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情概況
全村國土面積40.62平方公里,海拔2,000.00米,年平均氣溫14.80℃,年降水量780.00毫米,適合種植
水稻 等農作物。全村耕地面積3,120.00畝,人均耕地 1.1畝,林地48,063.20畝。
2006年全村經濟總收入554.5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246.00元。農民收入主要以
種植業為主。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3120.00畝(其中:田2138.00畝,地982.00畝),人均耕地1.09畝,主要種植水稻、小麥、玉米等作物;擁有林地48063.2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304.0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11畝,主要種植
核桃、
板栗等經濟林果; 其他面積7510.30畝。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11年底,全村有790戶通自來水,有0戶飲用井水, 有770戶通電,有47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684戶,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622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198戶。該進村道路為土路 ;距離最近的車站(碼頭)0.20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13.00公里。全村有效灌溉面積為2138.00畝,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0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00畝。該村到2011年底,有22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617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11年
農村經濟總收入1328.92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646.65萬元,畜牧業收入256.29萬元(其中,年內出欄肉豬6165頭,肉牛587頭,肉羊546頭); 林業收入92.36萬元, 第二、三產業收入199.41萬元,
工資性收入85.17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937.00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85.17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461人 ,在省內務工205人,到省外務工256人。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主要銷售往本縣。2011年 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449.97萬元, 該村目前正在發展百合、山藥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種植業產業。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781戶,共鄉村人口2881人,其中男性1480人,女性1401人。其中農業人口2881人,勞動力1797人。 到2011年底,全村參加農村
社會養老保險0;參加農村合作醫療2709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鄉(鎮)衛生院, 距離村委會衛生所1.00公里,距離鎮衛生院13.00公里。 人畜混居的農戶0戶。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碧么完小,中學生就讀到新街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13.00公里,距離中學2.00公里。目前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中,小學生206人,中學生105人。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11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724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790.00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50.00畝。是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資額 0.00 元(人均 元),一事一議籌勞3個(勞均0個)。年末集體總收入2.56萬元,有固定資產35.00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0.00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是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等方式公開。
基層組織
該村設黨小組12個,黨員總數90人,黨員中男黨員73人,女黨員17人。 團員47人。.
人文地理.
龍山石林寺是我鄉乃至我縣著名的佛教活動場所,森林密布,流水潺潺,有“七寺八庵九閣”之說,文物古蹟較多,文化底蘊深厚,旅遊資源豐富。
全村
民族傳統節日文化豐富,自1990年以來,每年均舉辦正月十五的元宵節,及農曆二月十九的龍山廟會(2000年經縣民宗局批准為對外開放的佛教場所)。在民族節日期間,各地人民民眾匯集到碧么街進行文化、文藝、科技等的宣傳,村兩委也通過多種形式的的舉辦和動員,積極宣傳農業農村的相關政策,科技知識,計畫生育,護林防火等,部分商販到活動場進行商品、物資交流,有效的帶動了全村經濟、社會的發展。
新農村建設
自2006年以來,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各地建設
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實施方案,積極組織、開展新農村建設的項目規劃。內容包括生產發展、村容村貌整治、農民增收、鄉風文明、民主管理等方面。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
基礎設施薄弱,人畜飲水困難,交通不便。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
提高糧食和烤菸商品率,鞏固糧煙、
經濟作物面積和養殖業。
地圖信息
地址:楚雄彝族自治州大姚縣瓦拉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