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應激與生理變化的互動作用導致女性抑鬱的易感性

社會應激與生理變化的互動作用導致女性抑鬱的易感性

《社會應激與生理變化的互動作用導致女性抑鬱的易感性》是依託西南大學,由李紅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社會應激與生理變化的互動作用導致女性抑鬱的易感性
  • 項目類別:面上項目
  • 項目負責人:李紅
  • 依託單位:西南大學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作為影響人類身心健康的重要情緒問題,抑鬱障礙的高女性發病率具有跨文化與跨種族的一致性。以往研究從生物基礎、認知風格與社會因素的角度考察了該現象的產生原因。然而,作為日常不良情緒的主要來源,社會應激在抑鬱障礙及其性別差異形成中的作用,以及該作用的社會-心理-生理機制迄今尚不清楚。在前期研究的基礎上,本項目以個體畢生發展為主線,以社會應激事件為切入點,擬綜合採用問卷調查、行為測量、ERP、fMRI、皮質醇分析等技術,考察青春期前後、成年期、更年期前後等關鍵年齡階段,不同性別及性彆氣質的人群對社會應激的心理-生理反應,以探討社會應激與生理變化的互動作用導致女性抑鬱易感性的社會-心理-生理機制,並從社會應激的角度,系統考察性彆氣質在抑鬱及其性別差異形成中的作用,為抑鬱障礙的臨床治療及女性抑鬱易感問題的干預與應對奠定基礎。

結題摘要

情緒障礙,特別是抑鬱障礙嚴重威脅人類健康,同時抑鬱症又有高女性發病率的特徵。本項目以個體畢生發展為主線來探討社會應激與生理變化的互動作用導致女性抑鬱易感性的社會-心理-生理機制。具體而言,相關研究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 在外部刺激(應激)方面,主要對新異刺激、恐懼刺激、疼痛刺激、睡眠剝奪等方面進行了研究。研究發現女性加工情緒無關的新異刺激具有更強的腦活動,反映了男性和女性在進化過程中具有不同的適應需求;睡眠剝奪的研究發現睡眠剝奪過後,小世界屬性得到增強,另外,這些差異的測量指標與個體特質中的神經質程度存在相關,提示了低神經質的個體對於睡眠剝奪更具有耐受性。 (2)對責任歸因、“金錢態度”、獎勵驅動的注意捕捉、收益與損失型跨期選擇等社會應激方面的研究也發現了一些有趣的結果。金錢態度能夠調節在此類的獎賞加工任務中個體的行為表現以及大腦的活動,影響被試對輸贏結果的敏感性;同時,在社會背景下,右側顳頂聯合區的神經活動決定了個體的自主行為是否值得讚揚。 (3)情緒與認知互動作用方面主要結合個體的生命全程發展,特別是青少年時期到成年早期,採用ERP/fMRI技術,對情緒加工以及認知控制進行了研究。發現凸顯網路對調控情緒感知和執行控制的互動作用有著重要作用。在對高焦慮人群進行研究發現當有限的工作記憶資源被高工作記憶負載占用時,高特質焦慮個體表現出更弱的抑制無關信息的認知控制能力,從而表現出更多的反應衝突。對恐懼面孔有了預期之後被試在加工恐懼和中性面孔時兩者之間的ERP成分表現相似,推測情緒預期作為一個認知調節策略能夠抑制人類對恐懼刺激的易感性。此外,年輕人性情的自我控制與灰質體積的變化有關,特別是額頂注意網路部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