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星團隊於2018年7月24號在英國《自然-通訊》上發表了他們有關蜥腳類恐龍演化的最新成果,報告了一種來自中國中侏羅世早期(1.74億年前)的梁龍類新屬種—神奇靈武龍(Lingwulong shenqi),這一發現挑戰了關於梁龍類恐龍和其它新蜥腳類恐龍的起源和擴散的傳統觀點。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神奇靈武龍
- 拉丁學名:Lingwulong shenqi
- 界:動物界
- 分布區域:寧夏靈武市瓷窯鋪
物種學史,分布範圍,
物種學史
蜥腳類恐龍是一類植食性恐龍,其中包括地球歷史上體型最大的陸地動物。人們一直認為新蜥腳類恐龍——蜥腳類恐龍晚期演化分支——在盤古大陸解體期間發生分化,大陸解體深刻地影響了它們的演化。東亞是第一個從盤古大陸隔離的大型陸塊,傳統上認為,包括梁龍類在內的一些動物類群,在東亞與其他大陸隔離之前尚未擴散到東亞,其隔離導致了中晚侏羅世東亞地區形成了其獨特的恐龍動物群,這被稱為東亞隔離假說。新發現表明,梁龍類恐龍曾廣泛分布在包括東亞在內的盤古大陸上,東亞在中晚侏羅世的動物群也許沒有我們認為的那樣獨特,過去的認知很可能是由於化石採樣的影響(即由於地質和人為因素,導致基於採集到的化石推測的生物群面貌和地質歷史時期真實的生物群面貌出現差異),這彰顯了更多野外工作的重要性。
神奇靈武龍化石最早於2004年,由寧夏靈武市磁窯堡一個叫馬雲的村民在放羊時發現,隨後交與當地文管部門。2005年靈武市文化局的楊國柱和劉宏安攜帶化石至中科院古脊椎所,經徐星鑑定,確認為恐龍骨骼化石,隨即徐星在該地區組織了數次野外發掘,在王海軍等人的帶領下,先後共發現了至少8-10個大小不同,代表不同年齡階段的個體。
分布範圍
通過對神奇靈武龍進行演化和生物地理學分析,研究者認為,在中侏羅世(大約1.74億至1.63億年前),新蜥腳類恐龍已經呈現出多樣化並且分布廣泛,這挑戰了蜥腳類恐龍演化的傳統觀點,即新蜥腳類恐龍在中侏羅世晚期到晚侏羅世早期的一個很短時間內出現並快速分化,最終占據了地球陸地生態系統的主導地位。新發現表明,主要的蜥腳類亞類群可能起源於早侏羅世,在成為地球陸地生態系統的主導類群之前,已經有很長的演化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