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約束內生條件下的中國最優增長路徑選擇

碳約束內生條件下的中國最優增長路徑選擇

《碳約束內生條件下的中國最優增長路徑選擇》是依託同濟大學,由胡靖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碳約束內生條件下的中國最優增長路徑選擇
  • 項目類別: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 項目負責人:胡靖
  • 依託單位:同濟大學
中文摘要,結題摘要,

中文摘要

碳約束正在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緊箍咒,而且既定增長路徑下的約束條件也發生了根本性改變,如人口紅利的逐漸消失,資本稀缺性發生根本性轉變。如何突破約束條件,確立最優增長路徑與碳減排的協調關係是保障我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根本。.本課題研究依據最優增長理論,在對拉姆齊意義的增長模型MIND-RS進行跨期動態最佳化的基礎上,充分考慮勞動力供給、資本及碳減排的約束條件,利用PcGets方法的求解,擬合得到最優增長路徑與碳減排、勞動力約束和資本的動力學函式。並在此基礎上估計總體碳排放特徵,交叉計算不同行業在不同減排路徑下的潛在收益與損失,並提出碳減排的最佳化路徑與政策安排。從而確立最優增長與碳減排的協調關係。.該研究對於最優增長路徑由單一向多重約束條件的推廣具有創新意義,同時,對於協調增長與碳減排的矛盾,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與環境治理的雙贏具有現實意義。

結題摘要

高速發展而帶來的環境問題日益嚴重,在國際減排壓力和國內各界的普遍關注下,碳約束已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緊箍咒,這說明在既定增長路徑下的約束條件隨即發生了根本性改變。而如何突破環境約束,確立最優增長路徑與碳減排的協調關係是保障我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關鍵。課題圍繞碳減排約束與經濟成長展開。考慮到最優增長路徑的選擇及政策安排的最終可實施性,最佳化了原設計的增長模型而從經濟成長的不同領域,針對碳約束突出的關鍵問題分別設計。 我國是生產大國同時也是出口大國,國際貿易致使國家遭受了嚴重的環境污染,也承擔了過多不合理的減排責任。因此,碳約束下的貿易發展亟需探究。我國傳統貿易理論並未把碳要素作為生產要素加以考慮,而隨著碳排放所帶來的環境污染問題的日益嚴峻,碳要素已成為一項不可忽視的成本影響著一國在國際貿易中的比較優勢。課題研究拓展了傳統比較優勢模型和資源稟賦模型,提出碳要素成本內生化後的出口模式。並得出若我國單方面實行碳要素成本內部化,會降低我國碳密集型產品的比較優勢,但同時也會增加非碳密集型產品比較優勢的觀點。在此基礎上引入碳要素密集度指標驗證出口產品的顯性比較優勢與生產該類產品二氧化碳排放量之間的關係,考察和驗證了碳要素成本內部化對我國出口貿易競爭優勢的影響,提出了最佳化我國對外貿易發展模式的政策思路。 考慮到碳關稅徵收的可能性,課題研究確立了以整體經濟成長、國際貿易摩擦、出口量、環境影響以及行業發展作為最優方案評判依據的準則層。以國內提前逐步徵稅、出口企業轉型、高碳企業生產轉移、技術革新實現減排和貿易結構調整作為應對碳關稅策略選擇方案的決策層,通過篩選檢驗,最終提出技術革新和出口企業轉型同時輔以貿易結構的調整可以較好地應對碳關稅對我國的影響。 在碳排放權分配領域,課題研究立足於祖父原則,導入行業因素,兼具公平與效率原則將行業GDP與碳排放需求相結合,基於我國31個省市自治區2001年至2010十年的數據以不同行業GDP產出做權重與各省所包含行業碳排放強度相乘求和確定碳排放權的分配。通過對比分析各省碳排放權比重的變化,顯示出兼具公平與效率原則進行碳排放權分配的合理性和公平性。 進一步的研究包括:第一,關於碳稅設計及其對經濟的影響;第二,基於消費側資源環境問題,如利用居民消費數據呈現碳足跡;人口結構、城鎮化等與碳排放的關係;環境基尼係數的核算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