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法基本範疇研究是一本2020年出版的圖書,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社會法基本範疇研究
-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ISBN:9787520373135
社會法基本範疇研究是一本2020年出版的圖書,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
社會法基本範疇研究是一本2020年出版的圖書,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
第一編 社會法的基本理論 第1題 社會法異化論 第2題 社會法的基本範疇 第3題 社會法概念之置疑與展望 第4題 社會法學研究的三重意義:主題、主體與交匯點 第二編 勞動與社會保障法的基本理論 第5題 中國社會保障的憲法基礎 第6章 淺議現代社會中的政府責任 第7章 “工傷歧視”初探 第8章 農民工社會保障...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基本範疇研究》是2023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本書力圖從歷史邏輯和理論邏輯有機統一的高度系統闡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特質,通過細緻入微地系統探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12個基本範疇的理論基礎、發展歷程和理論核心,從學術理論的高度闡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基本內容的科學性、創新性、現代...
社會調查法是有目的、有計畫、有系統地蒐集有關研究對象社會現實狀況或歷史狀況材料的方法。社會調查方法是研究性學習專題研究中常用的基本研究方法,它綜合運用歷史研究法、觀察研究法等方法以及談話、問卷、個案研究、測驗或實驗等科學方式,對有關社會現象進行有計畫的、周密的、系統的了解,並對調查蒐集到的大量資料...
20世紀初在西方興起的一門社會學分支學科。又稱法社會學。由於學科內支派繁多,對它尚無確切的定義。法律決不是一個孤立的現象。法律社會學正是要研究社會的基本條件對法律制度的影響。這是從巨觀的角度研究法律,是法律社會學最主要的研究內容之一,也是歐洲法律社會學的主要內容。比如,熟人社會和陌生人社會,其...
2007年8月7日至8日,中國法學會社會法學研究會2007年年會在吉林省長春市召開。本次會議由中國法學會主辦,吉林大學法學院承辦,來自祖國大陸以及台灣地區的近100位學者參加了年會。會議共收到論文76篇。本次會議的主題為“和諧社會建設與社會法保障”,與會代表們圍繞社會法的理念、範疇與體系探究;非典型勞動關係的...
《經濟法基本範疇研究》是2013年11月20日編輯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薛克鵬。內容簡介 範疇的明晰和體系化程度是經濟法成熟與否的基本標誌。本書立足於中國市場經濟和現行的法律制度,運用整體主義、社群主義以及社會學法學和經濟學等學科的思維方法,對經濟法、經濟行為、國家干預、實質正義、社會本位、社會公共利益、經濟...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基本範疇研究》是2019年5月1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管新華。內容簡介 黨的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報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中華民族發展史”,在“世界社會主義和人類社會發展史”具有重大意義,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也具有重大意義,開闢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法學理論範疇體系,由法學理論基本概念組成的有機聯繫的整體。任何一門發達的科學,尤其是發達的基礎科學,都有其自身特有的相互聯繫和協調的範疇(概念)並組成統一的系統。法學範疇既是人們在法學研究和法制建設實踐中所概括出來的成果,又是人們深入研究法學和進行法制建設的重要理論工具,屬於理性認識的範圍。至於法學...
《公民、權利與正義:政治哲學基本範疇研究》是2011年11月智慧財產權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海青。內容簡介 政治哲學以哲學的方式探究人類生活中關涉政治層面的根本問題。如欲治政治哲學,必先掌握其基本範疇。針對當前政治哲學熱點,《公民、權利與正義:政治哲學基本範疇研究》選取了十二個基本範疇進行研究。這十二個...
一、社會法研究對象與研究目的 二、社會法理論的基本範疇 三、社會法與社會學研究的關係辨析 四、呼喚社會法:本土化建構的必要性與可行性 第一章 人類社會的共同智慧——社會學法學理論的創立 一、19世紀法典編纂運動與社會學創始 二、20世紀社會學法學的創始與發展 三、社會法存在所依賴的思想基礎 第二章 私法...
其著作有《歐盟法的內在化與外在化及其對國際法的啟示》(專著)和《可持續發展實踐指南:社會、經濟與環境責任的履行》(譯著);先後參與多項省部級科研課題,並在《法商研究》、《法學評論》、《江蘇社會科學》、《武漢大學學報》等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十多篇。圖書目錄 第一章 國際法的範疇體系 第一節 哲學上...
《行政行為基本範疇研究》是2005年浙江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胡建淼。本書挖掘了每一對範疇的起源、變遷、理論與法律基礎、基本內容、在實踐中的具體套用、各範疇間的相互關係等基本理論問題。內容簡介 從某種意義上說,行政法學的基本理論主要是行政行為的理論。因為行政法的任務是規制行政主體的行政行為,以保障...
一、法社會學的想像力 二、像社會學家那樣思考 上 編 第一章 法社會學的基本範疇 第一節 什麼是法社會學 一、法社會學的稱謂之爭 二、法社會學的定義 第二節 法社會學的研究範圍與學科地位 一、法社會學的研究範圍 二、法社會學的學科地位 第三節 法社會學中的法 一、多元化法律觀念 二、多元化法律關係...
這十六個基本範疇之間的運作是一個有機聯繫的整體,互為表里,相得益彰,保障公民基本權利、限制國家權力的憲法規範是裁決憲法糾紛的依據,但是只有經過有效適當的解釋憲法各個概念之後,才能在憲法訴訟中充分完成憲法救濟,追究違憲者的憲法責任,實施憲法監督,開展憲法審查,體現憲法根本大法的最高法效力,完成民主與...
出版《憲法學原理與適用》《法治政府建設》《跨國公司治理研究》《黨規黨紀》《依規治黨》等多部著作,在《法學》《法學評論》《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經濟日報》等報紙雜誌發表學術成果100多篇。主要研究方向:憲法、行政法、黨內法規。圖書目錄 第一章 社會治理的基本範疇 第一節 社會治理的歷史發展 一、統治...
本書主要供高校社會工作及相關專業教學使用,也適用於就業和社會保障、醫療衛生、住房、教育、社會福利以及工青婦等部門、團體和機構的行政人員、非營利機構中的管理者及各類社會工作者閱讀。圖書目錄 前言 第一編 導論:社會政策的概念和發展 第一章 社會政策的基本範疇 第一節 政策與公共政策 第二節 社會政策的...
《民法基本範疇研究》是2015年8月法律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申衛星。內容簡介 本書系作者的個人文集,輯錄了作者研習民法以來的思考,內容涵蓋法學方法論、民法典編纂、民事法律行為、民事法律關係、民事基本權利類型等民法學基本範疇。作者簡介 申衛星,山東日照人,1970年4月出生於黑龍江省東寧縣。申衛星教授分別畢業...
《社會學概論》是一本2012 年山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芹,主要講述了在充分吸收社會學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全面、系統地介紹社會學學科的主要領域、基本範疇、主要理論和研究方法。內容簡介 《高等院校社會工作專業精編通用教材:社會學概論》的編寫密切結合中國社會實際,在充分吸收社會學*研究成果的基礎上,...
迪爾凱姆認為,社會學的研究對象是不可還原為個人行為的“社會事實”,相對於個人來說,“社會事實”在社會層次上有其獨立的存在,他反對心理的和生物的還原主義,也反對以過分思辨化和哲學化的方法來研究“社會事實”。這些思想對於社會學的學科奠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迪爾凱姆在《社會分工論》(1893)中提出了“機械...
迪爾凱姆是與馬克思和韋伯並稱的社會學三大奠基人之一,在《〈社會學方法的準則〉導讀》中,他用心良苦地為社會學確立了有別於哲學、心理學、生理學的獨立研究對象:社會事實。他還嘗試劃定社會學方法的理論原理和基本範疇,成為社會學方法論日後發展的重要理論淵源。作者簡介 迪爾凱姆Emile Durkheim 生卒年月:1858.4...
《社會學的基本概念》是2020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一部圖書,作者是(德) 馬克斯·韋伯。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部對社會學概念作出清晰闡釋的社會學入門讀物,原出自馬克斯·韋伯的《關於理解社會學的若干範疇》,後獨立成書出版。在本書中韋伯詳盡地表達了他對社會學研究的任務、目標、方法和概念工具所持有的觀點,同時...
《共同體與社會:純粹社會學的基本概念》採用二分法的概念,從人類結合的現實中,抽象地概括出共同體與社會這兩種類型,提出在人類的發展史上,共同體這種結合的類型早於人們有的放矢建立的社會類型。書中的基本思想與概念,對社會學研究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內容簡介 《共同體與社會:純粹社會學的基本概念》採取了二元...
《經濟法基本範疇的整體主義解釋》是廈門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本書是一部純理論研究的經濟法學術著作,其根本性的創新之處在於,通過對法學方法論的系統的探討,結合經濟法產生的社會經濟背景、社會意識以及法律觀念,總結抽象出經濟法與既有的主流部門法的根本不同在於觀念及方法論的不同。內容簡介 在作者看來:...
社會學方法的規則由許德珩翻譯,又名為《社會學方法論》,1929年由上海商務印書館出版。法國社會學家É.迪爾凱姆的重要著作之一。1895年在巴黎出版,該書有多種文字譯本。在本書中,迪爾凱姆為社會學確立了獨立的研究對象、範圍和方法,提出了他的一個核心思想,即認為社會事實是社會學的研究對象。社會事實(...
《民事法益基本範疇研究》是2016年1月法律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岩。內容簡介 本書在體例上分為基本理論和類型化研究兩篇,嘗試從理論和套用兩個視角對民事法益的基本範疇進行了制度性建構。基本理論篇包括民事法益生成論、民事法益本體論、民事法益識別論、民事法益保護論四個方面,試圖全面對民事法益基本範疇進行...
學習和掌握唯物辯證法的範疇具有重要的意義,因為,這些範疇反映了自然、社會、人類思維的普遍本質聯繫,是人類認識世界取得的重要認識成果;是人們分析和思考事情、建立科學理論體系的基本思維工具。學習和掌握這些範疇有助於我們掌握科學的思維方法,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水平與能力。在唯物辯證法理論中,範疇和規律沒...
司法現代化屬於法社會學範疇,用以揭示社會發展與司法進步的內在關係。司法現代化並非一蹴而就,而是一個新舊交織、不斷更迭的漸進過程,最終目標是要實現社會的良法之治。中國司法正在以特有而複雜的方式經歷一場現代化的洗禮,諸如司法主體、司法制度、司法程式和規則等。研究中國司法現代化的基本問題,不只是一種尋根溯源...
侵權法上不作為因果關係之判定 從負債應償到破產免責:破產債務清償責任衍進的中國法律史敘事 刑法上“公共”概念之辨析 英美法上“救濟”概念解析 略論社會法的邏輯起點和基本範疇 墨家平等思想探析 《大清現行刑律》與民初民事法源——大理院對“現行律民事有效部分”的適用 【法律套用研究】國際稅收協定中的受益...
根據研究活動的特徵或認識層次,可以分為經驗方法和理論研究;根據研究對象的規模和性質,可以分為戰略研究方法和戰術研究方法;以研究方法的規則性為依據,可以分為常規方法和非常規方法;按方法的普遍程度不同,可以分為一般方法和特殊方法;根據研究手段的不同,可以分為定性研究方法和定量研究方法。下表是社會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