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神電衛城遺址
- 地理位置:廣東省電白區電城鎮
簡介,歷史規模,現存建築,意義,
簡介
清雍正三年(1725),廢神電衛。神電衛城仍為電白縣治,民國時期,電白縣治不變。神電衛城牆於抗日戰爭期間拆除。建國後,電白縣治於1950年12月遷水東鎮。神電衛城作為海防要塞與縣治,歷時556年。
歷史規模
神電衛城建於明代洪武二十四年(1391),初為土城。明正統年間(1436—1449),被起義瑤民攻陷,土城被毀。永樂七年(1409),改築磚石城。城磚由轄下各4戶所分擔。現尚存長43厘米、寬21厘米、厚18厘米的衛城遺磚(即現稱城牆磚)遍布滿城。衛城呈長方形,周長3300米,牆通高5.2米(牆體高3.6米、堞高1.6米);設東南西北四城門;角樓四座,城門包上鐵片,門臼用鐵鑄造,堅固牢靠,門上城樓高聳、翹角垂檐,東南筑出水涵洞,安上鐵柵,以防襲擊。此外,尚建敵樓40座,設窩鋪42間。成化四年(1468),電白縣治從高州長坡遷神電衛城,在衛城四周邊疏浚護城河(現尚存部分護城河原跡)與海連通。萬曆三年(1575),又在城外增建敵樓12座。萬曆十年(1582),將城外牆增高1米,並在護城河邊建更樓,在神電衛城內十字街口設建一座烽火樓台(即鐘鼓樓)。
現存建築
鐘鼓樓,建於明代天啟七年(1627年),崇禎二年(1629),知縣李祁將樓改為文昌閣,題額曰:“雲門”。因樓上安有一口大鐵锺和一隻大鼓,被人們稱之為“鐘鼓樓”。清代康熙年間,知縣郭指南重修。嘉慶二十三年(1818),知縣蔣善功再作修葺後,至今倖存。
鐘鼓樓為一座磚木石混合結構的三層城樓式建築,通高13.1米,占地面積約340平方米。底層中為石砌券拱洞,高4.1米,寬4.25米,洞縱深15.2米,洞門上方原嵌橫額“雲門”石匾,書法蒼勁,此匾已毀,民國初期嵌上“鐘鼓樓”。城台上兩層樓閣高聳,懸山頂、灰雕脊、重檐斗拱、紅牆灰瓦、典型雅朴、氣勢恢宏。該樓為茂名市僅存的明代鐘鼓樓建築物之一,於1991年由省文物管理處審定批准,由茂名市、電白縣和電城鎮三級政府出資重修,現為茂名市文物保護單位。
意義
神電衛城經明代多年建設,成為當時高州、寧州(吳川)、雙魚(陽江)、信宜、陽春等5個守衛千戶所的指揮中心,粵西沿海規模宏大的海防要塞,轄額官兵民壯,馬匹、弓兵數百,另外在沿海蓮頭、雞籠山、博賀立炮台,置大炮12門,額設千總一員,戰守兵80多名。此外尚有艟艚巡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