泱泱大國、煌煌歷史!從賈湖骨笛算起,中國音樂發展已有近9000年歷史,從西周建立禮樂制度算起,中國音樂歷史已有3000年。中國文化、中華文明是伴隨著金鐘玉磬、八音和鳴而發展的禮樂文明的歷史,是禮、俗交響,東西交融,華夏各民族交流、互鑒的歷史。
“吾將登崑崙之巔,吹黃鐘之律,使中國人固有之音樂血液,重新沸騰。吾將使吾日夜夢想之‘少年中國’燦然湧現於吾人之前”——這是我國近代音樂學先驅,著名音樂學家王光祈先生,一百年前立志中國音樂學術研究的壯志豪情、崇高理想、責任擔當與國家情懷!楊蔭瀏、呂驥、李元慶、李純一、郭乃安、黃翔鵬等一代又一代音樂學家秉持鑽研中國音樂學術、探研中國音樂歷史、發揚中國音樂文化精神,著書立說。正是這樣一批矢志學術研究的先驅、一代代學人的努力,中國音樂學術研究才取得了許多重要成就。
回望中國近代音樂學術發展的百年歷史,既感艱辛與不易,又覺欣慰與責任重大。繼承優良學術傳統,不斷學習,調整知識結構、拓展研究領域、深化研究方向,推動中國音樂學術研究取得更大的成就,是諸位前賢對當代音樂學人的期許,是歷史賦予當代音樂學人的責任。
圖書介紹
薪火相傳、傳承文脈——《禮俗之間:中國音樂文化史研究》這套大型中國音樂學術研究叢書,共7卷,五百萬字,是上海音樂出版社“十三五”國家重點圖書出版規劃項目之一,榮獲2019年國家出版基金資助,是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研究員、著名音樂學家項陽先生及其碩博研究生們“集體性的協同攻關”中國音樂文化史成果的集中展現,也是當代音樂學人叩問歷時、敬畏傳統、考鏡源流、辨章學術的代表性成果之一。這些成果探討了中國音樂歷史、中國傳統音樂、中國音樂文化相關問題,也見證了當代中國音樂學術的發展以及中國傳統音樂在當下的傳承、發展與境遇。
1位音樂學家、1個研究團隊、27位碩博研究生,歷時24載(1993—2017),田野考察遍及山西、陝西、山東、河北、河南、北京、天津等二十多個省市自治區,採訪民間藝人數百位、蒐集樂譜百餘本,整理地方音樂文獻百萬字,攝錄音像千餘時、拍攝照片數千幅(同步播放譜本等畫面),研究內容涉及樂戶、樂籍、禮樂戶、曲子、軍樂、大曲、宗教音樂、禮樂、鼓吹、戲曲、曲藝、民歌、樂譜、音樂會社等諸多音樂形態與音樂事象(同步播放畫面),幾乎探討了中國古代音樂史與中國傳統音樂的所有研究領域。
| |
| 《中國禮樂戶研究中的幾個問題》(張詠春) 《孔府的樂戶與禮樂戶》(張詠春) 《唐以前制度文化中中原與西域的音樂交流與傳播》(魏晶) 《胡夏之交融:北朝禮樂觀念探析》(周婧婉) 《隋唐至明代禮樂觀念變化辨析》(董旭彤) |
| 《河北安新圈頭音樂會與鼓吹樂班社的比較研究》(白莉) 《房山區北窖村音樂會傳譜及其活態傳承研究》(周曉爽) 《河北音樂會與西安鼓樂社的比較研究》(孫茂利) 《器樂“演唱”:河北吹歌辨》(鄭娜) |
| 《泰山、岱廟、東嶽廟祭祀用樂研究》(逯鳳華) 《明清國家小祀“先醫藥王”祭禮儀式及其用樂研究》(常江濤) 《山東菏澤鄄城王家樂班的民族音樂學追蹤》(李衛) 《還願儀式音樂研究:以河南宜陽為例》(林樂飛) 《遊走於都市的邊緣:音樂的功能性與傳統的延續》(劉佳) 《一支樂隊的傳統:山東萊蕪張氏吹打樂班考察 》(秦曉妍) 《濟寧地區禮俗用樂對歷史大傳統的接衍》(袁郁文) 《從孫家班探鼓吹樂與民間婚喪禮俗的關係 》(孫雲) |
| 《秦淮樂籍研究》(程暉暉) 《曲子的發生學意義》(郭威) 《大曲的演化》(柏互玖) 《上黨梆子研究中的幾個問題》(王丹丹) 《“堂名”辨》(喬俏) 《明代北曲“雲中派”鉤沉》(趙楠) 《經濟與文化的因果:臨清時調與天津時調的興衰比較》(成曉輝) 《樂籍制度下的小調傳播》(鞏鳳濤) |
| 《明清軍禮與軍中用樂研究》(任方冰) 《明清軍制和官制雙重作用下的聊城鼓吹樂積澱辨析》(郭艷君) |
| 《佛教音聲為用論——歷史流變與五台山佛教音聲活態研究》(孫雲) 《山東岱廟藏譜<玉音仙范>研究》(逯鳳華) 《膠東道樂“勾凡調”及相關研究》(徐倩) |
研究理念與創見
這些研究成果秉持中國音樂文化史發展“禮樂—俗樂兩條脈”的“總體史觀”,從“中國音樂文化史發展脈絡”的“整體”出發,關注音樂的功能性、關注國家制度、綜合考量“制度—樂人—本體”三者之關係,細緻分析對象但不囿於對象本身,始終注重“國家制度”“禮俗用樂”之於中國音樂發展的深刻影響。專註解決問題,淡化學科本位意識。提倡“從現存的積澱形態中去回溯歷史”,“在研究存活在民間的種種音樂形態、作品與其承載的文化內涵之時,必須注意到歷史音樂學的層面” ,強調打破“中國音樂史”與“傳統音樂”兩個學科間的壁壘,建立歷史與田野的縱橫“坐標系”,努力建構、還原中國音樂文化史的立體圖景。
正是遵循這種研究理念與研究範式,這些成果對中國音樂文化史做了許多有益的探討,提出了許多創見。在樂人方面探討了樂戶的源流、組織結構、信仰、生存方式、社會經濟地位,把握其與鼓吹樂、宗教用樂、戲曲等多種音聲形態的關係及其對中國音樂歷史的貢獻;宗教音樂方面,系統探討了其用樂與民間禮俗用樂的相通性及其歷史源流;曲子、大曲、軍樂等音樂形態方面,著重探討其創承機制與發展演化;禮樂方面,探討了國家禮樂的發展及其與民間禮俗用樂之間的關係;戲曲史方面,辨析了腔種與劇種、行當與性別、官養與民養等罕有探討的重要論題;音樂傳播方面,探討了制度化傳播、區域中心、地方官府等對於中國古代音樂文化傳播的重要性;等等。
圖書具有的學術意義
《禮俗之間:中國音樂文化史研究》(叢書)是項陽及其研究團隊對中國音樂文化史研究成果的回顧、匯集與展現,是對20世紀以來,葉伯和、王光祁、楊蔭瀏、李純一、郭乃安、黃翔鵬等數代音樂學學術群體近百年來中國音樂學術研究方法、思想、理念、成果的學習、繼承、貫通與發展(同步播放人物畫面),也是改革開放以來,當代中國音樂學術研究發展歷史的縮影與動向。
這套叢書對於我們回望歷史過往,從巨觀上認識、理解中國傳統音樂文化、中國音樂歷史發展進程,中國音樂文化史發展脈絡;走進歷史現場,從微觀上觸摸歷史細節、探索歷史史實、感知歷史溫度;深入田野,從心智上認知文獻與活態、歷史與傳統、傳統與當下,宮廷與民間、整體與區域之關係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學術意義。而其創造性地提出的“接通”的理念及由此而建構出的“歷史/傳統/田野,制度/功能/禮俗,制度/樂人/音樂本體,文獻/文物/活態遺存,宮廷/官府/民間,整體一致/區域差異,巨觀把握/微觀分析”的中國音樂文化史研究模式。(播放下圖)
借鑑文獻學、歷史學、社會學、民俗學、歷史學、考古學等多學科的研究方法,倡導“以歷史學者身份進入田野、以人類學者身份反觀歷史”的學術自覺,必將對當下以及未來中國音樂學、中國音樂文化、中國音樂文化史研究產生重要影響、發揮重要的啟發與引領作用!
結 語
《禮俗之間:中國音樂文化史研究》(叢書)由上海音樂出版社震撼巨製,謹以此書向有著五千年悠久歷史的中化文明致敬,向歷史上創造、傳承了數千年璀璨音樂文化的賤民樂人群體致敬,向當下依然堅定中國傳統文化自信、堅守中化民族精神家園、堅持用音樂講述中國故事、中國情感、中國精神、中國文化的民間藝人致敬,向百年來“求學問是”,探研中國音樂學術的音樂學家們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