磯鷸

磯鷸

磯鷸(學名:Actitis hypoleucos)是小型類,體長16-22厘米。嘴、腳均較短,嘴暗褐色,腳淡黃褐色具白色眉紋和黑色過眼紋。上體黑褐色,下體白色,並沿胸側向背部延伸,翅摺疊時在翼角前方形成顯著的白斑,飛翔時明顯可見尾兩邊的白色橫斑和翼上寬闊的白色翼帶,飛翔姿勢兩翅朝下扇動,身體呈弓狀,站立時不住地點頭、擺尾。棲息於低山丘陵和山腳平原一帶的江河沿岸、湖泊、水庫、水塘岸邊,也出現於海岸、河口和附近沼澤濕地。常單獨或成對活動,非繁殖期亦成小群。常活動在多沙石的淺水河灘和水中沙灘或江心小島上。主要以鞘翅目、直翅目、夜蛾、螻蛄、甲蟲等昆蟲為食,也吃螺、蠕蟲等無脊椎動物和小魚。繁殖於歐亞大陸,南到地中海、伊朗、阿富汗和喜馬拉雅山,東到日本;越冬於歐洲南部。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磯鷸
  • 拉丁學名:Actitis hypoleucos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鳥綱
  • 鴴形目
  • 鷸科
  • 鷸屬
  • :磯鷸
  • 亞種:無亞種
  • 命名者及年代:Linnaeus, 1758
  • 英文名稱:Common Sandpiper
外形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遷徙,習性,食性,分布範圍,世界分布,中國分布,繁殖方式,亞種分化,種群現狀,保護級別,

外形特徵

磯鷸的頭、頸、背、翅覆羽和肩羽橄欖綠褐色具綠灰色光澤。各羽均具細而閃亮的黑褐色羽乾紋和端斑,其中尤以翅覆羽、三級飛羽、肩羽、下背和尾上覆羽最為明顯。飛羽黑褐色,除第一枚初級飛羽外,其他飛羽包括次級飛羽內翈均具白色斑,且越往裡白色斑越大,到最後兩枚次級飛羽幾乎全為白色。翼緣、大覆羽和初級覆羽尖端亦綴有少許白色。中央尾羽橄欖褐色,端部具不甚明顯的黑褐色橫斑,外側尾羽灰褐色具白色端斑和白色與黑褐色橫斑。眉紋白色,眼先黑褐色。頭側灰白色具細的黑褐色縱紋。頦、喉白色,頸和胸側灰褐色,前胸微具褐色縱紋,下體餘部純白色。腋羽和翼下覆羽亦為白色,翼下具兩道顯著的暗色橫帶。冬羽和夏羽相似,但上體較淡,羽軸紋和橫斑均不明顯,頸和胸微具或不具縱紋,翅覆羽具窄的皮黃色尖端。
磯鷸磯鷸
幼鳥似成鳥非繁殖羽,但羽緣多綴有皮黃色,翅上覆羽和尾上覆羽尖端綴有顯著的皮黃褐色橫斑。 虹膜褐色,嘴短而直、黑褐色,下嘴基部淡綠褐色,跗蹠和趾灰綠色,爪黑色。
大小量度:體重♂41-59g,♀40-61g;體長♂160-200mm,♀183-214mm;嘴峰♂24-26mm,♀24-26mm;翅♀105-117mm,♀104-110mm;尾♂54-76mm,♀50-67mm;跗蹠♂18-28mm,♀23-29mm。(註:雄性—♂;雌性—♀)
(註:磯鷸圖冊網址)

棲息環境

棲息於低山丘陵和山腳平原一帶的江河沿岸、湖泊、水庫、水塘岸邊,也出現於海岸、河口和附近沼澤濕地,特別是遷徙季節和冬季。夏季亦常沿林中溪流進到高山森林地帶,如在長白山原始森林就曾上到海拔1800米的高山冰場。

生活習性

遷徙

中國北部為夏候鳥,南部為冬候鳥。春季於3月末4月初即有個體遷到長白山繁殖地,大量在4月中下旬,秋季於9-10月遷離繁殖地南遷。常單獨、成對或成小群遷徙。

習性

常單獨或成對活動,非繁殖期亦成小群。常活動在多沙石的淺水河灘和水中沙灘或江心小島上,停息時多棲於水邊岩石、河中石頭和其他突出物上,有時也棲於水邊樹上,停息時尾不斷上下擺動。性機警,行走時步履緩慢輕盈,顯得不慌不忙,同時頻頻地上下點頭,有時亦常沿水邊跑跑停停。受驚後立刻起飛,通常沿水面低飛,飛行時兩翅朝下扇動,身體呈弓形。也能滑翔,特別是下落時。常邊飛邊叫,叫聲似‘磯-磯-磯-’聲。

食性

主要以鞘翅目、直翅目、夜蛾、螻蛄、甲蟲等昆蟲為食,也吃螺、蠕蟲等無脊椎動物和小魚以及蝌蚪等小型脊椎動物。常在湖泊、水塘及河邊淺水處覓食,有時亦見在草地和路邊覓食。

分布範圍

世界分布

分布於阿富汗、阿爾巴尼亞、阿爾及利亞、安道爾、安哥拉 、亞美尼亞 、澳大利亞、奧地利、亞塞拜然、巴林、孟加拉國、白俄羅斯、比利時、貝寧、不丹、波士尼亞和黑塞哥維那、波札那、英屬印度洋領地汶萊、保加利亞、布吉納法索、蒲隆地、高棉、喀麥隆、維德角、中非共和國、查德、中國、聖誕島、科科斯(基林)群島、葛摩、剛果民主共和國、象牙海岸、克羅地亞、賽普勒斯、捷克共和國、丹麥、吉布地、埃及、赤道幾內亞、厄利垂亞、愛沙尼亞、衣索比亞、芬蘭、法國、加彭、甘比亞、喬治亞、德國、加納、直布羅陀、希臘、關島、幾內亞、幾內亞比索、匈牙利、印度、印度尼西亞、伊朗伊斯蘭共和國、伊拉克、愛爾蘭、以色列、義大利、日本、約旦、哈薩克斯坦、肯亞、韓國、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科威特、吉爾吉斯斯坦、寮國人民民主共和國、拉脫維亞、黎巴嫩、賴索托、賴比瑞亞、利比亞、列支敦斯登、立陶宛、盧森堡、澳門、馬其頓、馬達加斯加、馬拉威、馬來西亞、馬爾地夫、馬里、馬爾他、茅利塔尼亞、模里西斯、馬約特島、密克羅尼西亞聯邦、摩爾多瓦、蒙古、黑山、摩洛哥、莫三比克、緬甸、納米比亞、尼泊爾、荷蘭、新喀里多尼亞、尼日、奈及利亞、北馬里亞納群島、挪威、阿曼、巴基斯坦、帛琉、巴勒斯坦占領區、巴布亞新幾內亞、菲律賓、波蘭、葡萄牙、卡達、留尼旺島、羅馬尼亞、盧安達、聖多美和普林西比、沙烏地阿拉伯、塞內加爾、塞爾維亞、塞席爾、獅子山、新加坡、斯洛伐克、斯洛維尼亞、索羅門群島、索馬里、南非、南蘇丹、西班牙、斯里蘭卡、蘇丹、史瓦濟蘭、瑞典、瑞士、阿拉伯敘利亞共和國、塔吉克斯坦、坦尚尼亞聯合共和國、泰國、東帝汶、多哥、突尼西亞、土耳其、土庫曼斯坦、烏干達、烏克蘭、阿拉伯聯合酋長國、英國、烏茲別克斯坦、萬那杜、越南、西撒哈拉、葉門、尚比亞、辛巴威。
磯鷸分布圖磯鷸分布圖
旅鳥:法羅群島、斐濟、冰島、吉里巴斯、紐西蘭、薩摩亞、夏威夷群島。
繁殖於歐亞大陸,南到地中海、伊朗、阿富汗和喜馬拉雅山,東到日本;越冬於歐洲南部、地中海、伊拉克、波斯灣、非洲、馬達加斯加、阿拉伯、印度、斯里蘭卡、中南半島、菲律賓、紐幾內亞和澳大利亞。

中國分布

分布於中國北京(密雲、延慶、懷柔、房山)、天津(大港)、河北(石臼坨、北戴河、灤南、平泉、衡水)、山西(方山)、內蒙古(達賚湖、扎蘭屯、海拉爾、莫力達瓦旗、赤峰、達里諾爾、烏梁素海、東勝)、遼寧(朝陽、錦州、康平、蓋縣、大連、旅順、本溪、寬甸、丹東、鴨綠江口)、吉林(長白山、延吉、圖們江)、黑龍江(大興安嶺、呼瑪、小興安嶺、帶嶺、哈爾濱、嫩江、鏡泊湖、興凱湖、饒河)、西藏(日土、班公湖、波密、噶爾、改則、當雄、米林、拉薩、喜馬拉雅山地區)、陝西(周至、洋縣、漢中、佛坪、西鄉、陝北)、甘肅(黑河流域、蘭州、天水、武都)、青海(共和、門源、祁連、剛察、青海湖、瑪多、稱多、玉樹、格爾木、柴達木盆地)、寧夏(六盤山、中衛)、新疆(帕米爾高原、崑崙山、天山、伊犁河、阿爾泰山)(繁殖鳥,旅鳥);山東(黃河口)、河南(孟津)、安徽、江蘇(鹽城、射陽、高郵、太湖、常熟、蘇州)、上海(崇明、奉賢、九段沙、佘山)(旅鳥);長江流域及以南地區,湖北(武漢)、湖南(沅江、長沙、岳陽)、浙江(杭州、寧波、鄞縣、象山、寧海、仙居、台州、溫州、江山)、福建(霞浦、寧德、福州、福清、長樂、惠安、泉州、廈門、金門、龍海)、江西(婺源、撫州、鄱陽湖),西至四川(成都、南充、萬源、南江、宜賓、樂山、峨眉、美姑、雷波、峨邊、雅安、漢源、寶興、西昌、會東、米易、道孚、松潘)、重慶(萬縣、巫山、南川、秀山),南至雲南(昆明、嵩明、宜良、昭通、江川、通海、元江、景東、永德、箇舊、寧蒗、景洪、勐臘、大理、麗江)、貴州(赤水、清鎮、興義、金沙、羅甸、貴陽)、廣西(資源、桂林、寧明、梧州、北海、橫縣)、廣東(肇慶、陽春、佛山、鼎湖、珠江口、深圳、高要、澄海、揭陽、三水、潮安、海豐、陸豐、硇洲島)、海南(瓊山、壩王嶺、白沙、文昌、樂東、瓊海、屯昌、陵水、瓊中、東方)、東沙群島(東沙島)、西沙群島(珊瑚島)、南沙群島、台灣、(蘭嶼)及澎湖列島、香港、澳門(旅鳥,冬候鳥;偶見留鳥)。
在中國繁殖於西北及東北,冬季在南部沿海、河流及濕地越冬,遷徙時大部地區可見。

繁殖方式

繁殖期5月初至7月末。繁殖前雄鳥極為活躍,常在巢區附近頻繁地來回飛翔,同時不斷發出悅耳的叫聲,尤其是早晨和黃昏,中午較為安靜。雌鳥不及雄鳥活躍,多隨雄鳥活動。交尾前雄鳥張開兩翅,蓬鬆著羽毛,激動地圍繞著雌鳥前後左右來回奔跑。雌鳥此時則蹲在地上,展翅翹尾,雄鳥立刻進行交配。交配時雌雄鳥均發出‘唧-唧-唧-’的叫聲。交尾後雌雄分開,雄鳥常遠離雌鳥站在河邊石頭上。有時亦出現爭偶現象,兩隻雄鳥彼此以翅膀和嘴攻擊對方,直至一方逃走。通常營巢於江河岸邊沙灘草叢中地上,也有在江心或湖心小島和河漫灘營巢的。
巢距水邊不遠,一般不超過40m。多置巢於較為隱蔽的草叢或灌叢中,有的則完全裸露於河邊沙灘上。由於巢和卵的顏色同四周環境很相似,因此一般難於發現。雌雄共同營巢。巢甚簡陋,通常利用河邊現成凹坑,或由親鳥在地上扒一小坑,內墊有少許草莖和草葉,也有僅鋪一些像豆粒大小的砂礫作巢材的。巢的大小為外徑10.5~12.0cm×12.0~13.8cm。內徑8.5~9.0cm×8~9cm,深3.0~3.8cm。
在長白山最早於5月初開始營巢,大量在5月中旬至5月末,也有遲至6月中旬還見有營巢的。每巢營造時間5~6天,築好巢後即開始產卵。1年繁殖1窩,每窩產卵4~5枚,1天產1枚卵。在長白山最早在5月初即有個體開始產卵,一直持續到6月末還有產卵的個體。卵通常鈍端向上,直立而整齊的排列於巢中,卵為梨形,肉紅色或土紅色,被暗紅褐色斑點,尤以鈍端較密。隨著孵卵的進行,顏色逐漸變暗。大小據6窩23枚卵的測量為33~36.5mm×25.5~27.7mm。
卵產齊後即開始孵卵,由雌鳥單獨承擔,雄鳥不參與孵卵活動,而在巢附近警戒,常站在離巢10m外位置較高的石頭或沙灘卵石上,警惕地觀望著四周,如發現入侵者進入巢區,則立刻飛起,圍繞在入侵者上空鳴叫,直至入侵者離開。雌鳥則晝夜在巢中孵卵,剛開始孵卵時每天早、中、晚各離巢1次約1小時外出覓食,後期則每天僅離巢1次。雌鳥離巢時先從巢中偷偷地跑出來,往外疾走10多米以後才飛起,並開始鳴叫。回巢時亦是先降落在離巢10多米遠的地方,然後四處張望,見四周無人時則急速跑到巢邊,毫無聲響地偷偷進入巢內孵卵,警惕性極高,孵化期21±1天。
雛鳥早成性,剛孵出時體重僅7.5g,體長80mm,全身被有豐滿的絨羽,背灰色,腹白色,背部從頭至尾有一黑褐色縱紋。剛孵出不久即能行走和奔跑,若有危險,立刻離巢四處逃竄,藏匿於附近草叢中或石頭下,待危險過去後.又回到巢中。在巢停留1晝夜後,即離巢跟隨親鳥活動。離巢時親鳥先在巢邊‘gi-gi-gi-’地鳴叫幾聲,然後邊鳴叫邊疾走,走一段距離後再返回到遠遠落在後面的雛鳥身邊鳴叫,然後又向前邊叫邊疾走,直到把幼鳥引離巢區進入水邊覓食。覓食時親鳥仍不停地鳴叫,以照應分散覓食的幼鳥。而雄鳥此時仍站在稍遠處石頭上擔任警戒,一旦發現危險信號,立刻飛到空中鳴叫不已,雌鳥聞聲也立刻飛入空中鳴叫。雛鳥聽到親鳥的報警聲,立刻向四處逃散,很快藏匿在草叢中或石頭下。這樣在親鳥帶領下經過約1個月時間,雛鳥即能飛翔和獨立生活。

亞種分化

單一物種,無亞種。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布範圍廣,數量較普遍。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保護級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