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32

磷-32,核素符號P,半衰期為14.263d,來源於宇生放射性核素和核反應堆的活化產物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磷-32
  • 外文名:Phosphorus-32
  • 核素符號:P
  • 半衰期:14.263d
基本信息,主要來源,監測方法,用途,環境中的遷移,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磷-32
英文名稱:Phosphorus-32
核素符號:P
原子序數:15
原子質量數:31.974
毒性分組:中毒組
半衰期:14.263d

主要來源

(1)宇生放射性核素,是宇宙射線引起氬的散裂反應生成,其生產速率為8.1×10atom/cm·s,在空氣中的濃度為3.3×10Bq/m。
(2)核反應堆的活化產物。

監測方法

尿中P的測定:尿樣先用高錳酸鉀溶液和硫酸混合,加熱回流進行氧化,徹底破壞有機物,然後加入草酸,還原過剩的高錳酸鉀。溶液用氨水調節到接近中性後,加入鉬酸銨試劑使生成磷鉬酸銨沉澱,將此沉澱溶解於氫氧化銨中,再加鎂試劑使磷形成磷鎂酸銨沉澱,最後將沉澱用低本底β計數器計數。對於只含有P的樣品,可以不經化學分離純化,直接制樣測量。將樣品預處理進行適當改變後,該法原則上也能用於其他樣品中P的測定。

用途

(1)示蹤技術套用。由於P的半衰期短,β輻射又易於測量,因此常用於環境科學和生物學研究的指示劑。常用作放射性核素的吸收示蹤試驗;標記有機化合物或一些具有生物活性的大分子化合物(如蛋白質、核酸等)。在冶金工業上已廣泛用於從採選到金屬加工的許多生產環節、同時還可用於檢查和研究機器磨損。
(2)農業套用。用於輻射育種和刺激增產、農藥與昆蟲學、土壤肥料、植物和生理生化方面的研究。
(3)醫學套用。常用於治療血液病和腫瘤,也可用於敷貼治療皮膚病和眼科疾病。

環境中的遷移

P是外層空間宇宙射線與平流層大氣作用的核反應產物,在平流層中有少量存在,其擴散範圍遍及全球。在生物圈中,磷屬於一種比較稀少的元素,容易以可溶性的形態(如磷酸鹽)被生物體吸收,並在生物體內起著很重要的生化與生理作用。由於環境介質中磷的濃度很低,生物體能夠把它濃集到顯著高於周圍介質的濃度水平。據報導,淡水水域中的生物體對P均有較大的蓄積能力,水生植物和水生動物的平均濃集係數分別為24 000和8 000。在海水體系中,海生生物對P的蓄積能力因物種而異,濃集係數的變動範圍在10~1000。哺乳動物攝入P後,約有75%被組織吸收。在被吸收的總磷量中,幾乎有90%以上沉積於骨骼組織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