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碣墓誌

碑碣墓誌

碑碣墓誌是指非常集中的陳列墓志銘、石碣、摩崖石刻、碑刻等以文字為表現的文物集群,且這些文物具有相當高的史料和藝術價值。在中國,像這樣的地方有山東淄博的“碑碣墓誌”、河南關林的洛陽古代藝術館和陝西西安碑林博物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碑碣墓誌
  • 所屬地區:中國陝西
  • 地理位置:陝西西安碑林博物館
簡介,碑刻介紹[山東省淄博市],崔猷墓志銘,宋四帝御押石碣,大奎山摩崖石刻,斬蛟碑,敕女石碣,鹹平石碣,北嶺莊石刻,水月松風石屏,蒙古族石碑,臨淄縣城四門石匾,“山高水長”石影壁,“環青”石刻,孤石大夫碑碣,畢自嚴傳碑,重修三聖祠碑,三尚書石碣,孔子聞韶處碑,蒲氏始祖碑,新建龍王廟碑,青雲寺碑,關帝祠碑,趙執信石碣,孫廷銓石碣,風雨竹石碣,重修七聖祠碑,柳泉蒲先生墓表碑,阿育王塔石級(經幢),

簡介

碑碣墓誌是指非常集中的陳列墓志銘、石碣、摩崖石刻、碑刻等以文字為表現的文物集群,且這些文物具有相當高的史料和藝術價值。在中國,像這樣的地方有山東淄博的“碑碣墓誌”、河南關林的洛陽古代藝術館和陝西西安碑林博物館

碑刻介紹[山東省淄博市]

崔猷墓志銘

1983年出土於臨淄區大武鄉黃山之北,此為北朝崔猷墓葬所在。
志石為青石質長方體,高114厘米,寬69厘米,厚15厘米。首題為“魏故員外散騎常侍清河崔府君墓志銘並序”,志文13行,滿行11,行34字,余行18-33字不等;銘文四言句,共4行,滿行3,行34字,余行26字;另有夫人、子女和主要親眷志銘6行,行21~25字不等。字型為魏體楷書,字跡清晰俊逸,鐫刻精細。此碑是考察和研究當時社會狀況和書法藝術的重要資料,藏於臨淄文物管理所。

宋四帝御押石碣

在博山區李家窯村鳳凰山玉皇宮廟內,嵌於正殿前卷棚東山牆上。正書陰文,碣面鐫北宋太祖、太宗、真宗、仁宗一押泐闕。1737年(清乾隆二年)正月初九日,宮被火焚,但碣尚存。唯年代久遠,石崩字窪。押後有字7行,據《續修博山縣誌》載:可認文者僅有24字。《顏山雜記》載:押後有字7行,可認文40字。

大奎山摩崖石刻

位於淄川區崑崙鎮奎四村大奎山頂峰東側石壁上。陰文、楷書。書寫不工。
《淄川縣誌》載:“縣南二十五里,山頂峭壁間有大鐵環,相傳為洪水時繫船處。今遺蹟猶存。其石壁上,又刻四十三字。為四行,云:‘天聖十年九月一日記(闕三字)住高(闕二字)公起建大寺九座,塔兩座。內石峰高四萬二千尺大尺,開河一道(闕二字)’右楷書,大二寸許,依稀可辨”。
山頂鐵環已無,壁間石刻猶存。只是文字與縣誌記載迥然不同。現存石刻48字,曰:“記天聖十年九月一日僧道鑒合性高旅願有心起建大寺九座,塔兩座,內石○高四萬二千尺大尺,松林九座,開河一道建?。”
天聖十年為1032年(北宋明道元年),距今950餘年。此石刻若果真為北宋遺蹟,對研究大奎山一帶古代的地理風貌、自然形勝有參考價值。

斬蛟碑

原在張店區灃水鄉范王莊,1982年運往市博物館。
此碑,有這樣一個傳說:今范王莊西南約10米處,有個較大的水灣,水盛不竭,相傳元代時有一書生赴京趕考路過此處,適見一婦人於灣邊洗衣,落水而亡。書生詢問當地百姓,得知灣中有一蛟龍,經常傷害人畜。書生為官後又到此地,便招募壯士把灣中蛟龍斬了,為民除害。村人便於此建廟立碑,紀念此事。今廟廢碑存,人們傳呼“斬蛟碑”。
此碑系1307年(元大德十一年)三月立。青石質,高173厘米,寬75厘米,厚25厘米,圭首,額題篆書“靈顯真君廟記”,碑文正楷豎寫,其內容多記斬蛟治水事宜。

敕女石碣

嵌於博山區顏文姜祠正殿內東牆上,長95厘米,寬37厘米,正楷陰文,為宋神宗的敕封文告。

鹹平石碣

嵌於博山顏文姜祠西廡西牆上,長70厘米,寬58厘米,楷書陰文。1003年(北宋鹹平六年)立,內容主要記述重修顏文姜祠之事。

北嶺莊石刻

清光緒年間出土於北嶺莊,故名。原在桓台縣北嶺莊羅氏宗祠內。現存忠勤祠內。石呈長方形,高40厘米,寬80厘米,厚26厘米。刻有隸書108字,尾有隋唐名將“李靖書”字樣,為唐代石刻。

水月松風石屏

原在桓台縣新城鎮司馬園中,1983年移入忠勤祠。石屏呈屏風式,主石為方形,邊長各2.3米,上鐫“水月松風”4個斗大行書字,下款題“晉王羲之書”。石陰鐫《麒麟松風圖》。主石左右有鑲石兩塊,鐫“風竽鳴地籟,雲錦發天機”的聯句,字近正楷,無題款。主石與鑲石下有巨石基座,長280厘米,寬80厘米,厚60厘米,四周飾蓮花圖案。石屏上蓋雕有瓦鐺起脊的獨石頂帽,將主石及鑲石全部覆蓋。

蒙古族石碑

位於臨淄區齊陵鎮劉家營莊,1346年(元至正丙戌年)由僧住忽都所立。碑高51厘米,寬106厘米,厚34厘米。1985年春曾於西龍池村東首,淄河東岸田中出土雙龍碑首一方,石高1.35米,寬1.25米,厚0.35米,上題“困寧路達魯花赤先塋之碑銘。”此銘佐證,該處可能為蒙族一大基地,以待後考。

臨淄縣城四門石匾

臨淄縣城位於齊故城南部,西與齊都宮城相接,系夯基土牆,高10米,周長3公里,略呈方形,唯東南一角稍虧,外設闊近7米的護城河,為元末達魯花赤李仲明所築,明成化二年重修時,於四門建鼓樓。正德七年,西、南、北三門增築月城。萬曆二十四年以磚重修,崇禎十六年增築炮台6座。解放後城牆設施大都被毀,唯城東北稍存殘垣,城內清順治十八年所建的縣大堂尚存。
現存的城門石匾共4塊,青石質,均長150厘米,寬50厘米,厚20厘米。皆鐫篆文,南門《牛峰翠靄》、北門《澠池?帶》、東門《淄流斜抱》、西門《愚嶺遙盤》,為明代重修時所制,1974年存於區文管所。

“山高水長”石影壁

在博山區范公祠內,石影壁上上覆石雕冠,下刻須彌石座,四周鑲石框,中為石碣,上刻“山高水長”4個大字,草書陰文,上書天啟五年(1625年)小春吉旦,下署張中發。石碣後有其弟張至發題跋,正楷陰文。石碣高95厘米,長215厘米。
張中發字智鵠,淄川人,明著名書法家。豪放善酒、喜臨池作擘窩大字,酒酣陳紙於庭,裹敗絮,濡墨淋漓,奮臂疾書。相傳“山高水長”四字即張中發酒後以葒草濡墨書之。

“環青”石刻

在淄川區楊寨鄉坡子村國小院牆上。石刻為橫幅,高60厘米,寬90厘米,青石陽刻,行書,“環青”二字每字約40厘米見方。據《淄川縣誌》載:張至發有一園,“在水磨頭莊范陽河北岸。因山架閣,閣下作洞,洞前鑿池,置蓮花閣。額題曰‘環青’,因以名園”。今日之環青石刻,即昔日“環青園”題額,相傳“環青”二字是明代書法家張中發手筆。

孤石大夫碑碣

在淄川區嶺子鎮下店村金雞峪山谷內。碑高140厘米,寬70厘米,厚18厘米。碑青石陰刻,楷書,邑庠生趙誠撰文,1630年(明崇禎三年)孟春立,述建孤石君廟事。石碑保存完好。

畢自嚴傳碑

位於周村區王村鎮西鋪國小(原畢氏家祠)之前牆上。碑高57厘米,寬121厘米。青石陰刻,楷書。首題曰:“明史太子太保戶部尚書畢公本傳”。碑文乃清康熙時刑部尚書王鴻緒奉敕撰。畢自嚴之孫畢盛鉅鐫石。1719年(清康熙五十八年)八月立。

重修三聖祠碑

1963年發現於淄川區商家鄉三教堂莊土地祠廟牆上。碑高40厘米,寬70厘米,青石陰刻,蒲松齡撰文,李元揆書丹。1675年(清康熙十四年)立。

三尚書石碣

市博物館藏有清初李化熙、王鐸、劉余佑三人題名石碣兩方,因三者皆官至清廷尚書,故稱其為“三尚書石碣”。兩碑碣大小相同,兩面刻字,均長109厘米,寬35厘米,灰白石灰岩,質地細膩,雕琢精緻,保存完好,字跡基本清楚。李化熙,字五弦,號長白小樵。周村人(清屬長山縣),1634年(明崇禎七年)進士,官至都御使、總督三邊統理西征軍務。1644年(清順治元年)降清,累官至刑部尚書晉光祿大夫,加太子太保。1653年(清順治十年)歸縣,後卒於家。
王鐸(1592-1652)字覺斯,孟津人,明天啟進士、南明弘光朝官東閣大學士、禮部尚書。清順治初降清,1653年(清順治十年)遷禮部尚書,不久去世,謚“文安”。王鐸博學好古,工詩文,兼工書畫,有《?山圖帖》,諸體悉備,亦善畫山水蘭竹梅石。
劉余佑,字中徽,號玉吾,明萬曆進士,累官工部侍郎。順治初降清,任兵部侍郎,順治五年起先後任過兵部尚書、刑部尚書和戶部尚書。順治十年再主刑部時受賄,被革職杖徙,不久死去,有《燕香齋文集》行世。
“三尚書石碣”主要是輯錄了王鐸和劉余佑給李化熙的信札。李化熙珍藏了王、劉二人的信札,並“倩善手上石”,看來主要是出於對其二人書法藝術的欽慕。
就書法而言,“三尚書石碣”堪稱上乘佳作,特別是王鐸師法顏真卿、米芾,工行草書,筆力遒勁,剛柔兼濟,長於布白,曲盡書法之妙,頗受書法界推崇;從內容上看,“三尚書石碣”還從一個側面道出了部分降清的明王朝的孤臣孽子,政治上仰人鼻息,失意無聊,思想上遭人非議和良心自責的苦悶心情,故也有一定的史料價值。

孔子聞韶處碑

在齊故城大城東南部韶院村。相傳這裡是孔子在齊聞韶樂的地方,據《臨淄縣誌》(民國9年)載:“相傳清嘉慶時,於城東棗園村掘地得古碑,上書:孔子聞韶處。後又於地中得石磬數枚,遂易村名為韶院。至宣統時,古碑已無下落,本村父老恐古蹟湮沒無傳,故另立石碑,仍刻:孔子聞韶處”。系1911年立。當是孔子聞韶這段奕世相傳佳話的佐證。現該碑嵌於韶院村學校內牆壁上,並加刻韶樂簡介與古代樂舞圖。

蒲氏始祖碑

原立於淄川區洪山蒲家莊西門外,蒲氏老塋內,蒲氏始祖蒲璋墓前。1980年移入蒲松齡墓園。
碑高185厘米,寬76厘米,厚28厘米。上有瓦楞狀碑帽,下有碑座。碑青石陰刻,楷書。1715年(清康熙五十四年)十月蒲姓合族公立。因自然剝蝕及人為破壞,碑文已模糊不清,有14字不可認。

新建龍王廟碑

龍王廟位於淄川區蒲家莊,建於1713年(清康熙五十二年)。解放前毀於兵亂,碑倖存,現存於蒲松齡故居內。
碑高142厘米,寬55厘米,有座無帽、上端隆起。碑青石陰刻、楷書,碑文185字,記載了建柳泉龍王廟的經過,由蒲松齡撰文。

青雲寺碑

1963年發現於淄川區青雲寺大殿殘壁下。現存於蒲松齡故居內。
碑高170厘米,寬70厘米。青石陰刻、楷書。碑文176字,記述了青雲寺的自然景色之美,及天王、祖師二殿重修經過。碑文短小、洗鍊、優美,由蒲松齡撰文。1701年(清康熙四十年)夏日立。

關帝祠碑

關帝祠在淄川區洪山鎮蒲家莊東西大街北巷口。祠建年代不詳,此碑原在廟牆上,1958年移入蒲松齡故居。
碑高119厘米,寬49厘米。青石陰刻、楷書、蒲松齡撰文,1695年(清康熙三十四年)八月立。

趙執信石碣

嵌於博山顏文姜祠正殿內西牆上,長84厘米,寬68厘米,四周花邊,楷書陰文,題為“重修順德夫人墳院記”,由趙執信撰文並書丹。

孫廷銓石碣

嵌於博山區顏文姜祠正殿內西牆上,長110厘米,寬56厘米,系孫廷銓撰文,孫寶儒書丹,四周花邊,隸書陰文,題為“新置靈泉廟香火房田記”。

風雨竹石碣

嵌於博山區顏文姜祠正殿牆上,長132厘米,寬49厘米。“風雨竹”系1826年(清道光六年)博山知縣楊春喈的夫人吳靜君所畫並題詩,楊春喈題跋亦刻於上。

重修七聖祠碑

七聖祠位於淄川區蒲家莊,始建年代不詳,20世紀30年代毀於戰亂,1956年此碑移存蒲松齡故居。
碑高162厘米,寬59厘米,青石陰文、楷書,有座無帽。1646年(清順治三年)立,蒲兆台撰文。碑上捐金人中,蒲與?其庶長子蒲兆專同碑題名。

柳泉蒲先生墓表碑

立於淄川區蒲家莊蒲松齡墓前。碑通高178厘米,寬69厘米。青石陰文、楷書、有座無帽。碑額:“柳泉蒲先生墓表”。表文系蒲松齡生前好友張篤慶之從子張元撰文,略述了蒲松齡的生平、簡歷。碑陰鐫有蒲松齡夫婦生卒年月,蒲氏著作表及奉祀人名諱。
該墓表最早立於1725年(清雍正三年),由蒲松齡四子八孫共立。1966年被毀,現立於墓前的墓表,系1979年依原碑拓為據重刻,孔慶漢書丹。

阿育王塔石級(經幢)

阿育王塔原在臨淄西關北側西天寺內,為後趙石虎所建,已廢,僅存塔之中級,即此。石作八面形,皆刻有漢隸佛教經文,故亦稱“八棱碑”。直徑157厘米,厚50厘米。此石在西關吳承安家中保存多年,1980年,其後代獻於臨淄文管所收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