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異記

神異記

《神異記》,中國神話志怪小說集。晉代王浮撰。原書已散佚,僅在魯迅《古小說鉤沉》中找到他約於1910年前後引於類書的《神異記》,共400多字,分為八則,前三則為小故事,後五則每則僅一句話。茶聖陸羽在《茶經》“四之器”和“七之事”和《顧渚山記》中,三處引述了《神異記》記載的餘姚人虞洪瀑布山遇丹丘子獲大茗之事。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神異記
  • 創作年代:晉代
  • 作品出處:《古小說鉤沉》
  • 文學體裁:小說集
  • 作者:王浮
  • 主要內容:中國神話志怪
歷史記載,作者介紹,內容簡介,

歷史記載

茶聖陸羽在《茶經》“四之器”和“七之事”和《顧渚山記》中,三處引述了《神異記》記載的餘姚人虞洪瀑布山遇丹丘子獲大茗之事。可見,陸羽是頗為重視這一茶事的。
免費電子書下載免費電子書下載
《神異記》何人所著?什麼年代的文獻?茶文化界對此一直沒有明確說法,當代茶聖吳覺農主編、比較權威的《茶經述評》,在確認虞洪獲大茗之事發生於晉代的前提下,認為《神異記》可能就是偽托漢代東方朔所作的《神異經》:“《茶經》所引的《神異記》,可能就是上面所說的《神異經》,也可能就是西晉以後人就《神異記》加以刪補並改名而為陸羽所見的另一種神怪故事集。”
由於出處未詳,年代不明,加之《茶經》“七之事”開頭又有“漢仙人丹丘子黃山君”索引,很多茶文化作者、尤其是寧波當地和浙江的茶文化作者,多將虞洪瀑布山遇丹丘子獲大茗之事前推到漢代,以表示茶史之悠久,造成混亂和謬誤。包括2004、2005年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浙江省志叢書”《浙江省農業志》和《浙江省茶葉志》,對此記載也明顯有誤。
最近,筆者偶然在《魯迅全集·古小說鉤沉》中找到了他約於1910年前後輯錄的《神異記》,載明由西晉道士王浮所作。僅400多字的《神異記》與《神異經》是兩種不同的書。這說明當代茶文化研究還有很多盲區,涉獵的面還不夠寬廣,有待同仁們共勉。
《神異記》在上述兩則記事中,分別提到丹丘子和丹丘山,筆者曾作過詳細考證,並寫過專題論文《丹丘子——仙家道人之通稱》。筆者以為,在《茶經》和皎然、李白等歷代古詩文中經常提及的丹丘、丹丘子和丹丘山,最早出典於《楚辭·遠遊》:
仍羽人于丹丘兮,留不死之舊鄉
其中“丹丘”指神仙居住的地方,也可引申地上的神仙——地仙,“羽人”則指天上的神仙——飛仙。
古籍難找丹丘子出處,《茶經》“七之事”開頭的“漢仙人丹丘子黃山君”也沒有出處,陸羽只是客觀地作了索引,並未說明“丹丘子黃山君”是否同一人,也未說明此丹丘子與晉丹丘子之間的關係,加之歷代還有很多丹丘子,筆者因此認為丹丘子並非真有其人,而是仙家道人之通稱。
上文說到的天台和寧海(今屬三門)均有丹丘山。《茶經述評》是這樣注釋丹丘山的:“丹丘,在今浙江寧海縣南90里,是天台山的支脈。天台山是有名的茶產地和佛教名區。”
這是根據古代《寧海縣誌》注釋的。這一注釋雖準確卻不全面。
寧海是筆者的故鄉。丹丘山原屬寧海,1940年增設三門縣時劃歸三門。今位於三門亭旁靈鳳山南麓,因三國葛玄(164-244)曾在此設爐煉丹而得名。南北朝宋文帝元嘉元年(424)始建丹丘寺。歷史上丹丘曾作為寧海的別名。
而據天台地方史記載,位於天台城東的丹丘山是因為“泥土如丹,山頂平坦,山色如丹,故初名丹丘,後立縣必有橫山,因丹丘山在縣城之東,又稱東橫山也。”
這正是權威的《茶經述評》注釋為前者的原因。
《神異記》中“丹丘出大茗,服之生羽翼”未注何處,不妨理解為葛玄煉丹而得名的古寧海、今三門丹丘山。這一帶群山自古就有野生茶,更因為道家葛玄是浙江最早的茶人之一,他曾在天台山植茶,被尊為浙江植茶始祖,天台山主峰華頂歸雲洞今有“葛仙茗圃”紀念碑。

作者介紹

王浮,西晉惠帝(290—306年在位)時道士,生卒年未詳。洛陽人。天師道祭酒(首領)。為了顯示道教早於佛教,他依據東漢《太平經》中“老子入夷狄為浮屠”之說,偽造《老子化胡經》一書,戲說老子西遊化胡成佛,以佛為道教弟子。唐代曾因此引起佛道之爭,名僧多次上書朝廷要求焚毀該書,元代則因此先後四次焚毀“道經”,《老子化胡經》首當其衝,從此亡佚。到了清末,在敦煌石窟中發現《老子化胡經》卷一、卷十兩冊殘卷。
因為虛構《老子化胡經》,佛教認為王浮玷污了佛法,成為一位受非議的人物,《辭海》、《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等工具書未見他的詞條,1984年文物出版社影印出版1922年版《佛學大辭典》有如下記載:
王浮,西晉惠帝時道士。嘗與僧帛遠論爭佛道,屢為帛遠所屈,浮含嗔難忍,乃偽作《老子化胡經》,謂老子曾入印度,化身為釋迦佛以教化胡人,誣謗佛法。生卒年不詳。
魯迅在《中國小說史略·六朝之鬼神志怪書(下)》一文中,對王浮和《神異記》作有如下介紹:
方士撰書,大抵託名古人,故稱晉宋人作者不多有,惟類書間有引《神異記》者,則為道士王浮作。浮,晉人;有淺妄之稱,即惠帝時(三世紀末至四世紀初)與帛遠抗論屢屈,遂改換《西域傳》造老子《明威化胡經》者也。其記似亦言神仙鬼神,如《洞冥》《列異》之類。

內容簡介

被魯迅列為志怪小說的《神異記》,分為八則,其中前三則為小故事,後五則每則僅一句話。
其中第三則為虞洪遇丹丘子獲大茗:
餘姚人虞洪,入山采茗,遇一道士,牽三青牛,引洪至瀑布山,曰:“吾丹丘子也。聞子善具飲,常思見惠。山中有大茗,可以相給,祈子他日有甌蟻之餘,不相遺也。”因立奠祀。後令家人入山,獲大茗焉。
《神異記》並未記載這一茶事發生的年代,《茶經》“四之器”引錄時標為“永嘉中”,西晉永嘉年號共7年,307-313年,“永嘉中”應為310年左右。陸羽是一位嚴謹的學者,他的記述應該有所依據,也許唐代還有其他文本作為參考。
雖然王浮堪稱古代“戲說”鼻祖,但《神異記》記的是當代茶事,有人物、地點,虞氏又是古代餘姚的望族,如三國吳國大臣、學者虞翻、初唐著名書法家、名臣虞世南家族等,陸羽又補記了年代,具有較高的可信性。《茶經述評》也作如是評說。
《神異記》在緊接虞洪遇丹丘子獲大茗之後的第四則,還有一句有關茶事的話:“丹丘出大茗,服之生羽翼。”
兩則記載均寫到“大茗”。“大茗”可理解為大葉茶或大茶樹,但浙江地區少有大茶樹,筆者以為理解為大葉茶比較客觀。
陸羽好友皎然在《飲茶歌誚崔石使君》小序中也提到與上文相似的“大茗”。
《天台記》云:丹丘出大茗,服之使人羽化。
《天台記》筆者無法查到,可能已散佚。台州一些作者據此認為,此丹丘即是天台丹丘山,筆者以為依據不足,因為天台山橫跨台州、寧波、紹興多個縣市,晉代之前,分支四明山也通稱天台山。
《神異記》記載了兩件道家茶事,說明王浮也是愛茶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