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血千秋:抗日陣亡將軍錄》根據現有的相關文獻資料。抗日戰爭時期,中國軍隊具有少將以上軍銜犧牲在戰場上的有116人(包括八路軍將領左權)之多。《碧血千秋:抗日陣亡將軍錄》以當時政府的檔案為基礎,參考了大量嚴肅的史學著述。為這116位為國捐軀的將軍每人做—抗戰小傳,儘量附上本人的照片。 《碧血千秋:抗日陣亡將軍錄》作者研究抗戰史有年。為《碧血千秋:抗日陣亡將軍錄》的寫作蒐集了豐富詳實的資料。其有感於坊間長期流傳的一些關於這些將領虛浮或不實的信息。立志寫一部經得起時間考驗的著述。以緬懷和紀念這些以身報國,戰死沙場的英烈。書後附有犧牲後追晉少將以上軍銜者名錄等。 根據已公開的當時政府檔案以及日本軍方檔案,《碧血千秋:抗日陣亡將軍錄》為對犧牲在抗日戰場上的將軍資料迄今統計最為完全者。
基本介紹
- 書名:碧血千秋:抗日陣亡將軍錄
- 出版社:武漢大學出版社
- 頁數:296頁
- 開本:16
- 品牌:武漢大學出版社有限責任公司
- 作者:胡博 王戡
- 出版日期:2013年6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307107724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圖書序言,
內容簡介
《碧血千秋:抗日陣亡將軍錄》是首次將筆者能夠查閱到的日方的檔案和部隊史作為主要資料來源之一,並與筆者能夠查閱到的我方檔案和部隊史相結合,互相比對,互相參照,盡最大的努力來還原當年的那段歷史,並使讀者能夠清楚地了解到,英烈在最後時刻的作戰對象是日軍的哪個部隊(大部分明確到聯隊,少部分具體到大隊),這在以往的傳記中,是絕無僅有的。
圖書目錄
趙登禹
佟凌閣
黃梅興
馬玉田
睦宗熙
蔡炳炎
張成義
梁鑒堂
姜玉貞
郝夢齡
劉家麒
鄭廷珍
龐漢禎
秦霖
官惠民
張彀中
李伯蛟
朱芝榮
劉啟文
吳克仁
吳桐岡
鄧玉琢
吳繼光
夏國璋
饒國華
楊膺謂
朱赤
高致嵩
易安華
姚中英
司徒非
羅策群
蕭山令
趙錫章
劉震東
王銘章
趙渭濱
劉桂五
陳鐘書
扈先梅
周元
江惟仁
黃啟東
李必蕃
鄧佐虞
朱家麟
彭璋
易式谷
馬威龍
陳德馨
王錫山
鐘芳峻
范藎
朱炎暉
徐積璋
林英粲
龔選登
王禹九
陳安寶
唐聚五
方叔洪
馬秉忠
馬玉仁
鄭作民
鐘毅
張敬
張自忠
蔣志英
金述之
王竣
陳文杞
梁希賢
劉克信
唐淮源
寸性奇
萬金聲
張世惠
金崇印
石作衡
賴傳湘
李翰卿
王儒欽
武士敏
董續嚴
左權
戴安瀾
姜寶德
胡義賓
王鳳山
張慶澍
王立業
胡式禹
周復
張植桴
魏鳳韶
邵恩三
黃德興
彭士量
許國璋
孫明瑾
黃永淮
呂公良
盧廣偉
王宇震
李家鈺
蕭孝澤
陳紹堂
王劍岳
餘子武
王甲本
史蔚馥
闞維雍
陳濟桓
呂旃蒙
胡厚基
齊學啟
附錄一:抗日戰爭期間非作戰時陣亡的將軍名錄
附錄二:在對日作戰時陣亡的追晉(贈)陸軍中(少)將的上校職軍官名錄
參考資料
佟凌閣
黃梅興
馬玉田
睦宗熙
蔡炳炎
張成義
梁鑒堂
姜玉貞
郝夢齡
劉家麒
鄭廷珍
龐漢禎
秦霖
官惠民
張彀中
李伯蛟
朱芝榮
劉啟文
吳克仁
吳桐岡
鄧玉琢
吳繼光
夏國璋
饒國華
楊膺謂
朱赤
高致嵩
易安華
姚中英
司徒非
羅策群
蕭山令
趙錫章
劉震東
王銘章
趙渭濱
劉桂五
陳鐘書
扈先梅
周元
江惟仁
黃啟東
李必蕃
鄧佐虞
朱家麟
彭璋
易式谷
馬威龍
陳德馨
王錫山
鐘芳峻
范藎
朱炎暉
徐積璋
林英粲
龔選登
王禹九
陳安寶
唐聚五
方叔洪
馬秉忠
馬玉仁
鄭作民
鐘毅
張敬
張自忠
蔣志英
金述之
王竣
陳文杞
梁希賢
劉克信
唐淮源
寸性奇
萬金聲
張世惠
金崇印
石作衡
賴傳湘
李翰卿
王儒欽
武士敏
董續嚴
左權
戴安瀾
姜寶德
胡義賓
王鳳山
張慶澍
王立業
胡式禹
周復
張植桴
魏鳳韶
邵恩三
黃德興
彭士量
許國璋
孫明瑾
黃永淮
呂公良
盧廣偉
王宇震
李家鈺
蕭孝澤
陳紹堂
王劍岳
餘子武
王甲本
史蔚馥
闞維雍
陳濟桓
呂旃蒙
胡厚基
齊學啟
附錄一:抗日戰爭期間非作戰時陣亡的將軍名錄
附錄二:在對日作戰時陣亡的追晉(贈)陸軍中(少)將的上校職軍官名錄
參考資料
圖書序言
抗日戰爭,是中國近代史上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國共兩黨合作的前提下,全國各族人民、各民主黨派、抗日團體,以及愛國人士和海外僑胞都參與到了這場捍衛國土抵禦外辱的戰爭中。
本書的主題,是記錄在抗日戰場上為民族和國家英勇捐軀的英烈將軍們的相關事跡,按照殉職的時間順序來為他們逐一立傳。為了能夠更準確地記錄他們的生平和其他相關信息,本書在寫作時參考了大量的檔案、回憶錄和官修戰史。
值得一提的是,本書是首次將筆者能夠查閱到的日方的檔案和部隊史作為主要資料來源之一,並與筆者能夠查閱到的我方檔案和部隊史相結合,互相比對,互相參照,盡最大的努力來還原當年的那段歷史,並使讀者能夠清楚地了解到,英烈在最後時刻的作戰對象是日軍的哪個部隊(大部分明確到聯隊,少部分具體到大隊),這在以往的傳記中,是絕無僅有的。
本書的另一個特點,是澄清了國民政府時期的“官位”和“職銜”制度(詳見說明二),以新的收錄標準(詳見說明一)對抗日戰爭中到底陣亡了多少將軍進行了重新統計。總計收錄116位對日戰鬥時陣亡或被俘遇害的英烈為主文,另收錄17位因遭到空襲遇難或受作戰影響自戕的英烈為附錄一,29位明確被追贈(晉)將軍的英烈為附錄二,便於讀者區分哪些是被政府追贈(晉)官位為陸軍中(少)將者,哪些是被軍方晉級為中(少)將者。
對於長久存在的一些訛誤,本書也在立傳時進行了修訂,以正視聽,並去除了以往各類著作中收錄的訛傳的“陣亡將軍”。如所謂的第75師副師長吳國璋(查無此人)、預備第10師參謀長藍運東(實際並未陣亡)等。
筆者相信,本書與以往的同類著作存在著很大的不同之處,更能為讀者提供極具價值的史料信息、本書內容的主要信息來源以查到的檔案和文獻為依據,如查不到可靠根據或記載比較模糊的內容,則根據當事人同僚或後代的回憶為基礎進行推定,並作出適當的表述。但限於筆者的能力,部分內容仍有可能出現錯漏之處,讀者如有發現,歡迎批評指正,便於筆者及時修訂。
本書在寫作過程中承蒙如下朋友的幫助和支持,他們是(排名按姓氏筆畫為序):馬雷、馬民康、於浩洋、王睿、王仕豪、王祖誠、葉泉宏、馮傑、朱曉明、朱穎玥、劉小詣、陳昇、蘇海、余戈、楊葆森、楊家宏、楊鎮毓、楊曉鵬、吳勇、陸強、金一鳴、林唯聖、黃勇、趙良宇、高明輝、郭東風、黃勇、戚厚傑、章騫、蔡朋岑、譚飛程、潘穎、霍安治、薛斌、戴峰、瞿元超,在此特致以誠摯的謝意,祝他們身體健康、家庭美滿、事業風順。
2013年4月
本書的主題,是記錄在抗日戰場上為民族和國家英勇捐軀的英烈將軍們的相關事跡,按照殉職的時間順序來為他們逐一立傳。為了能夠更準確地記錄他們的生平和其他相關信息,本書在寫作時參考了大量的檔案、回憶錄和官修戰史。
值得一提的是,本書是首次將筆者能夠查閱到的日方的檔案和部隊史作為主要資料來源之一,並與筆者能夠查閱到的我方檔案和部隊史相結合,互相比對,互相參照,盡最大的努力來還原當年的那段歷史,並使讀者能夠清楚地了解到,英烈在最後時刻的作戰對象是日軍的哪個部隊(大部分明確到聯隊,少部分具體到大隊),這在以往的傳記中,是絕無僅有的。
本書的另一個特點,是澄清了國民政府時期的“官位”和“職銜”制度(詳見說明二),以新的收錄標準(詳見說明一)對抗日戰爭中到底陣亡了多少將軍進行了重新統計。總計收錄116位對日戰鬥時陣亡或被俘遇害的英烈為主文,另收錄17位因遭到空襲遇難或受作戰影響自戕的英烈為附錄一,29位明確被追贈(晉)將軍的英烈為附錄二,便於讀者區分哪些是被政府追贈(晉)官位為陸軍中(少)將者,哪些是被軍方晉級為中(少)將者。
對於長久存在的一些訛誤,本書也在立傳時進行了修訂,以正視聽,並去除了以往各類著作中收錄的訛傳的“陣亡將軍”。如所謂的第75師副師長吳國璋(查無此人)、預備第10師參謀長藍運東(實際並未陣亡)等。
筆者相信,本書與以往的同類著作存在著很大的不同之處,更能為讀者提供極具價值的史料信息、本書內容的主要信息來源以查到的檔案和文獻為依據,如查不到可靠根據或記載比較模糊的內容,則根據當事人同僚或後代的回憶為基礎進行推定,並作出適當的表述。但限於筆者的能力,部分內容仍有可能出現錯漏之處,讀者如有發現,歡迎批評指正,便於筆者及時修訂。
本書在寫作過程中承蒙如下朋友的幫助和支持,他們是(排名按姓氏筆畫為序):馬雷、馬民康、於浩洋、王睿、王仕豪、王祖誠、葉泉宏、馮傑、朱曉明、朱穎玥、劉小詣、陳昇、蘇海、余戈、楊葆森、楊家宏、楊鎮毓、楊曉鵬、吳勇、陸強、金一鳴、林唯聖、黃勇、趙良宇、高明輝、郭東風、黃勇、戚厚傑、章騫、蔡朋岑、譚飛程、潘穎、霍安治、薛斌、戴峰、瞿元超,在此特致以誠摯的謝意,祝他們身體健康、家庭美滿、事業風順。
2013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