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福州東湖
- 地理位置:福州市東北隅
- 氣候類型:亞熱帶季風氣候
- 占地面積:周圍二十餘里
東湖簡介,文獻記載,疏浚東湖,
東湖簡介
福州東湖為晉太康三年太守嚴高建築子城時,於郡東北及西北隅開鑿東湖、西湖,將東西北諸山的溪流聚此二湖,用於灌溉周圍農田。東湖周圍有二十餘里,此湖到宋淳熙年間淤積為田。
文獻記載
《閩都記》:晉安有東、西二湖,在冶城西北。晉太康三年置郡,詔治閩粵故城。太守嚴高病冶城狹隘,以圖咨郭璞,徙今子城。坊城外鑿東、西二湖,周回各二十里,引東北諸山溪水注於東湖。(舊懷安縣地,今侯官。)屬引西北諸山溪水注於西湖(侯官縣地)。二湖與閩海潮汐通,所溉田不可勝計。宋慶曆中,東湖漸淤,至淳熙間,盡為民田。浮倉山,昔在水中央,今周遭皆田。東北諸鄉俱名湖堘。浮倉之西有亭,尚呼湖前亭雲。《三山志》云:“嘉祐二年,郡守蔡襄從樂游橋開沿城外河,抵湯門、琴亭、湖心,至北嶺下去思橋,北至河尾船場,散入港北小浦、中浦、石泉、安國以北。懷安知縣樊紀復作橋十二,曰“濕堹”、曰“堘北”、曰“小浦”、曰“湖心”、曰“琴亭”、曰“越塘”、曰“龍腰”、曰“後溪”、曰“桑畲”、曰“嶺下”、曰“范溪”、曰“瀨溪”。東湖既湮,賴此港浦、橋樑導東北諸水,以達於東門也。
《福州府志》(清·乾隆):東湖在縣東北。《閩書》:“周二十餘里。”《閩中記》:“二十三里。”晉太守嚴高築城時,與西湖同鑿,以備旱澇。《閩都記》:“東北諸山溪水,納於東湖。宋慶曆中,漸塞。至淳熙間,則漸為民田。浮倉山昔在水中央,今周遭皆田。東北諸鄉,至今猶有湖塍之號。浮倉之西,有亭呼湖前亭。”舊屬懷安,今並侯官。按《閩都記》謂:“淳熙間,漸為民田,是猶有湖也。今則勺水無存矣。東北一帶稍旱,則田皆龜坼。考《三山志》:嘉祐二年,蔡襄從樂游橋下,開沿城外河至湯門琴亭、湖心二橋,至北嶺下,又自去思橋北出河尾船場門,入塍北、小浦、中浦三橋,石泉、安國寺以北。是當時湖雖漸湮,有渠引水,故旱澇可以無虞。今縱不能盡復全湖,急取蔡忠惠所鑿,近湖渠而浚深之,亦灌溉之資也。”
《八閩通志》:東湖在府城東北二都。晉太守嚴高築城時,與西湖同開鑿,以泄雨澇。舊記周回二十餘里。宋慶曆中,漸塞為民田,而猶有湖,至淳熙間則盡為民田矣。今鄉人猶有湖塍之號。《方輿勝覽》云:“在閩縣西”;《郡書一覽》云:“在閩縣東”。俱誤。
《福州重浚西湖碑記》:晉太康間,郡守嚴高所鑿西湖也。初,高既拓新城于越三山之陽,闢地為二湖,所以承傅城諸山之水,吐吞海潮汐,釃以溉田,兼收魚蝦貍互之饒,其利甚溥。在東北者為東湖,在西北者曰西湖也。宋慶曆初,奸民蠶食,其中東湖湮,而西湖亦微塞,農以為病。於是吏始議浚復。蓋一浚於嘉祐,再浚於熙寧,至淳熙中,趙忠定公奏請大浚,湖利稍復。由宋曆元,浸而不圖,東南二湖俱廢,而福人所恃,以備旱澇者,惟西湖矣。
疏浚東湖
福州近期重點從改善城市下墊面、降低熱島效應的角度出發,結合海綿城市建設要求及現狀基礎,推進部分規劃湖體和慢道系統建設,擬通過重要湖體公園節點和城市慢道系統的建設,使內河帶狀綠地、慢道系統能逐步連貫城市現狀各個公園、廣場和其他開放空間,形成福州市的“綠道鏈”,凸顯福州山水城市特色,構築生態城市。“十三五”期間,按照打造環城湖庫的計畫,將結合城市建設及現狀基礎,建成東湖、南湖、帝封江、旗山湖、高歧湖、新增湖6等6個環城湖庫;遠期還將再增5個新湖,形成福州市的“綠道鏈”,共同營造“綠城、花城、水城”的美麗景象。其中規劃新建的東湖位於茶會、鶴林片區,公園總面積約85公頃,將由晉安區政府、城鄉建總負責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