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骨山村是屬於武漢市新洲區鳳凰鎮西部的一個村莊,全村3.6平方公里,總耕地面積840畝。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石骨山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地理位置:鳳凰鎮西部
- 面積:3.6平方公里
- 耕地面積:840畝
村情介紹,歷史沿革,建設規劃,
村情介紹
石骨山村位於鳳凰鎮西部,地處丘陵半山坡,東與雷寨村、南與朱伍峰村、西與石板沖村、北與毛沖村毗鄰,距318國道1公里,村內交通便利,村版圖面積3.6平方公里,耕地面積840畝,山林800畝,水面500畝。
石骨山村西臨李集街道,村域面積1.9平方公里,共有267戶,1046人。村內共有六個自然灣,中心村為市級文保單位“石骨山人民公社舊址”所在地,始建於上世紀70年代“農業學大寨”時期,占地面積約16公頃,是湖北地區保存最完整、規模最大的公社“新村”。村內最具代表性的歷史遺存是公社的石屋民居建築群。大部分石屋的外觀基本保存完好,較好的反映了時代文化特徵,整體特色鮮明。
歷史沿革
據史料記載,早在七千年前開始石骨山村就已經有人類活動的痕跡,其輝煌和與發展是從“農業學大寨”時期興起,受其影響石骨山村所在區域大興水利、平山造良田,成立石骨山人民公社,石骨山村更是從原生散布的自然村灣,建設為集中居住、設施共享的集中型公社“新村”。如今,石骨山村是湖北地區保存最完整、規模最大的公社“新村”。
石骨山村地勢布局整體呈“南低北高,前塘後丘,兩水合抱,渠繞田圍,中心齊整。存灣串聯”之勢,依地勢呈梯狀分層排列。因歷史原因,山村經歷了“分-合-分”,使得村落分布行程“中心齊整,村落串聯”之勢。山村以石屋為主,石屋多為1-2層的木石結構,因地取材,以石骨山本土的片麻石為外牆基,沿用傳統民居上的石材門框與木門建成。這些古民居的屋頂、牆基也多由板岩鋪設而成,因而形成了極具特色的“石板屋”。房屋戶戶相連,前後相通,一條串聯古村落的主通道貫穿每一幢房屋。村莊地處丘陵地帶,多山少水少田,因此在北部和南部分別開挖了兩個人工水庫,其中,北部毛家沖水庫(又名鳳尾湖)水域面積約28公頃,南部石板沖水庫水域面積約9公頃。除水庫外,浮尾渠從村中蜿蜒而過,村內星羅密布50餘處水塘,以及350畝崗上良田。
目前保存完好的石板屋近130戶,隨著長久無人居住和管理,部分民居開始倒塌消失。一圈慢慢逛下來,隨處都能找到紅色年代的歲月印記,石屋在公社學大寨年代的文化標語仍清晰可見,牆上公社字樣依稀透露著歷史的底蘊,堂屋中高高掛起的毛主席中堂仿佛已經感受到了紅色年代的生活氣息。
石骨山村經歷了從黃州府-黃岡市新洲縣-武漢市新洲縣-武漢市新洲區的建制變遷。最早的石骨山村名稱“鳳凰崗”,1973年“農業學大寨”開展後興建村莊,拆除原有的肖家田、江家灣、楊西沖、蔡家凹、左家田、左田崗六個自然灣,使得它有了保存至今的名字——石骨山村。
石骨山石屋民居建築群是當時全國”農業學大寨”的新農村典型。石屋均由石料砌築而成,整體坐北朝南,依山而建,北高南低,東西整排布局,東面共建一列13排,西面兩列13排,每排長約50米,按每戶人口分配居住,總占地面積63500平方米,擁有完整的配套設施,包括活動廣場、禮堂、戲台、游泳池、供銷社、廁所等。在當時來看,規模空前。石屋民居現拆毀重建民宅現象較嚴重,中間會台、游泳池、花壇等附屬設施均已拆毀,場地新建民宅。
建設規劃
華夏神話園,位於石骨山採石場舊址,上個世紀70年代,石骨山村為了解決溫飽,向荒山進軍,炸山平地,無序採石。土地、植被、景觀遭到破壞,岩石豁口裸露,山體開裂崩塌,一片荒涼景象。規劃利用採石場500多畝面積,變廢為寶,建設神話文化主題公園。一座按照5A景區標準打造的集旅遊、運動體驗、影視拍攝、教學教育、楚文化表演等於一體的大型文化主題公園。園區總體規劃五大景區,占地1000畝(其中水面400畝),總投資5至10億元,以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的神話文化為依據,運用高科技技術,通過聲光電、文字、圖片、雕塑、石刻、壁畫等形式,再現遠古風貌,展現神話傳說(如盤古開天、大禹治水、牛郎織女、愚公移山等)中的人物形象和古獸(如十二猛獸)形象,演繹中華文化源頭,再現中華傳統文化的精彩。