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主體性與秩序:農民工研究的空間轉向》2007年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作者:潘澤泉
-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 ISBN:9787802308763
《社會、主體性與秩序:農民工研究的空間轉向》2007年出版的圖書。
《社會、主體性與秩序:農民工研究的空間轉向》2007年出版的圖書。基本信息社會、主體性與秩序:農民工研究的空間轉向作者:潘澤泉出版時間:2007-11叢書名:中南大學社會學文叢·和諧中國系列頁數:480開本:20裝幀:平...
社會、主體性與秩序 《社會、主體性與秩序》是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潘澤泉。
研究方向 馬克思哲學、文化與價值哲學;中國的社會轉型與秩序重建 主講課程 哲學導論,唯物史觀與現代社會,文化與價值哲學導論,馬克思哲學研究的前沿問題 出版圖書 研究成果 自1982年在《哲學研究》發表首篇論文以來,已發表論文約180篇,出版個人專著6部,合著2部,主編3部;承擔並完成多項國家社科基金、北京市和教育...
陳義平,男,1967年10月生,中共黨員。安徽全椒人。現任安徽省社會科學院黨組成員、《江淮論壇》主編,教授。人物經歷 1986年參加工作。先後於1993年和2001年畢業於安徽大學哲學系西方哲學專業和吉林大學行政學院政治學理論專業,獲哲學碩士和政治學博士學位。曾任安徽大學社會與政治學院院長、安徽大學人文社會科學處處長、...
村莊輿論作為維持社區秩序的一股恆常的民間力量,達致的是一種以農民為推動主體,以輿論為作用載體,以集體記憶為持續發生作用機制的自發的秩序。《村莊的記憶、輿論與秩序》在研究方法和理論創新上都有所嘗試,體現出研究實踐中現象學社會學靈動的獨特風格,同時筆者本著""底層的農民的視角""出發的研究將農民長久以來...
有學者認為:社會利益與國家利益一樣,都是公共利益的下位概念,並主要以經濟利益和文化利益為內容,以維護社會的自治和良性運轉為目的,並且排斥國家的肆意干涉。更有管理學者認為,社會利益是指在某一特定空間區域內,所有的個人與組織為了生存,享受和發展所需要的資源和條件。筆者認為:社會利益是一個富有張力的概念...
法律制度中的民事領域是國家機構與社會民眾發生接觸的主要空間。因此,對於清代民法實踐的理解,必將觸及對於清代國家與社會間相互關係的理解。基於對訴訟檔案的研究,黃宗智教授不僅深刻地指出清代司法表達與實踐之間的背離,而且進一步地提出了一個重要的新概念用以分析清代國家與社會的關係,這個概念就是“第三領域”。“...
尋找中國法治的話語空間 建構中國的社會工作理論體系 中國社會工作百年成長與學科自主性研究 中國社會巨變的本土化經驗與社會學學術話語體系之演進 技術治理的極限及其超越 新時期治國理政過程中的“概念先行 ——對我國話語體系建設的思考 中國社會學的想像力、本土化與話語權 文化自覺:主體性、實踐意向與社會學中國化...
出版社: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2年9月 內容簡介 《新鄉土社會的事件與文本——魯縣民間糾紛的社會學透視》採用主體性研究視角,選擇婚姻糾紛作為研究當今中國民間糾紛現狀的進路,從事件和文本兩個維度比對分析糾紛的展開與當事人的博弈過程,以期更全面、更深刻地把握它所體現出來的鄉土秩序,省思法律元素...
四、治理機構的自身運行秩序 / 0 五、法律的非政府運行機制 / 0 第九章秩序危機中的警察 / 0 一、警察與秩序關係的法治定位 / 0 二、公民權利與警察權力的均衡 / 三、具體的可操作的合法性 / 四、權利空間的合理限控 / 五、更少強制性的秩序治理 / 第十章社會團結對衝突的舒緩 / 一、社會團結必須深化...
第二章“日日新”:“瞬時性美學”與英美詩歌的現代性訴求 第三章“荒原”:現代世界的一個“隱喻”——對西方歷史現代性的反思與批判 第四章“空心人”:喪失主體性的現代人——對現代性主體性原則的質疑與否定 第五章拯救之路:靈魂救贖與秩序重建 結語 參考文獻 附錄 後記 ...
二、人的個性與社會秩序關係問題研究的意義 /19 三、關於人的個性與社會秩序關係問題的研究現狀 /26 四、本書的研究思路、基本內容以及研究方法 /28 第一章 人的個性的內涵和本質/39 一、人的個性的內涵/40 (一)關於人的個性內涵的哲學探索 /40 (二)人的個性的內涵:主體性與差異性的統一 /47 (三)...
第一節 楓橋經驗的人民主體論 第二節 山東曹縣丁樓村的民主實踐 第六章 基於於認同的民主實現路徑 第一節 鞏固與完善政治協商制度,確保民主的自由與秩序 第二節 堅持依法治國戰略,規範社會治理的許可權與邊界 第三節 加強民生保障,尊重全體人民的生存發展權利 第四節 健全基層民眾自治制度,調動人民民眾參與基層...
《天理與秩序:宋代政治倫理思想研究》是由鄭濟洲、張洪銘著,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於2024年3月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宋儒對政治的討論是倫理化的,這一點尤其 是以理學派為中心,他們的理想是將國家當成家庭與家族來看待,也以此道理彼此對待,並以“仁”的理論概括之。這其中的兩個代表-個是張載,一個程顥。但是...
理論上,《思想政治教育審美研究》從審美的視角思考和研究思想政治教育,進行其審美價值的發掘,構建具有時代特色、切合人的審美理想和社會的審美原則、突出人的主體性的現代教育模式,尋求學科科學發展之路。實踐中,思想政治教育過程應是以生動的形象蘊涵或展示人的自由創造的本質力量,顯示教育本身所具有的美的屬性和價值...
《海外中國研究叢書》是1988年起由江蘇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系列圖書,主編是劉東,家井真,魏丕信。叢書簡介 海外中國研究叢書是由學者劉東創辦並主編、並由江蘇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叢書,自1988年起開始出版發行,海外中國研究的學術名著150餘種,囊括了費正清、魏斐德、史華茲、杜贊奇、謝和耐、宇文所安、易勞逸、韓書瑞、...
1.《社會、主體性與秩序:農民工研究的空間轉向》(獨著),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7年版。2.《現代社會心理學名著菁華》(譯著,參譯),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7年版。3.“中南大學社會學文叢·和諧中國系列”大型系列叢書(主編),由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4.《理解社會:社會空間、主體性與秩序》,2007年獲得...
為此,鄧正來既從一般性的學理層面進行了初步探討,也以中國法學為個案提出了建構“中國(法律)理想圖景”的著名主張,還從全球主義(全球化話語)與全球化進程的互動、世界秩序的轉型、中國社會科學的“知識轉型”、“生存性智慧”等多個視角系統論證了“根據中國、走向世界”的學術命題,並以Series onDeveloping China...
《城市、汽車與生活世界的空間重構》,《學術評論》,2012年第3期。《汽車夢與中國夢》,《社會學家茶座》,2012年12月,總第45期。《母職的想像:城市女性的產前檢查、身體經驗與主體性》,《社會》,2011第5期。《走向“理論自覺”與“方法自覺”:婦女/性別社會學在中國(1995-2010)》,《浙江學刊》,2011...
二 體制空間內外的左翼電影 三 新市民電影中的微觀權力政治 四 左翼藝術劇社與弱勢電影實踐 五 弱勢聲音配置與左翼民主政治 第六章 金本位,銀本位與左翼電影的流通性 一 全球文化經濟中的金本位與銀本位 二 族裔人口與思想和意識形態景觀 三 文化翻譯與秩序重建 四 認知範式轉變與新社會契約 五 社會危機表征與...
創辦並主編《中國社會科學季刊》和《中國書評》。主要研究領域為社會科學和知識社會學,側重西方自由主義的研究。主要論著有《國家與社會:中國市民社會研究》、《研究與反思:中國社會科學自主性的思考》、《自由與秩序:哈耶克社會理論的研究》、《中國法學向何處去》、《法律史解釋》、《布萊克維爾政治學百科全書》(...
二 文藝副刊:夾縫中的文化空間 三 編輯理念與副刊走向——以張永修為對象 第二章 馬華報紙副刊與作家代際演變 第一節 副刊變革與新生代崛起 一 副刊改版與秩序重構 二 文學專輯、專欄與“新生代” 第二節 馬華報紙副刊與文壇論爭 一 從“‘馬華文學’全稱之商榷”到“開庭審訊...
《偽善的道德形上學形態》是2016年06月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強。內容簡介 偽善對現代道德生活的毀滅性打擊在於,它中斷了倫理道德的辯證發展,因而致使良善生活目標成為虛無,使傳統形上學向上向善的社會歷史觀受到顛覆。作為一個現代性問題,偽善同現代社會轉型的價值重構與秩序重塑的觀念、思想...
體力運動是指以人體肌肉與骨骼的運動為主,以大腦和其他生理系統的運動為輔的主體運動,如步行、挑水。體力運動是所有動物具有的運動形式,生物進化到一定程度,就形成動物的運動系統。體力運動的形成使動物一方面能夠通過改變自己與外客觀事物的空間距離,以靈活地選擇客觀事物和外部環境;另一方面能通過肌肉和骨骼形成一定...
鄧正來,吉林大學理論法學研究中心教授,吉林大學法學院西方法哲學研究所所長。創辦並主編《中國社會科學季刊》和《中國書評》。主要研究領域為社會科學和知識社會學,側重西方自由主義的研究。主要論著有《國家與社會:中國市民社會研究》、《研究與反思:中國社會科學自主性的思考》、《自由與秩序:哈耶克社會理論的研究》...
一、“華夷秩序”的社會特性及其國際法向度 二、封建帝國與近代國際法的碰撞 第三章 人權抑或主權:中國國際法主體論的實踐 第一節 法律主體的界定及其歷史演進 一、哲學意義下的主體 二、法律意義下的主體 第二節 中國的文化傳統與法律主體的界定 一、“國家”的詞源分析與組織演進 二、儒家文化與國家的構成要素...
11月1日晚上,西北青年符號學-傳媒學青年論壇暨西北師範大學傳媒學院“第六空間·讀書沙龍”在西北師範大學拉開帷幕。論壇採用讀書沙龍的非正式形式就某一部書或某一社會文化事件/現象進行研討,尤其是側重探究潛藏在符號表象之下的社會文化意義。2012年中國符號學研究的內容 上文數據已經表明,符號學在各個學科都有廣泛...
提出了“規則與秩序”、“透明與簡約”、“藝術與圓融”的政治美學的“三維空間”和七個方面構成的結構框架。儘管這些概念和命題尚值得進一步推敲和論證,但這些思想,對現代化進程中更好地提高執政績效、夯實執政基礎,實現執政產出的最大化,無疑具有一定的理論和操作雙重層面的功能與價值。總之,無論是從學術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