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書名:社會的良心與善行聚焦社會志願
- 出版社:山東教育出版社
- 頁數:321頁
- 開本:16
- 作者:遲雲
- 出版日期:2014年7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現代意義上的志願服務在我國起步較晚,發展水平也與已開發國家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志願服務是一個更需要認真重視,更需要深入研究,更需要積極建設的大問題。
遲雲主編的這本《社會的良心與善行--聚焦社會志願服務》全面闡述了我國志願服務的歷史脈絡和發展現狀,剖析了志願服務存在的問題,並提出了許多中肯可行的對策建議,具有很強的現實針對性和指導性。
遲雲主編的這本《社會的良心與善行--聚焦社會志願服務》全面闡述了我國志願服務的歷史脈絡和發展現狀,剖析了志願服務存在的問題,並提出了許多中肯可行的對策建議,具有很強的現實針對性和指導性。
圖書目錄
序
導論
一、問題的緣起
二、開展志願服務的重要意義
(一)志願服務是對社會道德狀況的最佳化
(二)志願服務是學雷鋒活動的延展
(三)志願服務是社會和諧的有力支撐
(四)志願服務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供了實踐載體
(五)志願服務是人類文明的時代凝結
三、研究現狀
(一)關於志願服務的相關理論研究成果
(二)關於志願服務的實證研究成果
(三)關於我國志願服務研究的幾個階段
(四)當前志願服務研究狀況的評述
第一章 理論支點:志願服務相關理論分析
一、志願服務的科學內涵
(一)志願服務的實質
(二)志願服務的主體
(三)志願服務的客體
(四)志願服務的內容
二、志願服務的基本特徵
(一)志願服務的人本性
(二)志願服務的公益性
(三)志願服務的民眾性
(四)志願服務的實踐性
(五)志願服務的社會性
(六)志願服務的時代性
三、志願服務的內在精神
(一)關懷友愛的精神
(二)自願奉獻的精神
(三)社會互助的精神
(四)勇於擔當的精神
(五)追求理想的精神
(六)文明進步的精神
四、志願服務的理論基礎
(一)馬克思主義人本思想
(二)中國的傳統仁愛思想
(三)西方的人道主義思想
(四)社會互助及服務理論
第二章 歷史演變:中國志願服務發展脈絡和現狀
一、中國志願服務的歷史淵源
(一)現代志願服務的起源
(二)中國志願服務的當代精神
二、當代中國志願服務發展的歷程梳理
(一)志願服務的孕育與萌芽階段(1949—1966)
(二)“自下而上”的自發探索階段(1978—1993)
(三)“自上而下”的組織推動階段(1994—2000)
(四)本土化、國際化、多元化的發展階段(2001—2007)
(五)全民參與、全國統籌、全面推進的發展階段(2008年以來)
三、當前中國志願服務的主要構成因素
(一)以共青團為主導、以青年為主力軍的志願服務組織
(二)以社區為主戰場的志願服務陣地
(三)慈善志願組織
(四)以各專業服務為基礎的志願服務項目
(五)以相關法規和政策為依託的保障體系
四、當前志願服務的基本原則
(一)自願原則
(二)合法原則
(三)平等原則
(四)無償原則
(五)誠信原則
第三章 問題分析:志願服務存在的問題及成因分析
一、從主觀上講:參與志願較高,但主動性不強
(一)動機因素
(二)認同因素
(三)文化因素
(四)宗教因素
二、從客觀上看:志願服務的管理不完善、保障不足
(一)行政色彩濃厚,自主空間不足
(二)組織經費短缺,人力資源不足
(三)相關法律法規保障薄弱,志願精神難為
(四)管理體系不夠完善,志願者流失率高
第四章 對策思考:推進志願服務發展的對策建議
一、積極作為,打造自己心中的道德高地
(一)培養自身的志願意識
(二)積極參與志願服務
二、引導民眾正確理解志願服務
(一)政府轉變理念,將志願服務納入現代社會的發展框架
(二)宣傳志願服務政策,普及志願服務理念
(三)豐富人文精神要素,拓展志願服務外延
(四)協調多元化發展因素,逐步樹立志願服務的自覺意識
(五)積極在社區開展志願服務宣傳,打造志願服務的基礎平台
三、合理有效地發揮政府的促進作用
(一)加強志願服務立法建設
(二)建立志願服務資金籌措機制
(三)建立志願服務監督與評估機制
(四)建立順暢的志願服務協作溝通機制
四、重視並強化社會工作對志願服務發展的推動功能
(一)釐清社會工作與志願服務的關係
(二)社會工作與志願服務合作機制的實踐探索
(三)社會工作與志願服務的合作路徑
五、完善志願服務組織的內部治理
(一)提升基本能力建設
(二)完善內部激勵機制
(三)建立內部監督機制
第五章 他山之石:志願服務的國際與地區鏡鑒
一、世界已開發國家和地區志願服務的發展和演進
(一)萌芽階段(19世紀早期至中期)
(二)發展階段(19世紀後期到20世紀40年代)
(三)規範階段(20世紀中後期)
(四)海外服務階段(主要是20世紀80年代以後)
二、世界已開發國家和地區志願服務概況
(一)歐美已開發國家志願服務發展現狀
(二)亞太地區志願服務概況
三、世界已開發國家和地區志願服務的啟示
(一)志願服務發展與其公民社會的興起密切相關
(二)志願服務發展與其宗教精神相契合
(三)志願服務以民間團體為主導
(四)制定法律法規保護和規範志願活動
(五)政策鼓勵和引導志願服務
(六)社區是志願活動的重要載體
參考文獻
後記
導論
一、問題的緣起
二、開展志願服務的重要意義
(一)志願服務是對社會道德狀況的最佳化
(二)志願服務是學雷鋒活動的延展
(三)志願服務是社會和諧的有力支撐
(四)志願服務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供了實踐載體
(五)志願服務是人類文明的時代凝結
三、研究現狀
(一)關於志願服務的相關理論研究成果
(二)關於志願服務的實證研究成果
(三)關於我國志願服務研究的幾個階段
(四)當前志願服務研究狀況的評述
第一章 理論支點:志願服務相關理論分析
一、志願服務的科學內涵
(一)志願服務的實質
(二)志願服務的主體
(三)志願服務的客體
(四)志願服務的內容
二、志願服務的基本特徵
(一)志願服務的人本性
(二)志願服務的公益性
(三)志願服務的民眾性
(四)志願服務的實踐性
(五)志願服務的社會性
(六)志願服務的時代性
三、志願服務的內在精神
(一)關懷友愛的精神
(二)自願奉獻的精神
(三)社會互助的精神
(四)勇於擔當的精神
(五)追求理想的精神
(六)文明進步的精神
四、志願服務的理論基礎
(一)馬克思主義人本思想
(二)中國的傳統仁愛思想
(三)西方的人道主義思想
(四)社會互助及服務理論
第二章 歷史演變:中國志願服務發展脈絡和現狀
一、中國志願服務的歷史淵源
(一)現代志願服務的起源
(二)中國志願服務的當代精神
二、當代中國志願服務發展的歷程梳理
(一)志願服務的孕育與萌芽階段(1949—1966)
(二)“自下而上”的自發探索階段(1978—1993)
(三)“自上而下”的組織推動階段(1994—2000)
(四)本土化、國際化、多元化的發展階段(2001—2007)
(五)全民參與、全國統籌、全面推進的發展階段(2008年以來)
三、當前中國志願服務的主要構成因素
(一)以共青團為主導、以青年為主力軍的志願服務組織
(二)以社區為主戰場的志願服務陣地
(三)慈善志願組織
(四)以各專業服務為基礎的志願服務項目
(五)以相關法規和政策為依託的保障體系
四、當前志願服務的基本原則
(一)自願原則
(二)合法原則
(三)平等原則
(四)無償原則
(五)誠信原則
第三章 問題分析:志願服務存在的問題及成因分析
一、從主觀上講:參與志願較高,但主動性不強
(一)動機因素
(二)認同因素
(三)文化因素
(四)宗教因素
二、從客觀上看:志願服務的管理不完善、保障不足
(一)行政色彩濃厚,自主空間不足
(二)組織經費短缺,人力資源不足
(三)相關法律法規保障薄弱,志願精神難為
(四)管理體系不夠完善,志願者流失率高
第四章 對策思考:推進志願服務發展的對策建議
一、積極作為,打造自己心中的道德高地
(一)培養自身的志願意識
(二)積極參與志願服務
二、引導民眾正確理解志願服務
(一)政府轉變理念,將志願服務納入現代社會的發展框架
(二)宣傳志願服務政策,普及志願服務理念
(三)豐富人文精神要素,拓展志願服務外延
(四)協調多元化發展因素,逐步樹立志願服務的自覺意識
(五)積極在社區開展志願服務宣傳,打造志願服務的基礎平台
三、合理有效地發揮政府的促進作用
(一)加強志願服務立法建設
(二)建立志願服務資金籌措機制
(三)建立志願服務監督與評估機制
(四)建立順暢的志願服務協作溝通機制
四、重視並強化社會工作對志願服務發展的推動功能
(一)釐清社會工作與志願服務的關係
(二)社會工作與志願服務合作機制的實踐探索
(三)社會工作與志願服務的合作路徑
五、完善志願服務組織的內部治理
(一)提升基本能力建設
(二)完善內部激勵機制
(三)建立內部監督機制
第五章 他山之石:志願服務的國際與地區鏡鑒
一、世界已開發國家和地區志願服務的發展和演進
(一)萌芽階段(19世紀早期至中期)
(二)發展階段(19世紀後期到20世紀40年代)
(三)規範階段(20世紀中後期)
(四)海外服務階段(主要是20世紀80年代以後)
二、世界已開發國家和地區志願服務概況
(一)歐美已開發國家志願服務發展現狀
(二)亞太地區志願服務概況
三、世界已開發國家和地區志願服務的啟示
(一)志願服務發展與其公民社會的興起密切相關
(二)志願服務發展與其宗教精神相契合
(三)志願服務以民間團體為主導
(四)制定法律法規保護和規範志願活動
(五)政策鼓勵和引導志願服務
(六)社區是志願活動的重要載體
參考文獻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