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綜合體公共空間活力影響因子研究

社區綜合體公共空間活力影響因子研究

《社區綜合體公共空間活力影響因子研究》是依託同濟大學,由華霞虹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社區綜合體公共空間活力影響因子研究
  • 項目類別: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 項目負責人:華霞虹
  • 依託單位:同濟大學
中文摘要,結題摘要,

中文摘要

政策市場均顯示:十二五期間我國城市建設有社區化和綜合化趨向,可促進消費升級、公共交往和社區歸屬的社區綜合體將大量興建卻缺乏系統研究。基於申請人博士論文等前期成果,本課題擬從消費文化原理出發,通過實例調研,結合訪談和問卷,以公共空間活力為切入點,從三方面研究其功能與物質文化環境的科學定位和設計原則:1、基於消費結構轉型和消費者行為理論,採用離散選擇模型(Logit),確立社區綜合體功能混合與協同關係;2、基於消費目的轉變和環境行為學理論,採用使用後評價(POE)和空間句法(Space Syntax)工具,分析社區綜合體物質環境對行為和認知的影響,編制設計導則;3、基於消費心理轉變和城市意象理論,採用案例類比和認知地圖調研,建立社區綜合體利用歷史文化要素提升空間吸引力的技術導則。本課題基於一手資料作定性定量研究,成果對營造富有活力、經濟社會文化價值共贏的城市社區具有重要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

結題摘要

社區綜合體是一種服務半徑定位在2-5KM周邊的屬地型城市生活綜合空間,主要滿足社區的購物、餐飲、休閒、服務等日常生活需要。在重物輕人、功能割裂、缺乏活力的中國城市化現狀下,社區綜合體因在促進消費升級、公共交往和社區歸屬等方面潛力巨大而成為建設研究新熱點。本課題從消費文化原理出發,以公共空間活力為切入點,從功能協同、空間組織、環境設計三方面出發研究社區綜合體物質文化環境的科學定位和設計原則。 課題組通過對上海和蘇州兩個城市126個案例的信息採集,24個案例的實地調研,發放各類調查問卷共1175份(回收有效問卷887份),綜合現場觀察、行為註記、隨機訪談等研究方式,採用excel,離散選擇模型(Logit)等定量分析軟體對數據作後期統計,使用後評價(POE)和空間句法(Space Syntax)等工具對空間深層結構深入分析,在此基礎上總結影響社區綜合體公共空間活力的主要因素。 研究結果包括:1、因其便捷和功能綜合的特點,社區綜合體對跨越不同年齡的家庭消費者具有較強的吸引力,其公共開放空間如同“社區客廳”,為以家庭為單位的社區消費者提供了良好的社會生活場所,利於增進鄰里交往和社區歸屬感。在業態上,除購物、餐飲、娛樂外,無目的的休閒也是社區綜合體的吸引力要素。在空間結構上,向心性的公共開放空間,在人流匯聚和引導上起到很大作用,也是綜合體內人氣最好,活力最強的區域。雖然建築的形式和風格尚未成為社區綜合體吸引家庭消費者的首要要素,但環境質量和設計要素對提升其標誌性和認同感具有積極影響。2、社區綜合體的公共開放空間是否能包容多樣化的人群展開多樣化高品質的公共活動,直接影響到城市社區的整體活力和幸福指數。改善綜合體的空間結構、廣場圍合界面、設施因素、業態組織和管理等因素,有利於提高公共開放空間活動的包容度。增加廣場與周邊空間的有機聯繫、其圍合界面的開敞度、生活服務類業態在不同樓層分散布局,都可以使活動的空間分布更合理。增加活動設施的舒適度可以有效促進靜態活動的發生。適當增加覆蓋以減輕天氣影響、提供體驗性綠化和創意照明等均可有效吸引人群,廣場合理的管理和活動組織,也可改善活動的時間分布,豐富活動類型。 本課題基於一手資料作定性定量研究,成果對營造富有活力、經濟社會文化價值共贏的城市社區具有重要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