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秋節

磨秋節

五月份在戌日或亥日舉行,稱“五月年”;六月份選其中間的3~5日舉行,稱“六月年”,哈尼人叫“苦扎扎”節。“五月年”、“六月年”均為磨秋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磨秋節
  • 外文名:無
  • 民族:哈尼人
  • 日期:農曆的五月或六月
節日傳說,磨秋簡介,磨秋玩法,

節日傳說

很久以前,哈尼族山寨住著兩兄妹,哥哥叫呵朗,妹妹叫阿昂。阿朗武藝過人,阿昂聰明秀麗,兩個都愛幫助鄉親們做事。 那時候,天上的太陽和月亮出沒不定,有時一出來就是幾天, 有時幾天不出來,使莊稼不能正常生長。阿朗和阿昂兄妹商議到天上去分頭說服太陽和月亮有規律地出沒。這天,兄妹倆砍來栗木,創製了磨秋,他們騎上磨秋,磨秋秋飛快地旋轉起 來,把阿朗和阿昂送上了天空,找到了太陽和月亮。兄妹倆費盡口舌,終於說服了太陽和月亮,商定太陽白天出,月亮晚上 出。
從此,太陽和月亮就有規律地出沒,莊稼生長得很好,年年豐收。可是,兩兄妹再也沒有回來。
為了紀念他們,每年農曆五月的豬日或狗日,哈尼山寨都要開展轉磨秋的活動,同時,各家各戶還殺雞殺鴨,春糯米耙粑,祭拜天地和磨秋的發明者——阿朗和阿昂。從此形成節日。

磨秋簡介

在我國西南少數民族地區還流行有磨秋、風車鞦韆等鞦韆形式。
磨秋又可分成兩種,一種叫轉磨秋,另一種叫磨擔秋。
轉磨秋在中間有一立柱,其頂有軸,上系四繩,繩末各有一環,由四人抱環旋躍為戲,狀如推磨,故曰轉磨秋。
磨擔秋的玩法是,取一根長1~2米,直徑約15厘米的硬木固定豎於場地上,頂端削細作軸;另選一根長約10米、直徑與木柱相當的木桿,中間鑿凹,橫置於立柱頂上,即搭成磨擔秋。木桿兩端騎坐對等人數,騎坐者用腳蹬地略跑數步後,即迅速騎上木桿或匍匐桿頭,木桿即磨一般旋轉,兩端上下升沉,又似挑擔時扁擔的上下起伏,故稱磨擔秋。隨著木桿的旋轉起伏,落地的一方用腳蹬地,增加動力,使桿彈起,這樣,木桿兩端交替上下,旋轉不止。
磨擔秋以雲南、貴州、廣西等地區的傣、景頗、苗、壯、哈尼、布依、仡佬族為盛,其中哈尼族最為典型。

磨秋玩法

磨秋就是用堅硬的栗木栽在地面,頂端削尖作軸心,再把數丈長的松木橫桿的中間段鑿凹架上即成。打磨秋時,橫桿兩端騎坐或爬上相等的人,輪流以腳蹬地使磨秋起落旋轉,像磨一樣,所以叫磨秋。
轉秋比較複雜,就是在相對距離三四米處各栽一棵長四米左右的粗壯栗木,頂端鑿出滑槽,用一根木頭為橫桿搭入滑槽,橫桿中間串上約兩米左右的X形的四根木頭,每X形的頂端繫上一根纜繩,人坐其中,每端可坐一人或二人,整個轉秋可坐四人或八人。坐者面向外,腳落地的人一蹬地就反轉起來;越轉越快,飛快時像球在轉,所以叫轉秋。
甩秋就是漢族常打的鞦韆,將兩股棕繩的一頭系在大樹橫出的粗壯樹枝上,下端約距地面70厘米處的繩兩端拴一塊小木板,人站在踏板上,兩手抓住棕繩,一蹲一站,甩秋就盪起來了。
這天,寨門牆上掛滿了竹筒,竹筒里插有松枝、秧苗、花椒枝,祀求稻穀飽滿。天黑前,把竹筒取回家時,祭磨秋儀式開始了。這時,磨秋的一頭紮上火把,旁邊的人端著擺滿飯菜的竹簸箕祭秋。主持人把一杯杯酒灑在磨秋上,預祝五穀豐登,人畜康泰,然後把磨秋轉三轉,使點燃火把的那頭3次高高地轉向東方,迎接天神降臨,保護哈尼人的莊稼。第三天,太陽一出山,栽秧號吹響了,男男女女擁向秋場,磨秋翻飛人歡笑。
打過鞦韆,串寨開始了!小伙子們有的穿上了女裝,有的用鍋底灰煙把臉畫得花里胡哨的,有的戴上假面具,有的穿上了扯成一條條布片的褲子,有的腰上還掛著響鈴,總之你想怎么打扮就怎么打扮。千姿百態的哈尼族小伙子走村串寨,姑娘們合著鼓點跳起了猴舞,迎接串寨的隊伍。小伙子們接過姑娘手上的花毛巾,請姑娘們讓到一邊,聳肩歪頸,扭動腰身,手足並用,跳起了詼諧的鼓舞。一時之間,有人跳鼓舞,有人打秋,人人精神煥發,盡情歡樂,滿場都是歡笑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