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碧塔重唇魚”有3層嘴唇,故而得名生物學家取的學名叫“中甸高山裸鯉魚”,並考證它是第四紀冰川時期遺傳下來的物種,距今已有250萬年的歷史看這種魚,魚身圓直,有花紋,無鱗似泥鰍。過去,這種裸鯉魚曾被當地藏民視為“神魚”,長期不敢觸犯。只是近些年,有人發現它肉質細嫩,味道鮮美,是魚類菜饈中的珍品,才開了捕撈的禁令。那天,在碧塔海邊的小木屋裡午餐,可品嘗到鮮美可口的清湯重唇魚。那味道之鮮,口感之好,是難以言表的。
形態特徵
體稍側扁,腹部圓,體長約25厘米。頭長而粗壯,吻長,尖出。眼大,側上位,在眼的後上部和前鰓。
蓋骨邊緣有一排粘液腔。口下位,呈弧形,上頜較長。唇厚,肉質,上唇與吻褶間形成一深溝,下唇前面中斷,分成左右2葉。頜須1對,稍短於眼徑。下咽齒3行。鱗中等大,側線鱗45~49。背鰭Ⅲ7,第3不分枝鰭條為光滑而粗壯的硬刺,其起點稍近於吻端。臀鰭Ⅲ6。背部微黑色,腹部白色。幼魚體側有許多黑色的斑點,成魚則無。以浮游生物及水生昆蟲的幼蟲為食。產卵期5~6月。
醉魚典故
逢五月杜鵑花盛開的季節,
碧塔海畔的杜鵑花瓣紛紛飄落於水中,引來游魚,魚兒吞食花瓣後,竟醉倒而飄浮於水面,醉魚和杜鵑就這樣形成了湖面的奇特景觀。據說林中的老熊也會趁月色來撈食昏醉之魚。著名作家馮牧曾描寫了這種景象,從此碧塔海“杜鵑醉魚”的景觀就揚名於世。特有的水,特有的花,特有的動物凝構出這特有的景致、湖光。群山、蒼松古櫟、山花爛漫相映成趣,令人如痴如醉。
“醉魚”不常有只是每年6~7月,香格里拉山花爛漫,碧塔海湖畔各色杜鵲競相開放時,重唇魚才能爭相搶食到飄落湖面的杜鵑花瓣,也才會出現“杜鵲醉魚”的奇觀當然,不是所有大大小小的重唇魚都有機會搶到杜鵲花吃,而成為“醉魚”所以,“醉魚”十分罕見。
到碧塔海自然保護區拍攝到“醉魚”這件事,給我留下了長久的揮之不去的惦念為記述我的心路歷程,寫了一首“七絕”小詩:
中甸香格里拉小
迪慶山殊水亦殊,碧波塔海惹人趨
松蘿緊扎無終止,赤手村姑捉醉魚①
注①:醉魚系碧塔海特有的重唇魚,因食杜鵲花瓣而醉,空手可捉
這首小詩已被甘肅文化出版社出版的《當代百卉題詠》一書選登
藥里作用
【性味】味甘,無毒。
【功能主治】治十年腰脊疼痛,腿膝酸麻,不能行動。
【摘錄】《*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