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碧玉光素大盤
- 高:9.6cm
- 口徑:65.3cm
- 底徑:25cm
簡介,工藝特色,相關資料,
簡介
碧玉光素大盤,清,高9.6cm,口徑65.3cm,底徑25cm。
工藝特色
群玉之精出崑崙,吉日甲子天子賓。於西王母瑤池津,行觴介紹簠簋樽。爾時所御器今存,作鎮西極永好完。未入震旦三千年,問今何來不脛偶。準噶爾亡淪世守,阿睦撒納茲竊取。王師深入靖孽醜,於將獲之聯猭走。棄其重器為我有,元英大呂陳座右。咄哉玉盤徒華滋,不可食兮不可衣。連城價詎如窮奇,俘彼禍除可罷師。前歌后舞樂雍熙,瑰玩吾將安用之。擬付剿人一例椎。”末署“乾隆丁丑孟冬之望御題”。鈐 “乾”、“隆”二方篆書印。
相關資料
大玉盤曾屬阿睦爾撒納,此件是清軍繳獲的戰利品,後運至清宮。故宮還藏有另一件類似的大玉盤,是阿睦爾撒納潰逃時未來得及帶走的。它被埋匿於土裡,後農民在耕地時發現。該玉盤上鐵犁損傷的幾處痕跡至今仍清晰可見。從乾隆帝御題的記事詩中可以看出,皇帝深知這兩件大玉盤的歷史價值,命玉匠琢刻御題詩在其上,以作為歷史事件的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