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鹽岩孔縫演化機制與天然氣遠移聚集關係的研究》是由地礦部石油地質中心實驗室擔任第一完成單位,由陳彥華、劉鶯、陳偉鈞、豐軒增為主要完成人的科研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碳酸鹽岩孔縫演化機制與天然氣遠移聚集關係的研究
- 第一完成單位:地礦部石油地質中心實驗室
- 主要完成人:陳彥華、劉鶯、陳偉鈞、豐軒增
- 項目類別:科研項目
成果信息,成果摘要,
成果信息
成果登記號 | 19950287[07467] |
成果名稱 | 碳酸鹽岩孔縫演化機制與天然氣遠移聚集關係的研究 |
第一完成單位 | 地礦部石油地質中心實驗室 |
主要完成人 | 陳彥華、劉鶯、陳偉鈞、豐軒增 |
研究起始日期 | 1991-06-01 |
研究終止日期 | 1994-12-14 |
主題詞 | 天然氣;油氣運移;油氣聚集;碳酸鹽岩;孔隙;裂隙 |
任務來源 | 01 |
成果摘要
研究取得以下新進展和認識: 1、利用自行研製的熱循環對流裝置,在高溫條件下對碳酸鹽物質的遷移規律和實際遷移能力進行了動態定量模擬實地驗證了熱循環對流是深部成岩流體有效的驅動機制。 2、通過孔含量和測溫資料與孔縫演化相結合的研究,在烴類運移通道、運移相態混源等方面取得了重要地質認識。 3、首次提出將碳酸鹽岩孔縫演和封閉兩大演化系列並根據碳酸鹽岩重結晶作用、白雲岩化作用和封閉岩次生溶孔形成的主要機制,相應地建立了封閉體系碳酸鹽岩重結晶-、白雲岩化-差異溶解模式和碳酸鹽岩深部熱循環對流與孔隙預測地質4、通過碳酸鹽岩大量裂縫薄片的觀察和研究,發現原先開放系統中的壓深部封閉體系後可轉化為張性縫並可出現多次的張開。 5、通過對氣藏特徵和成藏條件的典型解剖,建立了相應的成藏模式和預測評價模類氣藏的勘探新思路,指出早期成岩圈閉是晚期構造圈閉油氣富集的基立了早期成岩圈閉與晚期構造圈閉相結合的評價預測模式。 6、指向斜和翼部具有尋找石炭系成岩圈閉的良好前景;川中古隆起及其周邊組成岩圈團的良好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