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酸化Atg13介導的線粒體自噬在肝星狀細胞活化中的機制

磷酸化Atg13介導的線粒體自噬在肝星狀細胞活化中的機制

《磷酸化Atg13介導的線粒體自噬在肝星狀細胞活化中的機制》是依託西安交通大學,由何英利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磷酸化Atg13介導的線粒體自噬在肝星狀細胞活化中的機制
  • 項目類別:面上項目
  • 項目負責人:何英利
  • 依託單位:西安交通大學
中文摘要,結題摘要,

中文摘要

肝星狀細胞(HSCs)活化是各種病因所致肝纖維化的中心環節。肝纖維化過程中,暴露於相同的肝損因素,肝細胞發生損傷,而HSCs活化增殖,提示後者具有特殊的存活機制;此外,HSCs線粒體荷載但並未發生凋亡,損傷線粒體如何被清除,在HSCs活化中扮演什麼角色?我們前期發現自噬調控HSCs活化,具有線粒體自噬功能的蛋白Atg13被磷酸化。我們推測磷酸化Atg13通過自噬清除損傷線粒體進而促進HSCs活化。本課題先在細胞及分子水平確定特異Atg13磷酸化位點及上游激酶;然後在纖維化患者肝組織明確特異位點的Atg13磷酸化、線粒體自噬與HSCs活化的關係;進一步在HSCs及纖維化動物模型中用通過siRNA及定點突變抑制特異位點Atg13磷酸,觀察該位點磷酸化對線粒體自噬的影響及機制;最後通過阻斷線粒體自噬,研究線粒體自噬對HSCs活化水平及肝纖維化的影響。這將了解HSCs活化分子機制,為治療提供靶點。

結題摘要

肝衰竭是病毒、酒精、藥物、缺血再灌注等多種因素導致肝臟損害的最嚴重形式,儘管抗病毒、人工肝、肝移植等治療措施顯著提高救治成功率,但存活率仍不高於 60%。肝衰竭是我國重要的疾病負擔,導致病患家庭致貧返貧,也是臨床醫師面臨的救治難點。肝衰竭的早期病理表現為:①肝細胞的大塊或亞大塊壞死:②肝星狀細胞增殖活化;③炎症細胞浸潤。課題組前期研究發現:在肝星狀細胞活化過程中,自噬和炎症發揮重要的調控作用。據此,本課題以急性肝衰竭為疾病背景,探索該疾病的可靠預後指標;肝星狀細胞在肝衰竭疾病進程中的重要作用;自噬和炎症如何調節肝星狀細胞活性;為急性肝衰竭的診療提供新思路。 研究發現:①急性肝衰竭患者血清中SOD水平升高,在疾病進展期尤為顯著;且SOD升高預示著患者預後不良。急性肝衰竭患者血清中NO水平升高,在疾病進展期尤為顯著;且NO升高預示著患者預後不良;②在肝星狀細胞(HSCs)中,LPS通過ROS抑制HSCs線粒體自噬,激活肝星狀細胞的炎症反應,在急性肝衰竭疾病進程中發揮重要的調控作用;③在肝星狀細胞、肝癌細胞(HepG2)中,一氧化氮(NO)抑制自噬並促進凋亡,且自噬與凋亡相互調節,成為急、慢性肝病中的重要調控機制; 在本期國科金支持下,課題組圍繞多種急、慢性肝病,以肝星狀細胞,自噬及線粒體自噬,氧化應激為軸心,探索肝病進程中的具體分子機制,發現了急性肝衰竭的可靠預後指標,為多種急、慢性肝病的診斷和治療提供了可能的作用靶點。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