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祁黃羊去私
- 類別:古代典故
- 注音:qí huáng yáng qù sī
- 出處:《呂氏春秋·去私》
注音,出處,原文,譯文,注釋,中心內容,《呂氏春秋》,
注音
qí huáng yáng qù sī
出處
《呂氏春秋·去私》
原文
居有間,平公又問祁(qí)黃羊曰:“國無尉⑥,其誰可而為之?”對曰:“午可。”平公曰:“午非子之子耶?”,對曰:“君問可,非問臣之子也。”平公曰:“善。”又遂用之。國人稱善焉。
譯文
晉平公問祁黃羊說:“南陽缺個縣令,哪一個是擔任這官職的合適人選呢?”祁黃羊說:“解狐可以勝任。”晉平公說:“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嗎?”(祁黃羊)回答說:“您問(誰)適合,又不是問我的仇人是(誰)。”晉平公(稱讚)說:“好!”於是就任用了解狐,都城的人(都)稱讚(任命解狐)好。
過了一段時間,平公又問祁黃羊說:“國家少個掌管軍事的官,誰擔任合適?”(祁黃羊)答道:“祁午合適。”平公說:“祁午不是你的兒子嗎?”(祁黃羊)回答說:“您問(誰)適合,不是問我的兒子是(誰)。”平公(又稱讚)說:“好!”,就又任用了祁午。都城的人(又一致)稱讚(任命祁午)好。
孔子聽到了這件事,說:“祁黃羊的話,真好啊!(他)推薦外面的人,不(感情用事)排除自己的仇人,薦舉自家的人,不(怕嫌疑)避開自己的兒子,祁黃羊可以稱得上是大公無私了。”
注釋
1. 祁黃羊:名奚,字黃羊,晉國大夫。於:向
2.令:縣官。
3.其:語氣詞,無義。
4.而:同“以”。
5.居有間:過了些時日。
6.尉:軍事,長官。
7.舉:舉薦,推薦。
8.其誰可而為之:哪一個是擔任這官職的合適人選呢?可,合適;其,語氣詞,無義。
9.外舉:推薦外面的人。“外舉”二句:對外人,不因為和他有仇而避不舉薦;對自己,不因為他是自己的親戚而避不推薦。
10.為:當,擔任。
中心內容
祁黃羊對平公諮詢的回答是完全正確的,從邏輯的角度看運用概念要注意所運用概念的含義(內涵)具有確定性,是什麼就是什麼,不得隨心所欲增加或減少概念含義的內容。祁黃羊根據“可為”與“不可為”正確的回答了問題而不把個人的親疏恩怨摻進其中。否則就就不能準確回答了平公所問的問題了。祁黃羊沒有私心正確把握概念的而備受人們稱道
《呂氏春秋》
在那時,魏國有信陵君,楚國有春申君,趙國有平原君,齊國有孟嘗君,他們都禮賢下士,結交賓客。並在這方面要爭個高低上下。呂不韋認為秦國如此強大,把不如他們當成一件令人羞愧的事,所以他也招來了文人學士,給他們優厚的待遇,門下食客多達三千人。與四公子不同的是,呂不韋招攬門客,並不甚看重勇夫猛士,卻十分注重文才。原來,呂不韋有他自己的見解。他素來善於謀略,瞧不起那些頭腦簡單的勇夫。再說秦國猛將如雲,軍力強大,沒有必要再蓄養征殺之士。還有一個原因,其時許多善辯之士紛紛著書立說,廣為流傳,不但天下聞名,還可傳之後世,永垂青史,這一點尤其令呂不韋眼熱。呂不韋本是商人出身,沒有條件去著書立說,但他可以藉助這些擅長舞文弄墨的門人,來實現自己的抱負和願望。那時各諸侯國有許多才辯之士,像荀卿那班人,著書立說,流行天下。
待到一切準備就緒,呂不韋就令門下凡能撰文者,每人把自己所聞所見和感想都寫出來。等到文章交上來後,五花八門,寫什麼的都有,古往今來、上下四方、天地萬物、興廢治亂、士農工商、三教九流,全都有所論及,許多文章還有重複。呂不韋又挑選幾位文章高手對這些文章進行遴選、歸類、刪定,綜合在一起成書,取名叫《呂氏春秋》。為了慎重起見,成書後,呂不韋又讓門人修改了幾遍,直到確實感到滿意為止。呂不韋對此書十分看重,他自己認為這部號稱《呂氏春秋》的書是傑作,誇口說該書是包攬了“天地、萬物、古今”的奇書。例如在相當全書總序的《序意篇》中,對十二世紀的論述也可見一斑:“凡十二世紀者,所以紀治亂存亡也,所以知壽夭吉凶也,上揆之天、下驗之地、中審之人,若此,則是非可不可無所遁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