祺州,遼代州名。遼太祖時(907—926),先徙所俘檀州漢民置,曰檀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祺州
- 性質:遼代州名
- 治所:今遼寧康平東南小塔子村古城
祺州,遼代州名。遼太祖時(907—926),先徙所俘檀州漢民置,曰檀州。
祺州,遼代州名。遼太祖時(907—926),先徙所俘檀州漢民置,曰檀州。後又徙原渤海東平府蒙州居民置,更曰祺州,軍號祐聖,治所在今遼寧康平東南小塔子村古城,為東京道遼州所屬刺史州,隸弘義宮,兵事屬北女直兵馬司,下領慶雲縣...
祺州城城址,俗稱小塔子城址。位於瀋陽市康平縣郝官屯鄉小塔子村。類型為古遺址,批號為21010013。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小塔子城址,位於康平縣郝官屯鄉小塔子村村東遼河西岸,為遼代開國皇帝耶律阿保機創建的祺州城,城址呈正方形,南北長380米,東西寬260米,東、南、西辟有城門,現城門清晰可辨,現存城牆牆...
又州名。古冄駹國也。宋置祺州。又《集韻》居之切,音姬。籀從基,義同。禥,籒文。說文解字 【卷一】【示部】祺 吉也。從示其聲。禥,籒文從基。渠之切 說文解字注 (祺)吉也。周頌曰。維周之祺。釋言曰。祺、祥也。祺、吉也。從示。其聲。渠之切。一部。(禥)籒文從基。基聲也。古其基...
《金史。地理志》載:“慶雲,遼棋州祐聖軍,本以所俘檀州密雲民建檀州,密雲縣,後更名。有遼河。”故址在今瀋陽市康平縣郝官鄉。屬檀州,後檀州改名祺州,仍屬之。金代遷治今遼寧開原市慶雲堡鎮。元末明初廢縣。明代萬里長城從慶雲西部遼河東岸通過,慶雲成為屯兵二十一邊堡之一,改稱慶雲堡,一直至今。
棋州城遺址位於遼寧省瀋陽市康平縣郝官屯鄉小塔子村東。建於遼太祖時期(公元921——926年間),毀於元末明初。城址殘存的一些青灰溝紋磚、布紋瓦、灰陶罐殘片等,都具有遼代特徵。棋州,是遼代東京道所屬的一個州,《遼史地理志》載:“棋州,祐聖軍,下刺史。本渤海蒙州地。太祖以檀州俘於此建檀州,後...
董舜咨 董舜咨,宋代威州保霸蠻保州首領。政和三年(1113年),宋於保霸蠻地置官吏,以舜咨所居保州地為祺州,授州刺史,不久升觀察使。宋徽宗詔成都給居所、田12頃。
未幾,其酋董舜咨、董彥博來納土,詔遣赴闕,皆拜承宣使,賜第京師,更名保州祺州、霸州亨州,使恭孫進築之。言者論其貪縱,究治如章,謫保靜軍節度副使。才逾月,起知陳州,復待制,帥瀘州。又以築思州,進學士。前後在西南二十年,所得州縣,多張名簿,實瘠鹵不毛地,繕治轉餉,為蜀人病,無幾時...
政和二年(1112)置祺州、亨州,三年(1113)置通化軍;六年(1116)置壽寧軍、延寧軍;七年(1117)置石 泉軍;宣和三年(1121)省祺州、亨州、石泉軍、壽寧軍、延寧軍、通化軍;七年(1125)仍置石泉軍。所轄範圍 成都府路轄成都府、眉州(今眉山市)、蜀州(今崇州市)、彭州(今彭州市)、綿州(今綿陽市)、...
遼,法庫東部村落歸祺州,西部地區屬上京道渭州。金,法庫西部屬靈山縣,東北部屬鹹平府慶雲縣,東南有一部分屬瀋州雙城縣。元初,設開元路,鹹平府歸開元路,慶雲縣在遼河以西的地方併入順安縣,法庫大部分地方歸順安縣。明初,法庫屬三萬衛,後期,屬兀良哈福余衛。清順治五年至七年,(1648-1650年),修筑西段...
威州保霸蠻,宋代少數民族名。居唐代保州(治今四川理縣北)、霸州(治今四川巴縣東北)地。酋董氏。發展歷史 宋嘉祐(1056—1063)及熙寧(1068—1077)中,保州首領董仲元、霸州首領董永錫皆請命於朝。政和三年(1113),知成都龐恭孫始建言開拓,置官吏。以保州地改設祺州,董舜咨為刺史,尋遷觀察使;以霸州地設亨...
祺州,下,刺史。統縣一:慶雲縣。遂州,刺史。統縣一:山河縣。通州,安遠軍,節度。統縣四:通遠縣。安遠縣。歸仁縣。漁谷縣。韓州,東平軍,下,刺史。統縣一:柳河縣。雙州,保全軍,下,節度。統縣一:雙城縣。銀州,富國軍,下,刺史。統縣三:延津縣。新興縣。永平縣。同州,鎮安軍,下,節度。統...
遼朝時期,歸原州和祺州管轄。明朝初期,屬遼東三廳衛指揮使管轄後屬福余衛。清朝初期,為蒙古族科爾沁部遊牧區。順治七年(1650年),屬達爾罕、博多勒噶台、賓圖三王旗地。嘉慶七年(1802年),大批河北、山東移民前來開墾落戶,康平建治前屬昌圖府。光緒六年(1880年)6月,清廷批准建康平縣,設治康家屯。民國...
此城為遼代契丹族的頭下州城。所謂頭下州即為公主、國舅、將軍設立的私城,歸祺州管轄。蕭氏為皇后,生於現法庫縣和平鄉鮑家屯,遼宰相蕭袍魯葬於故鄉,此為蕭國舅之領地。此城為方形,邊長220米,周圍有護城河,設南門,現東、西、北三面城牆依然可見,西面城牆夯土層歷歷可數,發現大量遼代磚瓦,文化沉積豐富...
常居在先,戰功卓著,才華顯露。在蕭袍魯的墓誌中有這樣的詞句稱頌:“公奮其餘勇,務在先登;威名治跡,所至有稱;才兼文武,智謀淵藪。”1089年(遼大安五年)蕭袍魯病故,終年71歲。逝世後,遼興宗詔贈潞州節度使,同中書門下平章事。1090年3月19日歸葬於祺州娘子莊(今柏家溝鎮前山村)。
慶雲站 今瀋陽市康平縣郝官屯鎮小塔子村,開原城西八十里,遼金慶雲縣地,遼河西岸五里,有烏峰塔。遼代祺州,統縣一慶雲縣,金廢州存縣,仍名慶雲縣。《遼東志》記“元廢縣為慶雲驛”,慶雲站來源於此。《開原圖說》:“堡邊外遼河西岸,有舊慶雲縣,名蓋因之”。明初在開原城西四十里建慶雲堡,即今開原...
人界分五州,為青州、敖州、衍州、祺州、彤州以及凌雲島、青森島、司空群島幾部分。雖然這幾部分在人界三紀變化中有了一定變化,但五州大部分地形並未改變。青州,是北陸的中心。啟殤關和蒼潼關像兩扇大門,守護著逐風原與寧堯原的千里沃土。東北的拓北雪原是異域羌奴的領地,而西邊滅焉丘陵外則是另一番...
湖畔北有遼金時期元州故址、南有龍背山漢墓群、東有珍珠山青銅遺址、西有清博旗誠慎親王那爾蘇陵園、東南為遼代祺州城古城遺址。康平縣臥龍湖自然保護區位於遼河之畔。“臥龍湖冬捕”源於史前,早在遼金時期就被譽為一大奇觀。1978年“臥龍湖冬捕”曾以一網捕魚20萬斤轟動全國。2002年-2004年期間,因環境破壞,臥龍...
小塔子古塔位於康平縣郝官屯鎮小塔子村,古稱烏峰塔。發展歷史 在康平縣, 明代稱“烏峰塔”,清代稱“包塔”。位於郝官屯鄉小塔子村,東瀕遼河。據塔建築風格及遼代祺州城址推斷,建塔年當與遼代祺州置年相同或稍晚(公元921——926年),為遼代佛塔。建築特點 塔為青磚建築,實心密檐式,8面13級,圍30.96 ...
【圖63】“祺州州學朱記”銅印 【圖64】“雙流縣儒學記”銅印 【圖65】“綿州儒學之記”銅印 【圖66】“蘆山縣儒學記”銅印 【圖67】“銅梁縣安居鄉儒學之記”銅印 【圖68】“下川南區省視學之圖記”木印 【圖69】“川東區省視學圖記”木印 【圖70】“南江縣勸學所圖記”木印 【圖71】“什郝縣勸學...
琪州治所。遼代古塔位於郝官屯鎮小塔子村東,為遼寧省文物保護單位。磚塔高30米,為八角十三級實心密檐式構建。塔基座圍長30.96米,基座高2.3米。佛塔塔身的佛龕、坐佛、協侍、飛天、斗拱、小壁塔等磚雕藝術。塔東50米有遼代祺州城址,相互佐證,考古學家認定古塔為遼代建築遺構,故稱遼代佛塔。
遼代古塔位於遼寧省瀋陽市康平縣郝官屯鎮小塔子村東,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這座磚塔高30米,為八角十三級實心密檐式構建。塔基座圍長30.96米,基座高2.3米。佛塔塔身的佛龕、坐佛、協侍、飛天、斗拱、小壁塔等磚雕藝術。塔東50米有遼代祺州城址,相互佐證,考古學家認定古塔為遼代建築遺構,故稱遼代佛塔。祺州...
2004年,年僅三十歲的謝祺州老師不幸患暴發性重症肝炎,曾獻中號召全校教師獻愛心,並帶頭捐款數佰元。同時還不顧疾病的高度傳染性,一次又一次去醫院看望他,鼓勵他與病魔頑強鬥爭,並與醫生及謝老師家人一同商討最佳治療方案。組織上的關懷,進一步堅定了謝老師與病魔做鬥爭的決心,儘管醫院下了病危通知單,但謝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