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東南沿海海岸沙丘記錄的風沙環境演變

福建東南沿海海岸沙丘記錄的風沙環境演變

《福建東南沿海海岸沙丘記錄的風沙環境演變》是依託福建師範大學,由李志忠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福建東南沿海海岸沙丘記錄的風沙環境演變
  • 項目類別:面上項目
  • 項目負責人:李志忠
  • 依託單位:福建師範大學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海岸沙丘是砂質海岸帶常見的風沙地貌類型之一,記錄了海岸帶風沙動力地貌系統的演變過程,也反映了陸地、大氣和海洋之間的複雜相互作用,在全球變化研究中具有重要意義。本項目以福建東南沿海的海岸沙丘和海岸風沙沉積為研究對象,採用OSL測年技術對海岸風沙進行測年,結合有機質AMS14C測年校驗,輔助人工探槽、GPR探測技術觀測海岸沙丘沉積構造,確定獨立的海岸沙丘年代學標尺和海岸風沙沉積年代學框架;在系統的剖面年代標尺基礎上,通過高密度採樣進行各個環境代用指標的實驗分析,並以物理意義明確的粒度參數作為主要代用指標,結合環境磁學、地球化學元素等輔助代用指標的綜合分析,重建研究區不同時間尺度上海岸沙丘記錄的風沙環境演變序列。通過南北半球海岸沙丘發育序列年代學的直接對比,探討全球和區域氣候環境事件對海岸風沙演變過程的可能影響。

結題摘要

福建東南沿海分布的古風成砂(老紅砂)和海岸沙丘是“陸-海-氣”耦合作用的產物,在提取第四紀氣候-海平面演變序列和歷史時期海岸風沙活動信息方面具有重要價值。本項目研究福建東南沿海古風砂(老紅砂)記錄的第四紀氣候-海平面變化模式,研究海岸沙丘記錄的近兩千年來海岸風沙活動的總體特徵。項目實施以來有以下新發現: (1)通過多個剖面ESR、OSL年代和沉積序列綜合分析,發現老紅砂最老年齡可達1MaBP左右,而最新年齡僅1KaBP左右。第四紀中更新世以來,福建東南沿海老紅砂發育可劃分為多個沉積-紅化階段,其中MIS5以來的沉積-紅化階段就多達5-6期以上。 (2)福建東南沿海的老紅砂,是第四紀中更新世以來高海面時期沉積的海岸古風砂層,在乾濕交替的亞熱帶氣候條件下發生紅化作用形成的。其中,中更新世老紅砂埋藏於連島沙壩灰綠色海侵夾層之間,而MIS5以來的老紅砂層構成高於現代海平面的侵蝕殘留台地。 (3)在MIS5-MIS3階段發育的老紅砂台地剖面上,具有明顯的棕紅色-黃橙色的旋迴沉積分層特點,各層色度、粒度和磁化率等參數有顯著的峰谷值波動變化,可能記錄了亞熱帶氣候帶在福建東部沿海發生過大尺度的南北擺動遷移。 (4)通過多個典型海岸沙丘剖面30餘個樣品進行OSL測年,結合AMS14C年代、海岸線變遷歷史考古年代校驗以及海岸地貌的系統分析,表明福建東南砂質海岸帶尚存的多列海岸沙丘,主要是最近2000年以來尤其是在小冰期海退時期形成發育的。 (5)基於探地雷達(GPR)獲得海岸沙丘沉積序列,以OSL測年為主,參考AMS14C年代、海岸環境考古年代校驗建立的年代標尺綜合分析,表明近兩千年來福建砂質海岸帶至少發生過3-4個風沙活躍期。 上述研究成果表明,第四紀全球氣候-海平面變遷對福建砂質海岸的風砂沉積-風化過程產生了深刻影響。東亞冬季風的波動增強,可能是近兩千年來階段性驅動海岸風沙活動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