磚塔嶺社區

磚塔嶺,哈塌嵐,從那兒走,出身兒汗。”這是流傳在嶗山西南麓一帶已經有一百餘年的歌謠。歌謠形象地說明這兩處地方道路崎嶇不平、險峻陡峭、極不易行。磚塔嶺分舊村和新村。舊村在沙子口街道辦事處駐地以東7公里處,位於南窯村的煙雲澗自然村之東北的山上,是一個盤踞山坳的山村。1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磚塔嶺社區
  • 別名:磚塔嶺
  • 所屬地區:煙雲澗村
  • 地理位置:嶗山西南麓
  • 人口:101人
歷史變遷,自然環境,經濟建設,

歷史變遷

997年該村搬遷到山下煙雲澗村的西側平緩處,與舉村搬遷的馬鞍子村合居一處,磚塔嶺村居東,馬鞍子村居西,兩村各自行使自己的管理許可權。磚塔嶺村現有村民37戶,101人,有王、李、曲、姜、林等姓氏。
大約在清乾隆末年或嘉慶初年,登瀛村的王德興兄弟二人來到這裡,見此雖處嶗山山脈腹地,但周邊山峰環繞,山溝地段地勢平緩,且水草豐茂,可南瞰大海;清和濕潤的東南風吹拂,凜冽罡風侵蝕不到,是生活居住的絕佳之處。於是便帶著自己的妻小來這裡壘牆造屋、闢土墾荒、定居下來。後來南姜村的曲姓、大河東村和王哥莊街道青山村的朱、姜、林姓陸續遷來,漸成村落。因為村南嶺上原有一倒塌的磚塔,故名磚塔嶺村。

自然環境

磚塔嶺舊村是一個自然環境相當優美的村莊。嶺東有洞,大如屋,上鐫“金壁洞”三字,因洞壁石呈黃色而得名;離此洞不遠,還有銀壁洞,洞上也有題刻,但字跡已漫漶不清。明代黃宗昌《嶗山志》記為:“磚塔嶺,自下而上至嶺,甫八里許,其風物遂與下方殊,長林蒼崖,幽然絕塵矣。”《膠澳志》亦載:“越煙雲澗、磚塔嶺可達巨峰,道尤險僻,風景亦更為奇瑰。”這裡地勢較高,海拔近百米,三面環山,一面朝海,山上松林茂密,空氣清新;發源於嶗山南麓前鳳庵澗的河水順山勢滾滾而下,在村後打了一個彎後向村東湧入流清河水庫,非常適合人類居住。磚塔嶺村房屋建造得很有特色,雖說是普通的農居,但錯落有致,屋後植楸樹、梧桐,門前為杏樹、櫻桃,幾乎家家屋前都有畦壠整齊的小菜園,瓜果蔬菜,生意盎然;另外,潺潺的山溪、搖曳的修竹,襯托著周邊青翠的山巒,極具詩情畫意。即墨著名學者周至元先生早先遊歷到此,曾讚嘆這裡“人家盡在雲中住,修竹遮門石作牆”。大概在清朝同治或光緒年間,有一位來自南方的讀書人經磚塔嶺村攀嶗頂,也留詩一首:“夏木陰陰日欲昏,人家三兩不成村,北來潤水南流水,漱玉聲中犬吠門”,這是多么美的一幅山居圖啊!

經濟建設

1996年磚塔嶺村在煙雲澗村西建起了26棟現代化樓房,村民從此結束了幾百年身居大山的歷史。2004年該村經濟總收入650萬元,人均收入5686元。
根據青島市嶗山區人民政府檔案嶗政發[2004]230號《青島市嶗山區人民政府關於同意流清河等36個村委會改為社區居委會的批覆》,由村委會改為社區居委會。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