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基本簡介,建築布局,歷史發展,景點介紹,文化底蘊,
基本簡介
福佑寺是北京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位於西城區北長街,建於清順治年間,為清聖祖玄燁的避痘處。雍正元年(1723)擬分給寶親王(乾隆帝)弘曆作為私第。弘曆未遷入,登基後改為喇嘛廟,名福佑寺。後代曾數次重修。寺坐北朝南,外垣門西向。鐘鼓樓,天王殿3間。東西配殿各3間。大雄寶殿5間,前有月台,雕雲紋御路。後殿5間,內供奉“聖祖仁皇帝大成功德佛”牌位。
福佑寺位於北長街20號。始建於清順治年間。此地最早為清聖祖康熙皇帝玄燁避痘之處,也正是因為得過天花,康熙得以繼承皇位成為一代君王,此處後來也成為聖地。清雍正元年(1723年)擬分給寶親王(清高宗乾隆皇帝弘曆為皇子時封號)作為邸第,弘曆並未遷入,登基後改為喇嘛廟,名福佑寺。
外垣門西向。寺坐北朝南。中軸線上依次有照壁:長18.5米,黃琉璃瓦綠剪邊頂。在山門和影壁之間有南北間牌樓二座,東牌樓上書“佛光普照”、“聖德永垂”;西牌樓上書“澤流九有”、“慈育群生”。為雍正皇帝所書。山門三間,黃琉璃瓦頂,前後有雕龍御路,左右為八字影壁。山門前有獅子一對,山門後有鐘鼓樓各一間,黃琉璃瓦錄剪邊頂。鐘樓內至今仍保存有當年雍正年間鑄造的銅種。天王殿三間,黃琉璃綠剪邊頂。額曰“慧燈朗照”,前後有雕雲紋御路,東西配殿各三間。大雄寶殿五間,歇山調大脊,大脊中央有須彌座,上有蓮花座銅塔。大雄殿前有月台。大雄殿五間面闊21.90米,進深13.80米;月台東西長13.90米,南北寬7.80米。月台前有雕雲紋御路。大雄殿額曰“慈容嚴在”,恭奉“聖祖仁皇帝大成功德佛牌”牌位,雍正乾隆二位皇帝都認為康熙皇帝在位時功績甚大,死後自然成佛,所以將康熙的牌位供奉在此!此牌位至今仍完好的保存在故宮博物院。東案陳設御製文章,西設寶座。東西配殿各三間。後殿五間,其耳房與後院配房聯成“矩尺”形。後罩房三間。寺後院有東西向平房五排,每排房七間。
民國十六年(1927年)改為西藏班禪駐北平辦事處。1919年12月毛澤東率湖南驅逐軍閥張敬堯的代表團來北平時曾在此暫住過。12月22日成立平民通訊社,毛澤東任社長,黎錦熙於1920年1月4日在此拜訪毛澤東。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曾作過西藏班禪駐京辦事處。1979年8月21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福佑寺為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
建築布局
全寺共為三進。第一進由山門、鐘鼓樓、天王殿組成。山門面闊三間,黃琉璃瓦歇山頂。山門前後建造有雕龍御路,左右建八字屏牆,門正南面建有巨型琉璃照壁,長18餘米。門前東西兩側矗立有木牌樓2座。主建築天王殿為黃琉璃瓦歇山頂,殿前東西建有鐘鼓樓,為黃琉璃瓦重檐歇山頂。第二進殿中大雄寶殿為寺的中心建築,面闊五間,黃琉璃瓦歇山頂,正脊中部建有蓮花座銅塔。第三進為後殿,面闊五間,歇山頂。殿內供奉“聖祖仁皇帝大成功德碑”牌位。大雄寶殿5間,前有月台,雕雲紋御路。後殿5間,內供奉“聖祖仁皇帝大成功德佛”牌位。主殿的兩側均建有配殿、配房等。
1919年毛澤東率領湖南驅逐軍閥張敬堯的代表團來北平時曾在此暫住。1927年改為西藏班禪駐北平辦事處。1949年後曾為西藏班禪駐京辦事處。1984年建中國民族博物館,收藏與民族文化有關的文獻、影視、民族文物等資料。同年,被公布為劃定保護範圍及建設控制地帶,保護範圍包括班禪駐京辦事處的使用範圍,東至筒子河,南、北至寺牆,西至規劃紅線。
歷史發展
福佑寺東牆外便是故宮的筒子河,與故宮隔河相望,這裡曾是皇家庭院,具有特殊的地理位置。始建於清順治年間1644,康熙皇帝幼年時出天花曾在此‘避痘’,雍正元年1723將這裡賜給寶親王弘曆做府邸,但他並未居住。後又被雍正皇帝改為專門祭祀雨神之廟,俗稱“雨神廟”,乾隆登基後改建為喇嘛廟,更名福佑寺。民國時期(1927)改為班禪駐北平辦事處,1980年後也作過班禪駐京辦事處。1919年底,毛澤東和新民會幾位會員曾同寓福佑寺後配殿。現為中國少數民族文物保護協會會址。
明代及清初順治、康熙年間,每年祭祀雲雨風雷四神都是統一在天壇祈年殿舉行。但到了雍正年間,為了更好地進行祭祀儀式,表示更大的誠心,就修建了宣仁廟、昭顯廟、凝和廟、福佑寺。這四座廟宇和真武廟、普渡寺、萬壽興隆寺、靜默寺統成為故宮外八廟,這八間廟宇建築都有嚴格的規制,皇帝每年定期祭祀,祈求上天保佑風調雨順、萬民安居、勵精圖治、百戰功成。據說故宮外八廟,早年間其名氣可與承德的外八廟相當。如今這八座廟中,除了福佑寺外,其餘七座廟宇,均失去了原有的格局和規制,或被拆除或被改建。
景點介紹
因是皇家寺廟,自古至今不接待香客施主,平時各殿均上鎖.整個建築群從南到北分成三進院落,坐北朝南,大門向西。自南而北依次為東西牌樓二座,分別書有:聖德永垂和慈育群生,進門左、右為鐘、鼓二樓。山門三間,左右各一大石獅子把守,前後有雕龍御路,左右有八字屏牆。旁開角門各一,天王殿為第二進殿,再進是大雄寶殿,氣勢雄偉莊嚴。中軸線上的正殿均開有前後兩門,可從前直貫到後。取意一順百順。大雄寶殿內建有重檐八角亭一座,檐頂上掛有十世班禪敬獻的哈達,
亭內正中供奉著用純黃金鑄造的文殊菩薩,冠上鑲有碩大的五彩寶石。相傳乾隆皇帝曾得夢自己是文殊菩薩的化身,供文殊菩薩於一個獨立亭子之中,故稱“文殊亭”,這在北京乃至中國寺廟中是獨一無二的。右邊是釋迦牟尼佛,東西二邊分別是十八羅漢金坐像,佛像做工考究,大氣,彰顯非凡的皇家氣派。天王殿內供奉著頂天立地的四大金剛坐像,分別握有:無鱗無爪的龍,無骨無蓋的傘,無弦的琴和無鞘的劍。佛像畫工十分細緻唯妙,眉毛鬍鬚歷數可見。四大金剛坐像少見,如此細膩而霸氣的也獨此一家,無人敢碰動,至今不知是何種材質所做,幾百年來保護的非常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