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主義與戰爭(俄國社會民主工黨對戰爭的態度)

《社會主義與戰爭(俄國社會民主工黨對戰爭的態度)》是俄國革命家列寧季諾維也夫創作的政治著作,首次出版於1915年。

該文全面闡述了俄國社會民主工黨在戰爭、和平和革命問題上的理論和策略,對無產階級政黨正確認識和處理戰爭,和平以及革命問題具有理論和現實的指導意義。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社會主義與戰爭(俄國社會民主工黨對戰爭的態度)
  • 外文名:Социализм и война (отношение РСДРП к войне)
  • 作者:列寧、季諾維也夫
  • 類別:政治著作
  • 首版時間:1915年
  • 字數:約27000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創作背景,作品思想,出版信息,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該書共分四章。第一章,列寧通過對近代戰爭的歷史類型的分析,闡述了“戰爭是政治通過另一種手段(即暴力)的繼續”的觀點,指明了世界大戰的帝國主義性質;批判了社會沙文主義和社會和平主義者在戰爭與和平問題上的荒謬觀點,指出對“保衛祖國”應作階級的歷史的分析;揭露社會沙文主義和社會和平主義者或者鼓吹“保衛祖國’,或者空談“戰爭”“和平”,實際上是在掩飾戰爭的帝國主義性質,是以“和平”為幌子來蒙蔽人民民眾,闡明無產階級政黨對待戰爭的態度,應當是支持正義戰爭,反對非正義戰爭,並認為不消滅階級,就不能最終消滅戰爭;提出了“變帝國主義戰爭為國內戰爭”“使本國政府在戰爭中失敗”的策略口號。第二章,通過分析俄國各階級、政黨對戰爭的態度,表明了俄國工人階級及其政黨的反戰立場。第三章,批判了社會沙文主義者鼓吹要恢復已破了產的第二國際的荒謬主張,號召無產階級為建立第三國際而鬥爭。第四章,總結了俄國黨內多年來的思想鬥爭和路線鬥爭的歷史經驗,指出了無產階級今後的任務和方向。

作品目錄

第一章 社會主義的原則和1914—1915年的戰爭
關於“自己的”政府在帝國主義戰爭中的失敗
社會黨人對戰爭的態度
關於和平主義與和平口號
近代戰爭的歷史類型
關於民族自決權
進攻性戰爭和防禦性戰爭的區別
第二章 俄國的階級和政黨
目前的戰爭是帝國主義戰爭
資產階級和戰爭
最大的奴隸主之間為保存和鞏固奴隸制而進行的戰爭
工人階級和戰爭
“戰爭是政治通過另一種手段(暴力手段)的繼續”
俄國社會民主黨國家杜馬工人黨團和戰爭
比利時的例子
第三章 重建國際
俄國在為什麼而戰?
社會沙文主義者和“中派”的方法
什麼是社會沙文主義?
反對派內部的情況
巴塞爾宣言
俄國社會民主工黨和第三國際
歪曲地援引馬克思和恩格斯
第四章 俄國社會民主黨分裂的歷史及其現狀
第二國際的破產
“經濟派”和舊《火星報》(1894—1903年)
社會沙文主義是登峰造極的機會主義
孟什維主義和布爾什維主義(1903—1908年)
同機會主義者統一就是工人同“自己”國家的資產階級 結成聯盟,就是分裂國際的革命工人階級
馬克思主義和取消主義(1908—1914年)
“考茨基主義”
馬克思主義和社會沙文主義(1914—1915年)
馬克思主義者的口號——革命的社會民主黨的口號
俄國社會民主黨的現狀
戰壕聯歡的例子
我們黨的任務
秘密組織的意義

創作背景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歐洲許多國家在客觀上出現了革命的形勢。但受修正主義思潮影響,各交戰國社會黨和第二國際的大多數領袖紛紛背叛馬克思主義和社會主義,支持本國帝國主義政府的戰爭政策,在“保衛祖國”的幌子下煽動民族主義,鼓吹社會沙文主義,欺騙人民民眾,壓制無產階級的革命要求。列寧認為,在這種情況下,非常需要出版一本小冊子,總結一下社會民主黨對這場戰爭的策略。於是,在準備國際社會黨第一次代表會議期間,列寧與季諾維也夫共同完成了這篇文章。

作品思想

該書的主要觀點是:(1)明確提出俄國社會民主黨人對待戰爭的態度取決於戰爭的社會政治性質,這需要根據馬克思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和階級分析的觀點研究每次戰爭。列寧援引1789年到1871年,即法國大革命到巴黎公社為止的戰爭事例,具體分析了近代戰爭的歷史類型,將戰爭區分為兩類:一類是正義戰爭,即被壓迫階級進行的反對壓迫階級,旨在推翻封建制度、專制制度和異族壓迫,促進解放,具有進步性質的戰爭:一類是非正義的戰爭,即壓迫階級對被壓迫階級進行的,旨在瓜分勢力範圍、掠奪和奴役其他民族和國家的戰爭。在帝國主義時代,凡是把勞動人民從封建主義、資本主義的剝削和壓迫下解放出來,使殖民地和附屬國擺脫帝國主義侵略和壓迫的戰爭,都是正義戰爭:凡是掠奪別的國家和民族,鎮壓民族解放、民主革命和社會主義運動的戰爭,都是非正義戰爭。俄國社會民主黨人一向譴責野蠻、殘暴的非正義戰爭,承認正義戰爭的合理性、進步性和必要性。列寧強調,不消滅階級,不建立社會主義,就不可能消滅戰爭。他把德國軍事學家卡·克勞塞維茨關於戰爭是政治通過另一種手段(暴力手段)的繼續的著名論斷,看作馬克思主義者考察任何一場戰爭意義的理論基礎。由此可以看到,在1789—1871年間大多為爭取自由而鬥爭的民族和國家,在1876年以後,由於它們資本主義的高度發展和“過度成熟",已經由進步變為反動,變為全球大多數居民和民族的壓迫者和奴役者。英、法、德、意、奧、俄這些國家的政府和統治階級幾十年來一直在推行掠奪殖民地、壓迫其他民族、鎮壓工人運動的政治,當前的戰爭所繼續的正是這種政治,是歷史上已經過了時的反動資產階級的政府間為壓迫其他民族而進行的戰爭,是最大的奴隸主之間為保存和鞏固奴隸制而進行的戰爭,這正是帝國主義戰爭的特點。相反,在中國、波斯、印度和其他附屬國里,近幾十年來所看到的是一種喚起千百萬人爭取民族生存、擺脫反動“大”國壓迫的政治,在這種歷史基礎上進行的戰爭是具有資產階級進步性質的民族解放戰爭。社會黨人從來只是在民族解放這個意義上承認“保衛祖國”或“防禦性”戰爭是合理、進步和正義的。而在帝國主義戰爭中,利用“民族”觀念、“防禦性”戰爭或“保衛祖國”的口號則是帝國主義資產階級對人民的欺騙,為其思想辯護的看法也是極端反歷史、騙人和虛偽的。
(2)明確提出變帝國主義戰爭為國內戰爭的口號。列寧指出,社會黨人絕不應當幫助一個較年輕、較強壯的強盜(德國)去搶劫那些較老的強盜,應當利用強盜之間的鬥爭,去把他們統統打倒。進而他重申1912年《巴塞爾宣言》針對當前這場戰爭制定的無產階級革命策略,即戰爭一旦爆發,社會黨人就應當利用戰爭造成的“經濟和政治危機”來“加速資本主義的崩潰”,也就是利用戰爭給各國政府造成的困難和民眾的憤慨來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因此,社會黨人應當首先向人民說明這場戰爭的真相,進行反戰宣傳,向民眾說明:他們沒有別的生路,只有用革命推翻“自己的”政府。能夠正確地表達這個任務的只有一個口號:變帝國主義戰爭為國內戰爭。誰希望得到持久的和民主的和平,誰就應該擁護反對政府和資產階級的國內戰爭。列寧指出,認真執行把民眾引向革命的“民眾行動”的策略,應該把合法組織與秘密組織、報刊和鼓動結合起來。社會民主黨在任何場合、任何情況下,都不能拒絕利用哪怕是最小的合法機會來組織民眾和宣傳社會主義,但是必須摒棄崇拜合法性的思想。在資本主義國家,不建立秘密組織來宣傳、討論、評價和準備各種革命鬥爭手段,就不能變帝國主義戰爭為國內戰爭。
(3)進一步提出了同機會主義和社會沙文主義進行鬥爭,和遭受破產的第二國際實行徹底決裂的策略,以及組建新的第三國際的任務和要求。列寧指出,戰爭爆發後,大多數社會民主黨不實行革命的策略,卻實行了反動的策略,站到自己的政府和自己的資產階級方面去了,這種背叛社會主義的行為意味著第二國際的破產。對於引起這種破產的原因,列寧認為與社會沙文主義密不可分,進而對社會沙文主義進行了剖析,揭示了社會沙文主義同機會主義的內在聯繫:帝國主義戰爭加速了工人運動中機會主義的發展進程,使機會主義變成了社會沙文主義,社會沙文主義是登峰造極的機會主義。它們的經濟基礎相同,那就是人數很少的特權工人階層和小資產階級的利益:它們的思想政治內容相同,那就是用階級合作代替階級鬥爭,放棄革命的鬥爭手段,幫助“自己的"政府擺脫困境,使其成為資產階級在工人運動中的代理人,這完全背叛了一切社會主義信念和《巴塞爾宜言》。列寧批判了國際社會沙文主義者歪曲援引馬克思和恩格斯對資產階級進步時期戰爭的觀點,從而為“保衛祖國”辯護的錯誤言行。列寧指出,把對具有資產階級進步性和民族解放意義的戰爭的評價套用到當前的帝國主義戰爭上來,這是對真理的嘲弄,是在用資產階級的觀點偷換社會主義的觀點。列寧還揭露了第二國際著名領袖考茨基的中派面目,指出其無論表現為何種形式,實質就是在理論上用折中主義代替革命的馬克思主義,在實踐中對機會主義俯首帖耳或者說軟弱無能,比公開的社會沙文主義更有害於馬克恩主義事業。因此,革命社會民主黨人面前的任務,不是恢復舊“國際”,而是必須使革命社會民主黨人同機會主義者和社會沙文主義者徹底決裂。列寧以德國社會民主黨為例,說明戰時同機會主義者保持統一是十足的偽善,同機會主義者統一就是工人同“自己”國家的資產階級結成聯盟,就是分裂“國際”中的革命工人階級。列寧詳細地介紹了俄國社會民主工黨分裂的歷史及其現狀,用以說明俄國社會民主工黨對戰爭的策略,是俄國社會民主工黨30年來的發展的必然結果。他指出,在19世紀90年代初期社會運動的高漲、工人的風潮和罷工運動,使社會民主黨從一個和俄國民眾性工人運動沒有聯繫的思想派別發展成為同工人階級的鬥爭有密切聯繫的積極的政治力量,並開始分裂為經濟派和火星派。1894—1903年。舊《火星報》(1900—1903)為捍衛革命的社會民主黨的原則進行的反對黨內機會主義思潮“經濟主義”的鬥爭取得了勝利:1903—1908年,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時期的“經濟主義”變成了“孟什維主義”。捍衛舊8《火星報》的革命策略的鬥爭則產生了“布爾什維主義”,它們直接繼續了過去的鬥爭:1908—1914年,孟什維主義中的主流派掀起一股取消秘密組織和鬥爭的思潮,依靠俄國自由派資產階級的百般支持,取消派成了獨立於原有的社會民主黨之外的核心,1912年俄國社會民主工黨一月代表會議把這個機會主義集團開除出黨,真理派成馬克思主義者的“俄國社會民主黨工人黨團”同以齊赫澤為首的取消派的“社會民主黨黨團”進行了頑強的鬥爭;1914—1915年歐洲大戰,取消派的主要集團成為公開的社會沙文主義,這就完全證明,堅持馬克思主義路線的俄國社會民主黨人對取消主義的評價和把取消派的主要集團開除出黨的做法是正確的,為了社會主義的利益同機會主義者決裂是必要的。對俄國社會民主黨來說,不存在同社會沙文主義者決裂是否合適的問題,俄國社會民主工黨早就同黨內的機會主義集團和機會主義分子決裂了。現在的問題在於能否在最近時期在國際範圍內實現這一決裂。列寧呼籲,要創立一個國際的馬克思主義的組織,就必須把機會主義者清除出工人政黨,建立真正工人的、“真正的社會主義”的政黨,並在這樣的革命基礎上建立新的國際——第三國際。對於怎樣重建國際,列寧批判了社會沙文主義者和“中派”提出的戰時保衛自己“祖國”、支持“自己的”政府,戰後互相“赦免”的辦法,認為如此“重建”的國際是偽君子的聯合,對無產階級來說危險性極大。建立第三國際的策略是,在國際範圍內團結各國社會黨內的反對派,即少數左派,左派是一切國際主義者的希望。同時,要和國際中所有的動搖分子,主要是帶有和平主義色彩的社會黨人搞好關係,來反對社會沙文主義者,但必須記住他們僅僅是同路人。否則,在重建國際和行動綱領等主要和根本的問題上就會成為動搖不定的和平主義者的俘虜。列寧表示,無論國際政治形勢怎樣發展,創立一個新的馬克思主義的國際的條件是否已經成熟,俄國社會民主工黨將朝著上述方向在俄國、在無產階級中間不懈地工作,並將通過這些工作建立起馬克思主義國際的俄國支部。
(4)簡要說明了俄國的階級和政黨對沙皇政府參加世界大戰的立場和態度:地主階級和工商業資產階級的上層分子、城市“中等”資產階級、資產階級知識分子和自由職業者等廣大階層都支持沙皇政府,在農民中也煽起了沙文主義情緒,唯一沒有沾染上沙文主義的階級是無產階級;俄國自由派資產階級的政黨立憲民主黨在對外政策方面早就是政府黨,同農民有聯繫的各資產階級民主派政黨如勞動派和民粹派都沒有能抵擋住沙文主義的浪潮,甚至資產階級民主派的左翼即所謂社會革命黨,也順應了這個潮流。只有俄國社會民主黨工人黨團堅持馬克思主義和無產階級國際主義,深人無產者民眾,進行了反對這場帝國主義戰爭的宣傳。並贏得了工人的熱烈擁護。列寧表明,俄國工人階級在同形形色色的機會主義的30年的堅決鬥爭中形成了自己的政黨,有有覺悟的俄國無產階級的支持,俄國社會民主工黨今後也必須沿著原來的徹底革命的道路前進。

出版信息

該書於1915年8月由日內瓦《社會民主黨人報》編輯部出版俄文和德文單行本,並且散發給參加齊美爾瓦爾德會議的代表。後被譯成法文、挪威文等多種文學廣為傳播。1918年由彼得格勒工人和紅軍代表蘇維埃在彼得格勒出版小冊子時,附加了第二版序言。中譯文被收入《列寧全集》第二版增訂版第26卷。

作者簡介

列寧(俄語:Ле́нин,1870年4月22日—1924年1月21日),原名弗拉基米爾·伊里奇·烏里揚諾夫(俄語:Влади́мир Ильи́ч Улья́нов),馬克思主義者、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理論家、布爾什維克黨創立者、蘇聯建立者和第一位領導人。他發展了馬克思主義,形成了列寧主義理論。馬克思列寧主義者稱他為“全世界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的偉大導師和領袖”。
季諾維也夫(1883年9月23日—1936年8月25日),原名格里戈里·葉夫謝耶維奇·季諾維也夫(俄語:Григорий Евсеевич Зиновьев),蘇聯革命家、政治家,蘇聯共產黨早期領導人之一,曾任蘇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季諾維也夫在十月革命時是列寧的助手。後當選為彼得格勒蘇維埃主席,1919年3月起任共產國際執行委員會主席。1925年,在黨內的理論爭論中,成為“新反對派"的首領。1926年,同托洛斯基結成反對派聯盟,史稱“托季反黨聯盟”。1926年12月被解除共產國際執委會主席一職。1927年11月被開除出黨,1928年恢復黨籍。1932年又被開除出黨,翌年重新恢復黨籍。1934年第三次被開除出黨,並以“叛國罪”被逮捕。1936年被處決。1988年6月13日蘇聯最高法院正式宣布撤銷1936年對他的錯判。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