋戲樓為第一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2003年12月23日,常州市人民政府以“常武地區戲樓群”名稱調整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6月5日,江蘇省人民政府以“常州戲樓群”名稱公布為第六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95年下半年,武進縣人民政府和禮嘉鎮人民政府共同籌集資金12萬元,將戲樓按原貌整修一新。現戲樓四周松柏挺立,影映碧波,環境幽靜,別有古風。

文物特徵

正面看去,重脊飛檐,檐角凌翹,高出屋面,如白鶴展翅,欲飛欲立。台面用木板鋪設,台頂畫梁枓栱,中繪藻井(1967年遭破壞)。戲樓前台舞台面寬5.7米,進深五檁4.5米,脊高7.3米,面積26平方米。三面裝有活動門板,演出時拿掉門板三面即都可觀看。舞台後面是一字排開的三間後台房,作為演職員化妝、休息和住宿的地方。通闊10米,進深六檁5.7米,面積57平方米。戲樓分上下兩層,上層為舞台,兩側分出入口,謂之“出將入相”或“出風入雅”,正面台檐下橫樑上原掛有“龍飛鳳舞”金字匾額,現已不存。台兩旁有台柱,上撐拱頂飛檐,下鎮樓板台角。據傳說,每次演戲都有文人雅士題寫的戲聯張貼柱上,以增雅逸。以其建築格局看來,頗似清代蘇州香山幫建築師所造的蘇州樓台亭角式樣。戲樓四角凌翅,飛檐均懸風鈴,倘風聲乍起,鈴聲悅耳賞心。從戲台到烈帝廟,前場可容納觀眾2000人看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