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

砥是一個漢字,讀作dǐ,本意是指磨刀石,引申為磨,也指平定,平直,平坦。該文字在《山海經·西山經》和《艮齋詩集》等文獻均有記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砥
  • 拼音:dǐ
  • 注音:ㄉㄧˇ
  • 部首:石
  • 總筆畫:10
詞語解釋,基本解釋,詳細解釋,方言集匯,詞性變化,常用詞組,康熙字典,字源演變,

詞語解釋

基本解釋

◎ 〔~柱中流〕像砥柱山(在中國三門峽)那樣屹立在黃河激流中,喻中堅人物或力量所起的支柱作用。
◎ :~石。~礪。

詳細解釋

〈名〉
(1) (形聲。字從石,從氐( dǐ ),氐亦聲。“氐”意為“至”,引申為“底部”。“氐”與“石”聯合起來表示“底石”、“下石”。本義:磨刀石。說明:石器時代用石刀。石刀也需要磨礪。在磨礪石刀時,磨石位於下部,石刀位於其上。故稱磨石為“下石”、“底石”。)同本義 【whetstone】
則字平如砥。——宋· 沈括《夢溪筆談·活板》
(2) 又如:砥石(磨刀石);砥磨(在磨刀石上磨)

方言集匯

◎ 粵語:dai1 dai2 zi2
客家話:[海陸豐腔] zhi3 di3 [梅州腔] di3 tje3 [台灣四縣腔] zih3 di3 [客語拼音字彙] dai3 di3 [寶安腔] di3 zi3 dai3 [客英字典] di3

詞性變化

◎ 〈動〉
(1) 引申為磨 [grind]
晉人已勝 智氏,歸而繕甲砥兵。—— 漢· 劉向說苑
(2) 又如:砥刃(磨利兵器);砥鈍(磨鈍成利);繕甲砥兵
(3) 平定 [put down]。如:砥定(平定);砥屬(天下太平,四方都來歸附)
(4) 阻滯、擋 [block]。如:砥滯(長久壅積,不能流通)
(5) 磨鍊 [temper oneself;steel oneself]。如:砥才(磨練才能);砥節(砥礪氣節);砥節礪行(磨鍊志節和德行);砥厲廉隅(磨鍊節操)
◎ 〈形〉
平直;平坦 [level]。如:砥矢(比喻平直);砥平(平直;平坦);砥直(公平正直);砥路(平坦的道路)

常用詞組

◎ 砥礪 dǐlì
(1) 磨刀石 [grindone;whetstone]
崦嵫之山…其中多砥礪。——《山海經·西山經》
(2) [temper]∶磨鍊
砥礪革命意志
(3) [encourage]∶勉勵
互相砥礪
◎ 砥柱 dǐzhù
[DiZhu,Mountain] 山名,位於河南三門峽以東黃河急流中,形象像柱
◎ 砥柱中流 dǐzhù-zhōngliú
(1) [play an indispensable role] 像砥柱山(在三門峽)那樣屹立在黃河激流中。比喻起支柱作用的中堅人物或力量
砥柱中流障怒濤,折衝千里獨賢券。——元· 侯克中《艮齋詩集
(2) 亦作“中流砥柱”。

康熙字典

【午集下】【石字部】砥 ·康熙筆畫:10 ·部外筆畫:5
廣韻》《韻會》《正韻》諸氏切《集韻》掌氏切,𠀤音紙。磨石也。《書·禹貢》荊州礪砥砮丹。《注》砥細於礪。《山海經》崦嵫之山,其中多砥礪。 又平也,均也。《詩·小雅》周道如砥。 又借言節操。《禮·儒行》砥礪廉隅。 又砥砨,玉石。《史記·范睢傳》周有砥砨。 《說文》本作厎。或作底。《書·禹貢》厎柱析城。《注》厎柱,山名。在河水中。《前漢·梅福傳》爵祿束帛,天下之底石。 又《集韻》曲禮切,音邸。義同。

字源演變

小篆小篆
中國大陸宋體中國大陸宋體
台灣細明體台灣細明體
香港明體香港明體
日本明朝體日本明朝體
舊字形舊字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