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修派

亦稱“方濟各會屬靈派”。羅馬天主教方濟各會修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神修派
  • 外文名:Spirituals; Spiritual Franciscans
  • 別名:方濟各會屬靈派
背景介紹,修會團體,發展歷史,

背景介紹

1274-1318年,天主教方濟各會內部出現。神修派的名稱可能源於法國南部,但該名詞從未見諸於該教派人士所寫的文章內。方濟各會形成後不久,由於對於會規和布道方式產生不同意見,自1245年起,方濟各會修士中間出現分歧。一部分人主張保持“原始精神”,過乞食和勞動的修道生活,被稱為“神修派”;另一部分人重視學術研究和宣道生活,主張放棄原有托缽方式,改為住院制,被稱為“住院派”。

修會團體

神修派對神貧誓約和聖方濟各生活守則作了嚴格詮釋,拒絕接受教宗的解釋,不向他退讓;有過隱居生活、鄙視知識的傾向;特別推崇約12世紀義大利神秘主義者約阿基姆(Joachim de Floris)關於“永恆福音”的教訓。共成立3個獨立團體,各以其所在地命名:義大利的馬士(Marches)和多斯加尼(Tuscany),以及法國的普洛文斯( Provence)。馬士團體最重要也最有名,因其領導人之一克拉雷諾的安基盧斯(Angelus of Clareno)後成為史學家。教宗西萊斯廷五世時期,馬士團體脫離本派而成為獨立機構,稱為“西萊斯廷教宗的窮隱士”。1294年繼任教宗ト尼法斯八世取消他們的特權。多斯加尼團體的領導人是卡薩爾的烏貝蒂(UBertin of Casale),普洛文斯團體的領導人是彼得·約翰·奧列維(Peter John Olivi)。

發展歷史

維埃納公會議(1311-1312)召開期間,與會者討論神貧問題,不指名地批判該派哲學上的錯誤。1317-1318年,教宗約翰二十二世支持住院派,該派遭到鎮壓,其中多數接受教宗的決定重新加入方濟各會,少數被送交宗教法庭,其餘的則參加範圍廣泛的“小兄弟會"(Fraticelli),致使神修派獨立成新的修會。該派反對修會世俗化,反對教會腐敗。15世紀後,逐漸消失。但其觀點為後來的“嚴守派”所繼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