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化垃圾

礦化垃圾

生活垃圾在填埋場中經過若干年的生物降解後即可達到穩定化,所形成的一種無毒無害的垃圾總稱。填埋的垃圾經8~10 年以後(北方地區10~15年以上),其中的易降解物質基本完全降解,最終含量降至5%以下,滲瀝液和氣體產生量很少或不產生,表面沉降量很小(小於1 cm/a),可認為此時的填埋場已經達到穩定化,此時的垃圾可稱為礦化垃圾。該垃圾可以開採和利用。在進行終場規劃時,可以考慮礦化垃圾的開採和填埋場的循環使用,提高填埋場的填埋容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礦化垃圾
  • 外文名:Mineralizedwaste
  • 最早提出者趙由才
  • 性質:穩定化可利用的垃圾
  • 特點:穩定化、無害化
  • 處理方式:回收利用
釋義,基本組成,治理工藝,礦化垃圾處理方式比較,主要處置方式,

釋義

礦化垃圾是指在填埋場中填埋多年,基本達到穩定化,已可進行開採利用的垃圾。 這一概念在國內最早楚由同濟大學趙由才課題組首次提出的,認為填埋場穩定化垃圾在廣義上可論述為:垃圾填埋數年後,垃圾中易降解物質完全或接近完全降解,垃圾填埋場表面沉降非常小(如小於1cm/a),垃圾本身已很少或不產生滲濾液和填埋氣,垃圾中可生物降解含量較小,滲濾液中CODcr濃度較低。垃圾填埋場達到穩定化狀態即無害化狀態,此時填埋場內的垃圾稱為礦化垃圾。

基本組成

礦化垃圾中除了少量極其穩定的無機組分(如石子、玻璃等)和一些極難生物降解的有機物(如橡膠、塑膠等)性質變化較小外,其餘大部分組分都隨時間被緩慢地降解轉化了。它們經過滲濾液的洗瀝、浸泡,以及微生物和其它生物體的生命活動等諸多因素的長期互動作用,逐漸形成一種外觀性狀類似腐殖土物質、其上附著有多種類型微生物群落的顆粒狀三相多孔有機細料。基本結構上與土壤相類似,是一個由礦物質、有機物(包括活的有機體)、水分和氣體四大組分組成的固、液、氣三相自然體系。其中,礦物質是其主要的固體成分,是整個物質體系構成的骨架,它的性狀決定了礦化垃圾的水力學特性;有機質能改善基質結構和水力傳導率,為微生物提供營養環境;水分和氣體則為生物的生長提供基本的生存條件。同時,此類穩定化垃圾具有良好的多孔性結構,巨大的表面積,並富含微生物,尤其是降解型微生物。礦化垃圾具有較強的離子交換容量(67.9meq/100g乾垃圾),較大的吸附比表面積,有機質含量較高(5.41%),含有種類和數量可觀的微生物種群(細菌數達4.5×106個),可套用於生物降解,pH值中性,含水率良好(20%左右),重金屬(Zn、As、Cu、Pb、Cd、Ni、Cr)浸出毒性沒有超標,是一種良好的生物填料。

治理工藝

由於礦化垃圾的形成過程和形成機理具備一定的特殊性,其篩下物具有許多土壤所無法超越的優點,如 營養物質(氮、磷、鉀等)含量較高、微生物較為豐富,具有良好的多孔結構和較大的表面積等優點。
礦化垃圾的治理工作主要以上述用途為核心,篩分出有機含量較高的腐殖土,以合適的配比與其他基質進行混合,其中的營養物質被植物所吸收。
根據粒徑、密度、成分等因素,將礦化垃圾劃分為腐殖土、可回收物、渣土類等,按照各類別的特性用於不同用途。

礦化垃圾處理方式比較


處理做法
優點
缺點
止水帷幕+封場覆蓋
不擾動垃圾,就地處理
止水帷幕深度受到地層分布的影響,施工難度 較大,加之封場覆蓋層,建設費用巨大
全部開挖轉運
施工做法簡單,污染治理徹底,釋放填埋場地
二號庫區所剩庫容有限,不能全部接收,一部分 需外運至較遠的填埋場,運費及處理費較多
篩分後分類處理
通過篩分對不同組分進行分類,依託二號庫區及其 封場工程,大部分垃圾在場內完成消納,實現垃圾的 資源化處理,並釋放填埋場地
現場需採取降塵、除臭措施,施工周期較長

主要處置方式

礦化垃圾主要處置方式有以下3種。
(1)土地利用礦化垃圾的土地利用包括農田施用、林地施用、園林綠化建設套用、受損 土壤的改良和修復等.影響礦化垃圾土地利用的因素主要為礦化垃圾的粒徑、有機質含量、 營養元素含量以及重金屬元素含量等。
(2)處理廢水和廢氣礦化垃圾經過垃圾滲濾液的洗瀝,垃圾之間的物理、化學作用及微生物生長、繁殖和固著作用,使得礦化垃圾顆粒形成良好的穩定的多孔結構,具有巨大的表面積以及豐富的微生物。此外,礦化垃圾還具有磷吸附容量大和吸附態磷的解吸率低的特點。所以,礦化垃圾可作為生物反應床的主要填料,用於處理廢水和廢氣等,
(3)作為填埋場覆蓋土礦化垃圾可以作為衛生填埋場的日覆蓋材料和終場覆蓋系統的營養層,生物反應器填埋場的臨時覆蓋材料。覆蓋於垃圾表面,可防垃圾飛揚、蚊蠅滋生, 淸除垃圾對環境的惡臭污染以及最大限度地防止雨水的下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