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建設優先發展:民族地區現代化的新型路徑選擇

社會建設優先發展:民族地區現代化的新型路徑選擇

《社會建設優先發展:民族地區現代化的新型路徑選擇》是李紅梅創作的政治學著作,首次出版於2019年9月。

該書以國家主體功能區規劃出台為背景,結合主體功能區規劃與建設對民族地區經濟發展方式的衝擊和影響,深入分析了民族地區推進現代化建設的新的約束條件和雙重困境,並提出在主體功能區建設新的約束條件下,民族地區既要努力進行生態修復與保護,又要儘快脫貧解困、實現民族地區現代化。要協調和破解這一對矛盾,就必須超越原有的發展思路,跳出以往資源開發導向型的工業化發展路徑,探尋出一條不同於傳統的新型現代化發展路徑。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社會建設優先發展:民族地區現代化的新型路徑選擇
  • 作者:李紅梅
  • 首版時間:2019年9月
  • 字數:287千字
  • 類別:政治學著作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創作背景,作品思想,出版信息,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該書共六章,除導論外,其餘各章內容如下:第二章主要對民族地區、工業化、現代化、主體功能區等幾個關鍵概念進行界定,並梳理和闡述馬克思關於社會發展的思想、現代化理論、可持續發展理論等。第三章重點對民族地區現代化建設面臨的新形勢即國家主體功能區建設的開啟進行闡述分析。第四章著重分析以往民族地區現代化建設所沿用的傳統發展路徑。第五章在反思回顧的基礎上,重新對民族地區現有的現代化建設的現實基礎和條件進行審視,從區位特徵、經濟結構、人力資源狀況三個方面進行了梳理。第六章著重提出並分析民族地區現代化的新型路徑即社會建設優先發展,分別論述了這一新路徑即民族地區社會建設優先發展的總體思路、基本內容和相關的政策建議。

作品目錄

第一章 導論
第五章 審視與定位:民族地區現代化建設的現實基礎與條件
第二章 概念與理論:相關概念界定與理論基礎闡釋
第六章 轉變與重塑:民族地區現代化的新型路徑
第三章 現實與困境:民族地區現代化建設的新環境與新挑戰
結語
第四章 回顧與反思:民族地區現代化的傳統發展路徑及突出問題
參考文獻

創作背景

作為中國國土空間開發的戰略性、基礎性和約束性規劃,《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於2010年6月正式出台。按照規劃,此後的國土空間開發將根據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現有開發密度和發展潛力,劃分為最佳化開發、重點開發、限制開發和禁止開發四類主體功能區。其中,限制開發區和禁止開發區的主要職能是保護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因此,大規模、高強度的工業化和城鎮化開發活動在這兩類地區將受到限制甚至被禁止。而限制開發區和禁止開發區大多在生態環境脆弱的西部,且多為少數民族地區。從科學開發國土空間、保護生態環境的角度來看,對這些地區實行限制開發,既是從全局上遏制中國生態環境惡化趨勢和解決耕地減少過多過快問題的迫切需要,也是堅持可持續發展的時代要求,同時還是從根本上提高這些區域人民生活水平的長遠之計。然而,實行限制開發和禁止開發的這些地區恰恰是經濟發展水平比較落後的地區,所以其本身對謀求發展有著很強的欲望。實行限制開發和禁止開發後,對工業開發有著嚴格的控制,這無疑會對這些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產生重大影響。對於發展基礎薄弱的民族地區來說,這尤其是個兩難選擇。在這樣一個新的時代發展要求下,民族地區的現代化建設究竟應選擇一條怎樣的發展路徑才能有效推進其現代化的發展進程,這是學界需要認真反思和重新認識的一個重大問題。基於此,《社會建設優先發展:民族地區現代化的新型路徑選擇》對這一主題展開了研究。

作品思想

該書核心觀點如下:民族地區的現代化建設是中國整體現代化建設事業不可分割的一個部分。中國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離不開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的全面小康。民族地區作為中國集資源富集區、水系源頭區、生態屏障區、文化特色區、邊疆地區、貧困地區於一身的欠發達地區,其現代化建設既有自身特色和獨特優勢,也有諸多漢族較發達地區在發展中所不曾遭遇的困難和障礙。由此注定了民族地區的現代化建設必然是一個漫長、複雜而艱巨的過程。這就要求人們在推進民族地區現代化建設事業的過程中,不能盲目複製和模仿漢族發達地區的發展模式和道路,而必須從民族地區的自身實際和區情特點出發,實事求是、因地制宜,既堅持一定標準,又防止好高騖遠,多做打基礎、謀長遠、見實效的事情,不斷增強民族地區的發展後勁。
就民族地區的現實基礎、發展環境和新的約束條件而言,當代民族地區的現代化建設面臨著雙重任務和使命,即不僅要謀求發展,還要保護生態。這就要求民族地區在選擇發展道路的時候,必須改變以往“見物不見人”的傳統發展模式,以人為中心,以人的能力素質提升為重點,優先發展社會建設事業,優先考慮縮小民族地區與漢族較發達地區之間的社會發展差距。努力提升民族地區以基礎設施建設、文化教育及醫療衛生事業建設等為核心的基本公共服務水平,注重改善民生,重視人力資本投資,幫助民族地區民眾改善生活、提高素質,增強他們的自我發展能力,使之在現代社會的激烈競爭中更具競爭力,進而獲得更多的生存與發展機會,讓各族民眾都能切實享受到發展成果;同時,健全和落實民族地區的生態補償制度安排,使之與精準扶貧有機結合,在保護生態環境的同時,幫助民族地區貧困人口實現脫貧;此外,努力做好少數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保護和發展,以此來帶動和增強少數民族民眾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使其擺脫等靠要的依賴思想,樹立起自我發展的信心和動力。只有解決好以上問題,才能把國家的政策動力和民族地區的內生潛力有機結合起來,形成加快民族地區發展的強大合力。這不僅有助於推動民族地區現代化建設加快發展,對於促進和維護社會公平,有效地化解民族矛盾,培育社會信任和合作精神,也都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出版信息

書名
出版時間
出版社
ISBN
《社會建設優先發展:民族地區現代化的新型路徑選擇》
2019年9月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978-7-5203-4931-4

作者簡介

李紅梅,女,1970年生,漢族,江蘇鹽城人,中國人民大學政治經濟學專業博士畢業,教授,碩士生導師,中共黨員。現就職於北方民族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