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帖鑑定概論(增訂版)》是由仲威著,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書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碑帖鑑定概論(增訂本)
- 作者:仲威
- 出版時間:2022年8月
-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 ISBN:9787573203878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目錄 ,
內容簡介
此書為作者二十多年來碑帖鑑定實戰的經驗所得。主要內容包括:第一章“碑帖鑑定總論”,第二章“碑帖拓本的形式與內容”,第三章“碑帖拓本的稱謂”,第四章“碑帖鑑定的參照點”,前四章由淺入深、由表及里地介紹了碑帖鑑定的方法和步驟;第五章“碑帖作偽手段與防範策略”,詳細揭露各類碑帖造假和作偽手段;第六章為“碑帖名品的鑑定案例”,名碑依時代排列,分為秦漢、魏晉、南北朝、隋代、唐代五篇,名帖則依類型,分為叢帖與單貼;附錄部分收錄了碑帖拓片的國家鑑定標準,以及本書所舉鑑定案例細目、配圖細目等。
作者簡介
仲威 ,上海圖書館研究館員,復旦大學特聘研究員,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西泠印社社員,上海書法家協會理事,上海文物鑑定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國家博物館藏品徵集鑑定委員會委員、藏品定級專家。著有《碑帖鑑定概論》《中國碑拓鑑別圖典》《善本碑帖過眼錄》等,編著《紙上金石:小品善拓 過眼錄》《紙上吉金:鐘鼎彝器善本過眼錄》等,主編《上海圖書館藏善本碑帖綜錄》《翰墨瑰寶:上海圖書館藏珍本碑帖叢刊》等。
目錄
序 童衍方 1
第一章 碑帖鑑定總論 1
第二章 碑帖拓本的形式與內容 13
一 書匣、書箱、函套、書衣 13
二 面板 16
三 題簽 18
四 題端 21
五 裝裱 23
六 鈐印 26
七 題跋 28
八 邊題 32
九 題畫 33
十 圖例 34
十一 照片 35
十二 銷售標籤 38
第三章 碑帖拓本的稱謂 43
一 依照碑帖的版本來分類和定名 43
孤本 43
善本 43
初拓本 44
精拓本 45
監拓本 45
重刻本 46
翻刻本 46
偽刻本 48
縮刻本 49
翻模本 49
二 依照碑帖的拓制年代來分類和定名 50
唐拓 50
宋拓(附元拓) 50
(1)宋拓碑刻
(2)宋拓法帖
明拓 52
清拓 54
舊拓、近拓 57
三 依照碑帖的特殊性來分類和定名 57
水前本、水後本 57
火前本、火後本 58
未鏟底本、鏟底本 60
未剔本、剔後本 61
未洗本、洗碑本 62
鑲壁前拓、鑲壁後拓 63
四 其他相關的分類和定名情況 64
考據點定名 65
存字多寡定名 65
古人題刻定名 67
殘斷情況定名 67
拓片形狀定名 68
第四章 碑帖鑑定的參照點 71
一 石花 71
二 石質紋理 73
三 斷裂紋 76
四 細擦痕 78
五 石面凹凸 80
六 界格線 81
七 字口內外 83
八 碑石邊角 84
九 考據點 87
第五章 碑帖作偽手段與防範策略 91
一 椎拓之前的作偽 92
翻刻與偽刻 92
鑲嵌補刻 95
二 椎拓之後的作偽 100
塗描 100
三 拓片裝裱階段的作偽 102
補文字 102
補點畫 103
移字 104
拼字 105
剪字 106
剪題刻 108
影印本偽充 110
偽添名人題跋 111
染色做舊 113
蟲蛀 114
第六章 碑帖名品鑑定案例 117
一 秦漢篇 117
(一)石鼓文 117
(二)泰山刻石 121
宋拓本 121
明拓本 122
嘉道十字本 122
同光十字本 123
清末民初十字本 123
(三)琅琊台刻石 124
縱裂紋和泥灰痕 124
三胞胎題跋 126
(四)魯孝王刻石 128
(五)漢三老碑 129
界欄線 129
釋達受跋本 129
(六)太室石闕銘 130
(七)石門頌 132
“高”字“口”部 132
拓片邊角 134
點畫多寡 135
(八)乙瑛碑 136
(九)李孟初碑 137
(一〇)禮器碑 138
(一一)劉平國摩崖 139
施補華監拓本 139
張曜監拓本 141
(一二)鄭固碑 142
(一三)封龍山頌 142
缺角問題 143
劉恭冕跋本 145
(一四)張壽殘碑 146
(一五)郭有道碑 147
(一六)史晨碑 149
榖字本 149
家字本 150
行字數 151
(一七)郙閣頌 152
(一八)楊淮表紀 153
(一九)魯峻碑 155
(二〇)韓仁銘 156
(二一)尹宙碑 156
(二二)孔褒碑 158
(二三)曹全碑 159
(二四)張遷碑 160
二 魏晉篇 161
(一)受禪表 161
(二)上尊號碑 163
都字本 163
朵雲軒藏本 164
(三)孔羨碑 168
(四)黃初殘碑 168
(五)正始石經 170
(六)天發神讖碑 173
(七)爨寶子碑 175
三 南北朝篇 179
(一)爨龍顏碑 179
(二)瘞鶴銘 181
水前拓本與水後拓本 181
真假水前本 183
(三)始平公造像記 185
(四)龍門二十品 189
龍門二十品傳拓簡史 189
龍門二十品早期拓本的一大特徵 195
(五)元顯儁墓誌 198
(六)司馬昞妻孟敬訓墓誌 198
(七)刁遵墓誌 202
(八)崔敬邕墓誌 204
(九)高植墓誌 205
(一〇)張猛龍碑 208
(一一)朱岱林墓誌 209
四 隋代篇 211
(一)龍藏寺碑 211
釋迦文 211
九門張公禮 211
貌似翻刻本 213
(二)董美人墓誌 215
原刻與翻刻 215
傳拓手法的差異 215
(三)青州勝福寺舍利塔銘 220
(四)尉富娘墓誌 221
(五)元智墓誌 221
五 唐代篇 226
(一)化度寺邕禪師舍利塔銘 226
百年聚訟 226
羅振玉的鑑定結論 228
吳湖帆的塗描痕跡 230
(二)九成宮醴泉銘 231
刻石面貌變化軌跡 231
翻刻本 232
關於“歐”字 234
駱駝肉之謎 235
(三)孟法師碑 236
(四)皇甫誕碑 238
北宋拓本的鑑定標準 238
裂紋線 239
明清善拓的評判標準 241
(五)雁塔三藏聖教序 242
明拓本 242
善拓鑑別標準 243
(六)王居士磚塔銘 244
關於“初拓本”的鑑定 244
關於“早期拓本”的界定 246
(1)右下石
(2)左半石
乾嘉以後拓本的區分 254
(七)同州三藏聖教序 262
(八)道因法師碑 263
李宗瀚藏本 263
界格線與字型大小 266
(九)集王聖教序 267
北宋拓本與南宋拓本之分界線 267
裂紋線 268
鑑定標準的修訂 269
北宋拓本的先後次序 270
原石拓本的鑑別依據 271
(一〇)順陵碑 272
碑石高寬的推測 272
《順陵全碑》是否宋拓孤本 273
(一一)信行禪師碑 275
(一二)葉有道碑 279
(一三)李思訓碑 280
(一四)多寶塔碑 282
傳世善本的分界線 282
林則徐手拓本 283
(一五)麻姑仙壇記 283
(一六)顏真卿書李玄靖碑 289
(一七)玄秘塔碑 292
最早拓本 293
明清拓本梳理 293
(一八)圭峰定慧禪師碑 294
六 叢帖篇 296
(一)淳化閣帖 296
版本流傳概況 296
版本研究之謎 297
《淳化閣帖》宋拓本的再研究 299
傳世其他宋拓本 308
泉州本 310
肅府本概況 310
肅府本的初拓標準 313
對《淳化閣帖》溧陽本的幾點認識 314
(二)絳帖 317
(三)汝帖 318
(四)鼎帖 320
(五)真賞齋帖 321
(六)戲鴻堂法帖 322
七 單帖篇 325
(一)十七帖 325
吳繼仕跋本引發的思考 326
揭開文徵明朱釋本的真面目 332
(二)蘭亭序 334
張澂摹勒本 334
陳緝熙刻本 336
定武本和神龍本 337
(1)《定武蘭亭》宋拓本
(2)《神龍蘭亭》明拓本
國學本 338
定武髮絲本 339
定武鼎帖本 341
定武鼎帖斷本 342
玉枕蘭亭 342
(三)黃庭經 344
版本概況 344
詹景鳳藏脩太平本 344
李宗瀚藏脩太平本 346
宗源瀚藏心太平本 349
(四)黃蘭帖 352
陳景陶藏本 352
(1)思古齋黃庭經原石明拓本
(2)潁上蘭亭序\
(3)潁井黃庭、蘭亭原石已碎本
張廷濟藏本 357
(五)曹娥碑 359
(六)玉版十三行 361
甘翰臣藏本 361
(1)“未進內府本”
(2)“晉字未損本”
謝伯鼎藏本 363
(七)柳跋十三行 364
劉世珩藏本 364
翁同龢藏本 364
(八)智永真草千字文 366
(九)小字麻姑仙壇記 368
南城本 369
(1)南城斷後初拓本
(2)南城舊拓本
玉蘭堂本 369
(一〇)藏真律公帖 369
(一一)聖母帖 374
附錄一 《漢文古籍特藏藏品定級》第5部分:碑帖拓本 378
附錄二 古今裂痕—— 2020 年10 月接受澎湃《上海書評》鄭詩亮專訪 385
配圖說明 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